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率府程錄事還鄉

《送率府程錄事還鄉》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7卷第5首。送率府程錄事還鄉於鶴注謂乾元元年,在諫省作,據詩云“內愧突不黔”,則非為拾遺時矣,當是天寶十五年春作。《唐六典》:太子左右衛率府有錄事參軍。

作品原文

作者:·杜甫
鄙夫行衰謝,抱病昏妄集。常時往還人,記一不識十。
程侯晚相遇,與語才傑立。熏然耳目開,頗覺聰明入。
千載得鮑叔,末契有所及。意鍾老柏青,義動修蛇蟄。
若人可數見,慰我垂白泣。告別無淹晷,百憂復相襲。
內愧突不黔,庶羞以賙給。素絲挈長魚,碧酒隨玉粒。
途窮見交態,世梗悲路澀。東風吹春冰,泱莽后土濕。
念君惜羽翮,既飽更思戢。莫作翻雲鶻,聞呼向禽急。

作品注釋

1錄事:錄事參軍的省稱,掌總錄眾官署文簿,舉彈善惡。《唐六典》卷二六:太子左右衛率府有錄事參軍一人。
2鄙夫:杜甫自謙詞。行:行將。衰謝:猶衰退。
3忘:原作“妄”,校雲:“一作忘”,據改。
4才傑立:才氣卓立。
5熏然:溫和貌。耳目開:耳聰目明。
6鮑叔:此以鮑叔比程錄事。
7末契:對人謙稱自己的情誼。
8鍾:全詩校:“一作中。”
9修蛇:長蛇。
10垂白:白髮下垂。
11告:全詩校:“一作生。”淹晷:滯留時刻。晷,日影。
12突不黔:指灶突不黑,無烹煮以待客。語出《淮南子·修務》:“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
13羞以:全詩校:“一作明似。”賙給:救濟。
14碧酒:色如碧玉的美酒。玉粒:指米。
15交態:友情的深淺程度。
16世梗:世道梗阻。路澀:路難行。
17泱莽:昏暗不明貌。后土:即大地。古時稱地神或土神為后土。
18君:指程錄事。
19戢:收斂。
20鶻:古書上說的一種鳥,猛禽。

作品鑑賞

原註:程攜酒饌相就取別。
鶴注謂乾元元年,在諫省作,據詩云“內愧突不黔”,則非為拾遺時矣,當是天寶十五年春作。《唐六典》:太子左右衛率府有錄事參軍。
鄙夫行衰謝①,抱病昏忘集②。常時往還人,記一不識十。程侯晚相遇③,與語才傑立④。薰然耳目開⑤,頗覺聰明入。
①《東都賦》:“鄙夫寡識。”
②《前漢彭宣傳》:數伏疾病昏亂遺忘。《南史劉顯傳》:沈約曰:“老夫昏忘,聊記數事,不可至十。”
③《家語》:孔子遇程子於途,傾蓋而與之語終日。
④才傑立,才氣卓立也。沈佺期詩:“彼美稱才傑。”《徐稚傳》:“角立傑出。”
⑤薰乃薰炙之意。《韓詩外傳》:齊桓公得管仲、隰朋,曰:“吾得二子也,吾目加明,吾耳加聰。”
千載得鮑叔①,末契有所及②。意鍾老柏青,義動修蛇蟄③。若人可數見,慰我垂白泣④。告別無淹暑⑤,百憂復相襲。
(此敘交誼相投。下二,惜別之意。意鍾青柏,言交情長久。義動蟄蛇,言豪氣激發,此正可方鮑叔處。)
①《史記》: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
②陸機《嘆逝賦》:“托未契於後生。”
③《淮南子》:“封稀修蛇。”《易》:“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④《前漢杜欽傳》:紀陽侯書,誠哀老姊垂白。註:自發下垂也。鮑照詩:“垂白對講書。”
⑤陸機詩序:“悼心告別。”
內愧突不黔①,庶羞以周給②。素絲挈長魚③,碧酒隨玉粒④。途窮見交態⑤,世梗悲路澀⑥。東風吹春冰,泱湃后土濕⑦。
(敘周恤之情。下二,臨別時景。)
①《揚子》:“墨突不黔。”
②曹植詩:“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
③漢人《為焦仲卿妻》詩:“宛轉素絲繩。”
④社修可曰:《酒譜》:安期先生與神女會於圜丘,酣玄碧之酒。《戰國策》:“粒米如玉。”沈約詩:玉粒晨炊,華燭夜炳。
⑤《翟方進傳》:“一貴一賤,乃見交態。”
⑥潘尼詩,“世故尚未夷,崤函方路澀。”
⑦謝朓詩:“晨光復泱漭。”

作品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