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教練

速成教練

速成教練,所謂速成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速成”,只需要七天時間的簡單培訓,門外漢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健身教練,健身教練的行業標籤不是技能,而是一個職業小本本。國內外的各類培訓機構的證書、健美比賽獲獎證書等,都在教練們的頭銜之列。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健身教練屬於水平評價類別,並非持證才能上崗。入職門檻低導致私教水平參差不齊。

現象

速成教練速成教練
當馬甲線,八塊腹肌相繼成為完美身材的代名詞,明星們都在跟風炫耀反手摸肚臍,鎖骨夾硬幣,扭動A4腰時,出入健身房,再辦張私教卡,正引領著消費的新潮流。

因為減肥效果不好,因為健身效果不好,“速成教練”浮出了水面。

健身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自己都不懂的如何健身,又什麼能力指導別人健身?往小了說這屬於坑蒙拐騙,往大了說這是禍害老百姓。有的時候不僅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反而會成為健康的隱患。2014年7月,17歲瀋陽女孩張婉婷在某知名連鎖健身房的減肥訓練營中猝死,媒體報導稱,張婉婷經歷了高負荷的訓練,並被嚴格控制飲食,事發時的教練也無相關資質和急救常識。類似的健身傷害事件還有很多,因此走上公堂的也大有人在。

這些問題的發生,其實都和“健身教練速成”是有關係的。有一組來自官方的數據足以說明一切問題。2015年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發布的《2015中國健身教練職業發展報告》稱,在私教行業,入職1-3年的“新人”中,52%的人有專業背景,其餘的48%沒有專業背景。當這些沒有專業背景的人搖身一變,通過短短几天的培訓成為“速成教練”的時候,這個行業的安全隱患其實早已經注定了 。

準入標準

速成教練速成教練
私人健身教練大體分為這么幾類:相關體育專業畢業生;退役運動員;再有就是通過參加各類培訓班,拿到健身教練資格的愛好者。然而,從不同渠道升格為教練的,手持的證書也是各不相同。目前,國家對健身教練資格還沒有統一的規範和標準。

資深教練培文培文通過了美國國家體能協會(NSCA)的註冊體能訓練專家(CSCS)認證,這項考試的通過率非常低。

這項認證要求報考者必須是大學本科學歷,並獲得心肺復甦術(CPR)證書。和她一批考試的共有70多人,最終只有十幾人通過。報考者大多是體育院校教授、國家隊、省隊的職業體能教練等。

給培文印象深刻的是,這項考試考題不是來自教材題庫,它會放一段視頻,問你裡面的動作有什麼問題。這樣的實踐題目占到總分的60%到70%。事實上,中國對健身私教的準入並非像醫師一樣有強制要求。對於國職證書,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健身教練屬於水平評價類別,並非持證才能上崗,其僅作為一個評價參考指標 。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在北京,大多數健身房都會聘請有相關資質的教練,在規模較大的健身房,國職往往被當做最低門檻,在行業內的認可度較高。而在一些二三線城市,健身房的入職門檻則會更低。南京的健身教練趙智(化名)告訴記者,自己就職過的一家健身房魚龍混雜,大約有一半的教練沒有任何證書,“很多教練僅僅就是身材好一些。”

安徽蚌埠的一名健身教練證實了上述說法,他曾是一名消防兵,退伍後拿到了國職證書,而他所在健身房的十個教練中,只有他一個人擁有國職證書。

私教修煉術:最快七天拿國職

“國職”由國家體育總局頒發,根正苗紅的官方背景讓不少健身房的私教覺得,這是一個有說服力的認證。而實際情況是,國職考試難度低、通過率高,學員最快7天就可拿證。

根據《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鑑定申報條件》的規定,經初級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準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即可報考國職初級證書。即沒有任何相關從業經驗和專業知識的人,也有報名考試資格。

產生原因

“速成教練”的土壤自然是利益誘惑。隨著人們對於健身的重視,健身市場進入了一個火熱的發展時期,各種健身機構雨後春荀一樣的冒了出來。當請一節私教的價格為300至500元/小時的時候,這個職業的火熱也就不難理解了。利益的驅使之下,導致很多人開始“我也想當健身教練”,於是其他一些行業里的人也趕緊跳槽,接受簡單的培訓,行走在奔向健身教練的大路上。是健身市場的價格走高,吸引了從業者的目光。

健身教練從業必須要拿到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鑑定中心頒發的《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而實際情況,國職考試難度低、通過率高,學員最快七天就可拿證。恰恰是各個環節出了問題,導致了“速成教練”的出現,這背後“賣證情結”才是罪魁禍首。“速成教練”鼓起了多少管理部門的腰包?

案例

速成教練速成教練
在中國,健身房產業進入了急速擴張期,俱樂部也在成倍增長,見證會員練出好身體的同時,也出現不少因私教指導不當而致傷的案例。

周濟(化名)是北京國貿CBD里一家健身房的私教總監,兩年間,他所在健身房的營業額翻了三四倍。從業已有12年的周濟對此感觸頗深,健身房產業急速擴張,專業的私人教練卻並不多見,私教指導致傷致殘的案例時有發生。最常見的問題是膝蓋半月板損傷,而因私教指導不當導致的跟腱斷裂,是周濟見過最嚴重的事故。“這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甚至可能導致殘疾。”

2015年12月的一天,他在健身房巡查時看到一位會員趴在地上,對方感覺有東西砸到了腿,‘嘣’的一聲響。這名會員在摔倒前,正在做俯身高抬腿,這是對跟腱使用強度很高的蹬踏動作。當時,私教和會員還在談笑聊天,以為並無大礙。

周濟判斷可能是跟腱出了問題,撕裂或斷裂,勸對方快去醫院檢查,“當事教練聽完後嚇傻了。”診斷結果確為跟腱斷裂。周濟分析,這與私教的指導不當有關:會員身材偏胖,不適合做這個動作。最終,健身房和那名教練賠償了會員十多萬元。

2014年,岳陽市岳陽樓區法院也曾審理過類似案件,原告在私教指導訓練時摔倒,導致左膝前交叉韌帶斷裂,被認定為八級傷殘。2015年9月,南京一名女生君君,也因請私教健身,損傷了膝蓋半月板。醫生說她這輩子都不能爬山了。

2014年7月,17歲瀋陽女孩張婉婷在某知名連鎖健身房的減肥訓練營中猝死,媒體報導稱,張婉婷經歷了高負荷的訓練,並被嚴格控制飲食,事發時的教練也無相關資質和急救常識。

專家觀點

南京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史曙生認為,健身教練行業監管確實存在盲區,改革尚有空間。他建議,可以把健身教練的培訓和認證交給行業協會、非政府組織,允許培訓機構競爭,同時由政府部門嚴格監管。

史曙生說,此外還應嚴格監管培訓考核過程,該學多少課時,考核是否公正有效,都需要監管。事後監管也十分重要,如果一個教練出了問題,監管部門應該調查其培訓考核的過程,如果存在問題,可以處罰培訓認證機構,甚至取消其認證資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