連城鄉

連城鄉

中國共有兩個較為有名的連城鄉,其一、是位於江西省臨川區西南部的連城鄉;其二、是位於甘肅省永登縣,以旅遊而著名的連城鄉。下文主要介紹的是江西省臨川區連城鄉,對於以旅遊而聞名的連城鄉,文後稍有描述。

基本信息

簡介

連城鄉連城鄉
連城鄉位於江西省臨川區西南部,東連崇崗鄉、南接河埠鄉、西靠秋溪鄉、北至河東鄉,總面積49平方公里。該鄉有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81個村民小組,64個自然村,共4300多戶,總人口18000人,耕地面積20000畝,人均占有耕地1.15畝。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教師70人,學生近1000人。

連城鄉轄12個行政村,即大升、黃灣、下莊、後坊、連城、鄒家、下城、舍頭、下舍、金房、大橋、頭昌,其中64個自然村、94個村小組,是個農業鄉,農業總人口18242人,總戶數5027戶,非農業人口620人、380戶。全鄉有農村勞動力8786人。該鄉農作物以種植水稻棉花為主,西瓜、甘蔗、蔬菜次之。

連城鄉江西省連城鄉

隨著改革開放,連城鄉按照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農業生產,全鄉農業生產連年豐收。2002年糧食總產量6568噸,棉花面積發展到4000畝,總產量370噸,西瓜面積達1532畝,總產量3581噸,水果面積540畝,總產量220噸,甘蔗面積496畝,此外,蔬菜面積不斷擴大,林、牧、漁業得到快速發展。2002年全鄉農業總產值為4477萬元。

連城鄉外出務工以建築業為主,2005年勞務輸出2450人。工業企業如紅磚製造,電動機配件廠、榨油廠、軋花廠、加工廠、機械廠等也得到迅速發展,全鄉財政收入逐年增加,社會長期穩定,人民安居樂業。該鄉鄉辦企業有農機具修理,花炮、棉油加工、扎花、榨油、運輸、建築、磚瓦窯、木器、林場等10多個門類。

連城鄉連續3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黨建工作和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同時還榮獲過“發展特色農業先進單位”、“三個代表先進單位”、“追逃工作先進單位”、“共青團、婦聯先進單位”等等。特別是2000年被撫州地區評為“安全鄉鎮”,2003年被撫州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先進單位”。

自然氣候

連城鄉氣候上,屬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7.5攝氏度,一年中七、八兩個月最熱,平均氣溫達29.5攝氏度;一、二月份最冷,平均氣溫5.2攝氏度。年平均日照總時數為177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70天,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連城鄉成為一個適宜人類生產、生活的好地方。

基礎設施

連城鄉境內建有一條張秋公路幹線,2006年完成了一條連城街到大橋4.35公里的水泥路。境內有一條宜惠渠,負責7個村灌溉。全鄉有2座小二型水庫,即鍾坑水庫,禾花殿水庫。有36座山塘水庫,有一座裝機容量為850千瓦排澇站。全鄉100%村通車,電話裝機達90%,通電村達100%,通有線電視30%。

基礎教育

連城鄉中國小共有12所,其中國小11所,初級中學1所。

臨川區連城鄉下城國小臨川區連城鄉下莊國小臨川區連城鄉中心國小
臨川區連城鄉初級中學臨川區連城鄉後場國小臨川區連城鄉大升國小
臨川區連城鄉大橋國小臨川區連城鄉頭昌國小臨川區連城鄉舍頭國小
臨川區連城鄉鄒家國小臨川區連城鄉金房國小臨川區連城鄉黃灣國小

特色產品

連城鄉連城鄉特產-西瓜
因連城鄉的水稻發展促進了連城鄉酒業的發展。

臨川貢酒:臨川貢酒歷史悠久。歷史名人、北宋宰相王安石曾以此酒敬獻神宗皇帝,深得神宗皇帝厚愛,由此而得臨川貢酒美名。該酒採用優質原料、傳統工藝精釀而成,清亮透明,聞香幽雅,甘綿爽淨,低而不淡,回味悠長,先後獲江西省名酒及中國食品名牌產品獎。

連城西瓜:連城西瓜歷史悠久,聞名遐邇。遠在宋代,便因其瓜瓤脆沙爽口,汁甜纖維少,個大高產耐貯,並具有消頑止渴、解暑清熱、療喉痹、治血痢等獨特藥用保健價值,被宋詩譽為“冷比霜雪甜比密,一片加口沉疴痊”。該鄉主要品種為無籽西瓜和禮品西瓜。

花木載培:花木載培歷史悠久。聞名於世的玉茗花(即山茶花),就是明代戲劇大師湯顯祖親自命名的。改革開放以來連城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做大做強花木產業,充分挖掘連城文化內涵,注重科技投入,積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

經濟發展

連城鄉連城鄉
連城鄉先後引進了實際進資達500多萬的上海恆達綠色園林有限公司和4000多畝的蘿蔔、豆子、醬菜種植特色農業,還進一步最佳化各種招商引資環境,拓寬領域,以良好的氣質和風度,城信、高效的形象吸引廣大客商投資興業。

連城鄉農業支柱產業為優質水稻、棉花。2005年全鄉糧食播種面積31998畝,糧食總產量14246噸;棉花面積2500畝。私營企業有棉花軋花廠、榨油廠、木俱廠、磚瓦廠等10餘家。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616元。

連城鄉還大力發展招商引資,在下舍村建成的700畝花卉苗木基地和浙江客商2000畝蕭山蘿蔔種植基地。藉助花卉苗木基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地,不斷擴大規模;藉助蘿蔔種植基地,建成產品品種上形成特色,無公害農藥使用上形成特色,旅遊觀賞上形成特色的連城蔬菜長廊。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連城鄉立足農業資源優勢,建設特色農業產區,大力發展“三高”農業,不斷擴大最佳化常規農業,實行山、水、田綜合治理,促進農、林、果、牧、漁全面發展,充分利用頭昌村的自然資源,大力宣傳旅遊資源,巧打“仙蓋山”牌,突出個性、走休閒,觀賞旅遊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停產關閉企業留下大面積的廠房和用地,進行招租和拍賣,引進企業,使全鄉企業邁上一個新台階。

旅遊景點

連城鄉魯土司衙門
此段講述的即甘肅省的連城鄉,該鄉因魯土司衙門而聞名。

魯土司衙門,坐落在永登縣城西南65公里處的連城鄉,建於明初,重修於清嘉慶年間,占地約135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是古絲綢之路沿線眾多土司建築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這座衙門,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十分優美。建築布局嚴謹,宏偉壯觀,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樓台高峻,庭院清幽,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魯土司衙門始建於明初,乾隆年間,十五世魯土司又仿皇宮形式做過修建,至今保存基本完整。1981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建立永登縣魯土司衙門文物管理所進行管理。

魯土司衙門一進數院,共有建築226間,東鄰為土司花園,原面積約1000平方米。園內種植各種奇花異木,建築物有綠照亭,八卦亭,後有高大的山字石,山字石中有山洞,人可出入。每年舊曆四月初一至八月十五日,魯土司及其眷屬即住於綠照亭。目前,園內尚存一株酸果樹和三株核桃樹,均系明代種植。

魯土司的墓葬區分布在上、下、西享堂。上享堂在連城北二里水磨溝口的享堂東山上,葬有始祖脫歡以下十世和十五世以後諸土司;下享堂在連城南二里中浪排民門公路的右側,是歷代土司未承襲世職的嫡系後裔和土司的非原配夫人的葬區;西享堂在連城河西淌溝村的筆架山下,是十一世魯土司及後四代土司的葬區。墓葬區上為峰巒層疊、松柏參天,形似列屏的“石屏疊翠”,山下為急流怒濺,浪如雪涌的“潔門雪浪”,這兩處都是永登八景之一。墓葬區原有從南京移植來的松柏樹及石牌坊、石望柱和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現存留的移至土司花園內。1975年,曾挖掘上享堂墓葬約十座,出土金、銀、玉、銅等器物二十多種,一百多件。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