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佛麵杖與羅浮長老

送佛麵杖與羅浮長老

《送佛麵杖與羅浮長老》,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七言絕句。詩曰:“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東坡掌握中。送與羅浮德長老,攜歸萬竅總號風。”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道院的僧人、長老過著貧困生活的同情。詩人向羅浮道院德長老贈送了雕有佛面頭拐杖,以表詩人對德長老的敬重和對僧人的關懷,祝賀德長老得到佛面頭拐杖後,將使萬物萬事順利,修行法力無窮。

概述

送佛麵杖與羅浮長老送佛麵杖與羅浮長老
送佛麵杖與羅浮長老

作者
:蘇軾 朝代:
原文
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東坡掌握中。
送與羅浮德長老,攜歸萬竅總號風。
【出處】
蘇軾詩集 卷二十九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佑二午(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譯文

這支雕有佛面頭拐杖表示佛聖釋迦牟尼獨尊於十方和心靈世界.
我東坡持著這支拐杖像掌握著釋迦牟尼功法的一切。
現將佛面拐杖送給惠州羅浮道院德長老,
帶回佛面拐杖將會使萬物萬事像號令的勢頭一樣暢通無阻,法力無窮。

淺釋


這首詩詩人寫於紹聖二年十一月,即公元1095年11月至12月間。詩人到惠州居住有一年多,在這期間,結識了不少僧人道士,也到過惠州附近的道院禪舍遊覽。其中惠州羅浮道院是詩人拜訪的一所,詩人對道院的僧人、長老過著貧困生活深表同情。詩人向羅浮道院德長老贈送了雕有佛面頭拐杖,以表詩人對德長老的敬重和對僧人的關懷,祝賀德長老得到佛面頭拐杖後,將使萬物萬事順利,修行法力無窮。
全詩可分為兩層來理解。
詩的前兩句,為第一層。“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東坡掌握中”。“十方”,是佛教語。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這裡指四面八方的意思。“三界”,是佛教語,據 《楞枷》記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也。”這裡有指心靈世界的意思。“世尊”,是佛教語,梵文的意譯。指佛教徒對釋迦牟尼佛聖的尊稱。佛經說釋迦牟尼有眾多功德,益於世間,獨尊於世間。這兩句詩意思說,這支雕有佛面頭拐杖,表示出佛聖釋迦牟尼獨尊於四面八方和心靈世界。我東坡持著這拐杖,像釋迦牟尼的功德一樣,掌握一切,平安地伴隨它走遍大江南北各地。這一層是詩人對佛面頭拐杖的稱讚和熱愛,因釋迦牟尼功德無限,有益於世,詩人希望自己也能這樣。
詩的後兩句;為第二層。“送與羅浮德長者,攜歸萬竅總號風”。“羅浮”,指惠州西湖中的羅浮道院,也是詩人到惠州後不久(即紹聖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和僧人道士等人同游的道院。“萬竅”,有指萬物萬事的意思。“號風”,指號令的勢頭。這兩句詩意思說,現將佛面頭拐杖送給惠州西湖中的羅浮道院德長老,諒德長老帶回佛面頭拐杖後,將會使萬物萬事像號令的勢頭一樣順利,暢通無阻,法力無窮。這層是詩人祝願德長老得到佛面頭拐杖後.將 會產生神奇功能,使萬物萬事順利,修行功法力量無窮。
詩通過對佛面頭拐杖的描述,讚揚佛聖釋迦牟尼的功法無限有益於世的行徑。詩人因有了這支佛面頭拐杖而度過各種困難,從而抒發感情,祝願德長老得到佛面頭拐杖後,能使萬物萬事順 利,修行功法力量無窮。這是詩人對羅浮道院長老和僧人過著貧困生活的同情和讚頌。詩的語言簡樸,是詩人所創造的平淡文風的表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