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補過

退思補過

退思補過。”這齣自《左傳》的“退思”二字深得吳先生鍾愛。多年以前,吳先生到江蘇吳江遊覽清代內閣學士任蘭生落職回鄉修建的“退思園”後,遂以此自勉。“退思”二字所反映的自省精神,不但是他進入耄耋之年,依然孜孜以求、發揮餘熱的精神源泉,更是他精益求精、不懈進取的人生寫照。

基本信息

成語 退思補過
發音 tuì sī bǔ guò

解釋

退思:退朝後檢查自己的言行;過:過失,錯誤。表示事後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

出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
示例 故必進思盡忠。~,庶幾無愧於夙夜在公之義。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五

相關條目

成語 典故 文化 詞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