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泉鎮

通泉鎮

通泉鎮地處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縣城,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320國道及貴昆鐵路貫穿境內,土地、森林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極為明顯,總面積217.77平方公里,轄2個社區居委會,10個村民委員會,55個村民小組,全鎮總戶數13614戶,總人口46402人,農業人口31881人,占68.71%;非農業人口14521人,占31.29%;居住著苗族、彝族、回族、傣族、拉祜族、瑤族、白族、納西族等10個少數民族2343人,占總人口的5.05%。人口自然增長率4.1‰,人口密度213人/平方公里,農村實有勞動力18800人。

基本信息

簡介

通泉鎮是馬龍縣縣城所在地,東接麒麟區,西鄰舊縣鎮,南連月望鄉,北通王家莊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鎮政府距昆明市113公里,距曲靖市22公里,崑曲高速公路、貴昆鐵路穿境而過,全鎮基本實現通村油路,交通和區位優勢較為明顯。轄樂熙、啟秀兩個社區,昌隆鋪、大龍井、小寨、通泉、讓田、楊官田、大海哨、雞頭村、瓦倉、桃園10個村民委員會,59個自然村76個村民小組。現均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四通,已接通自來水的戶數4613戶,占總戶數的54.26%。

自然環境

通泉鎮 通泉鎮

全鎮土地寬廣肥沃,旱地多、水田少,山丘平緩。最高海拔2095米,最低海拔1940米。屬“冬無嚴寒,夏無酷熱”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四周山體對日照影響小,年平均日照2158.8小時,為全縣之首。年平均氣溫13.6℃;年平均降水1060mm,乾濕季節分明,呈現“三月倒春寒,八月低溫”的氣候特點。適宜植物生長範圍較廣。全鎮水面面積達11760.45畝,水利資源豐富。擁有大量山沙、毛石和少量鐵礦資源。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森林覆蓋率達46.46%,大部分村組自然植被保護較好,森林茂密,環境優美。

人文地理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

早在元朝時,即設通泉縣,隸屬當時的馬龍州。新中國成立後,於1950年3月設立通泉鎮,1958年9月設通泉公社,1981年5月將通泉公社改為通泉鎮。 通泉鎮自古就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人傑地靈之地,既有清乾隆年間被譽為“父子雙進士”的楊官田村李盛唐、李敬躋父子倆,又有清道光年間和光緒年間被封為“振威將軍”的長坡嶺村何有保、楊天保二人。

通泉鎮也是歷史上的駐軍之地、早期革命火種播撒的地方,1935年4月,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率領的紅一方面軍曾途經通泉的陸家莊等地,陸家莊“紅軍樹”至今保留完好,並留下了傳誦至今的英雄事跡。

農業建設

食用菌 食用菌

通泉鎮從2003年開始種植食用菌,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食用菌產業已發展成為全鎮富農增收的新興產業。全鎮上下圍繞全縣提出“打造食用菌反季菇之鄉”的目標,按照“以園區化帶動規模化,以專業村推動產業化”的發展思路,通過無償提供企業建廠用地、幫助建設生產基礎設施等優惠條件,引進了裕龍、綠源、江龍3家食用菌生產龍頭企業。3年多來,全鎮興建示範基地200餘畝,帶動了全鎮近500戶農戶種植食用菌,走出了一條“公司 基地 農戶”的路子,裕龍公司還獲得了產品進出口權,產品遠銷日本、泰國及上海、廣州等城市。2005年,全鎮種植食用菌430萬袋,實現產值1700多萬元。2006年上半年,全鎮種植食用菌270萬袋,實現產值527萬元。為把食用菌產業做強做大,計畫用3?5年完成1500畝示範園區和20個專業村的建設,完成2500萬袋、7000萬元的生產目標,把食用菌培育成為惠及更多民眾的富農產業和後續支柱產業。由於工作成績顯著,通泉鎮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先進單位”。

經濟建設

非公經濟引龍頭在良好的交通和區位優勢面前,通泉鎮黨委、政府一班人不等不靠,積極回響縣委、縣政府“工業強縣”戰略的號召,牢固樹立“無工不富、無工不穩”的思想,以敢闖敢幹敢為人先的膽識,為全鎮非公經濟發展抒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通過近三年的努力,規劃興建了占地7.9平方公里的縣民營經濟規劃區、占地13.8平方公里的縣工業經濟規劃區,以優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先後引進企業57家,初步形成了以冶煉、機焦、建築建材等為主的優勢產業群,其產品遠銷日本、越南等國內外許多地方。通泉成了眾多省內外客商投資辦廠的一方熱土。為此,鎮黨委、政府先後被評為全市非公經濟發展先進單位、全市鄉鎮企業發展先進單位,非公經濟營業收入躍居全市鄉鎮前30名。2005年,全鎮完成鄉鎮企業總收入7.1億元,比上年增22 %;完成工業增加值9326萬元,比上年增20.5%;實交稅金685萬元,比上年增1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比上年增53%。2006年上半年,全鎮新增鄉鎮企業23個,達1298個,同比增2%;完成營業收入4.2億元,同比增45.2%;完成工業增加值5365萬元,同比增15.1%;上交稅金431萬元,同比增26%。全鎮預計2006年年底鄉鎮企業營業收入達10億元,3-5年後達15-20億元。

綠色產業強經濟為拓寬農民增收的路子,在繼續“穩糧強煙,發展林果”的同時,通泉鎮從2003年開始種植食用菌,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食用菌產業已發展成為全鎮富農增收的新興產業。

治安環境

“平安通泉”創佳績

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

經濟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治安環境。針對通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近段時間來境內建設項目多、流動人口多、社會治安形勢嚴峻的實際,鎮黨委、政府以“解矛盾、保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為總目標,按照“點上求輻射、線上求延伸、面上求覆蓋”的總思路,充分調動社會一切力量,全力打造“平安通泉”。以城區4個治安崗亭、社區警務室、鄉村110、流動110為載體,建立起鎮、村(社區)、組(單位)為一體的全方位、立體化、動態性的治安防範聯動機制。大力開展了安全村組、安全小區、無毒社區等創建活動,及時化解社會矛盾,及時排查和處理民眾來信來訪,轄區內刑事、治安案件發案率逐年下降,為維護社會穩定、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勤勞勇敢、善於進取的通泉人沒有放慢前進的腳步,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他們正搶抓機遇,紮實苦幹,朝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闊步邁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