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四歸東平

《送梁四歸東平》是由盛唐的詩人李白洗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送梁四歸東平》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李白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送梁四歸東平

玉壺契美酒,送彆強為歡。

大火南星月(1),長郊北路難。

殷王期負鼎(2),汶水起垂竿(3)。

莫學東山臥,參差老謝安(4)。

作品注釋

東平,唐時郡名,即鄆州也,隸河南道。

(1)《六經天文編》:夏氏曰:“仲夏之月,初昏之時,大火見於南方正午之位。”

(2)《史記》:阿衡欲乾湯而無由,乃為有菩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越絕書》:伊尹負鼎入殷,遂佐湯取天下。

(3)《春秋正義》:《釋例》曰:汶水出泰山萊蕪縣西南,經濟北至東平須昌縣入濟。《行水金鑒》:《述征記》云:泰山郡水皆名汶,今縣界有五汶,皆源別而流同。其原山之汶水,西南流經乾封具治南,去縣三里,又西南流九十里,人鄆州中都縣。按五汶者,曰:北汶、小汶、紫汶、牟汶,其一則經流也。

(4)謝安高臥東山,見七卷注。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有《李太白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