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格

迷格,燈謎設格,由來已久。最早當推明代揚州馬蒼山首創的“廣陵十八格”。

燈謎設格,由來已久。最早當推明代揚州馬蒼山首創的“廣陵十八格”。接著,清代顧鐵卿《清嘉錄》中記有謎格二十四種。此後,謎格越來越多。成書的《拙廬談虎集》六十格;《瘦詞百格》和《謎格釋略》有二百餘格;民國十五年韓英麟的《增廣隱格釋略》中有四百零七格;一本叫做《制謎味之素》的書記載謎格四百多種,一時間謎壇上“謎格”成風。後來,人們在猜、制燈謎的實踐中淘汰了一些牽強附會、無實用價值的謎格。
謎格是根據漢字的音、形、義的特點創製出來的。它的作用在於對謎底的結構進行新的組合、調整、排列;有的把字音變讀,有的把字形分拆,有的將字位調換,使之更嚴謹、更巧妙地扣合謎面。所謂“格助謎活,格為謎用”,使一些本來不能入謎的題材成為謎材,為制謎者廣開了謎路。然而,燈謎謎格的設立只不過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輔助方法。凡燈謎必有體,但不一定設“格”。張起南在其《橐園春燈話》中有云:“謎之用格,終嫌造作;縱極靈巧,究失天然”。
“好謎無格”,燈謎一般不用格者為好。但並非帶格的謎不是佳作。非設格不可的設格,用得得當,用得巧妙,會使謎作妙趣橫生。
謎格簡介:
1、鞦韆格
謎底限定兩個字。兩字前後位置互移後扣謎面。
例一:“今天”(猜國名一)
謎底:“日本”。按格法規定讀作“本日”,扣謎面。
例二:“皆大歡喜”(猜四川地名一)
謎底:“樂都”。兩字位置互移後讀成“都樂”,切題。
2、捲簾格
謎底字數須三字以上。有後向前讀,以倒讀意扣謎面。
例一:“函授”(猜常用詞一)
謎底:“講信用”。根據格法要求,捲簾倒讀為“用信講”,以切題意。
例二:“總愛吃苦”(猜成語一)
謎底:“食不甘味”。倒讀為“味甘不食”,反扣謎面。
3、曹娥格
別名:碑陰格。它的構成方法是用化形衍義得出,謎底每個字都要左右分讀(或上下分讀),以扣合其謎面。例如:天作絲絲道難行,含淚揮手送君行。(打一鳥名:露禽
猜時,謎底應讀作“雨路人離”才扣合謎面。
4、白頭格
又名“素冠”、“皓首”、“粉面”、“壽星”格。謎底字數須在兩字以上。猜射時謎底首字諧讀,用別字代替扣謎面。
例一:“廢品”(猜《水滸》人名一)
謎底:“吳用”。根據格法要求,謎底首字“吳”用諧音“無”字代替,讀“無用”。
例二:“走讀”(猜哲學名詞一)
謎底:“形上學”。謎底中首字“形”用諧音“行”代替,“行而上學”扣謎面。
5、梨花格
又名“諧音”、“玉冰”、“飛白”格。謎底字數須在兩字以上,均諧讀。
例一:“獨自售貨”(猜國名一)
謎底:“丹麥”。以諧音“單賣”與謎面相合。
例二:“速寫”(猜稱謂一)
謎底:“會計”。以諧音讀作“快記”扣謎面。
6、粉底格
又名“素履”、“白足”、“踏雪”格。謎底字數在兩字以上,末一字諧讀才能扣面。
例一:“不彎不曲”(猜數學名詞一)
謎底:“絕對值”。謎底最後一字“值”應諧讀作“直”,扣謎面。
例二:“一絲不苟”(猜中藥名一)
謎底:“細辛”。謎底末一字“辛”用諧音讀作“心”,方扣謎面。
7、素心格
又名“玉帶”、“素腰”、“夾雪”格。謎底字數在三字以上。謎底中間一字以諧音讀,作別義解扣謎面。
例一:“默讀”(猜學科名一)
謎底:“心理學”。謎底中間的“理”諧讀作“里”,全句讀成“心裡學”,扣面。
例二:“語言要統一”(猜近代史人名一)
謎底:“譚嗣同”。根據格法要求,謎底中間的“嗣”諧讀作“詞”,諧讀後為“譚詞同”,“譚”同“談”與“言”相扣,“同”與“統一”相扣。
8、燕尾格
又名“燕翦”格。謎底字數須在兩字以上,末一字須是左右結構的合體字。猜時左右分開作兩字讀。因其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格。
例一:“暫勿動手術”(猜法律名詞一)
謎底:“緩刑”。將謎底末字“刑”分開讀為“開刀”,與前面的字連續讀成“緩開刀”,便可扣謎面。
例二:“洛神賦”(猜河北地名一)
謎底:“臨漳”。謎底末一字“漳”左右分開讀為“水章”,與“臨”連續讀作“臨水之章”。
9、蝦須格
又名“丫髻”格。謎底字數在兩字以上,謎底首字左右分開作兩個字讀,並與後面的字連起來讀以扣謎面。取其形似蝦須而得名。
例一:“巾幗英雄傳”(猜魯迅作品篇目一)
謎底:“好的故事”。“好”字左右分開讀為“女子”,連續讀成“女子的故事”。
例二:“手術學”(猜法律名詞一)
謎底:“刑法”。“刑”字左右分開讀作“開刀”,與“法”連續為“開刀法”。
10、展翼格
又名“振翅”、“剖腹”格。謎底字數在三字以上的奇數詞或詞組,中間一字應為左右分讀的合體字,並與上下文連起來,以切合謎面。
例一:“三八獻禮,六一賀詞”(猜書名二)
謎底:“祝福、好孩子”。“好”字分開讀成“女子”,與上下文連讀為“祝福女子孩子”,切合謎面題意。
11、上樓格
又名“登高”、“踢斗”格。謎底須字三字以上。謎底末一字移置首字前面與下文貫通讀,以扣謎面。
例一:“三顧茅廬”(猜人事用語一)
謎底:“諸葛亮會”。把“會”字移到“諸”字之前讀成“會諸葛亮”。
例二:“放眼世界”(猜哲學名詞一)
謎底:“世界觀”。將“觀”冠於“世”字之前,便讀成“觀世界”,切合謎面。
12、下樓格
又名“低頭”格。此格法與“上樓”相似,不同之處是將謎底的首字位移到底末。
例一:“玉田”(猜美術名詞一)
謎底:“中國畫”。按格法要求將“中”字位移到“畫”字之後,讀成“國畫中”。
例二:“陽春白雪”(猜地理名詞一)
謎底:“寒溫帶”。“寒”字位移至“帶”字之後讀成“溫帶寒”,扣謎面。
13、上下樓
謎底字數須在四字以上的詞或詞組,謎底首尾兩字互移成別義緊扣謎面。
例一:“言”(猜成語一)
謎底:“人而無信”。將首字“人”與尾字“信”位置互換,讀成“信而無人”。
例二:“三代人都好”(猜《紅樓夢》人名二)
謎底:“良兒、孫紹祖”。據格法要求,把首字“良”與末字“祖”位置互移,讀成“祖、兒、孫紹良”,切合謎面意。
14、調首格
又名“乙上”、“睡鴨”格。謎底須三字以上。格法是將謎底的第一、第二字互調位置與下面字連讀扣謎面。
例一:“籌良策”(猜建築名詞一)
謎底:“房子設計”。根據謎面所示,“良”別解作漢代的張良,由此自然聯想到他的字為“子房”得出謎底為“子房設計”。一、二字位置互換,才能貼切扣合謎面。
例二:“蜃樓”(猜地名一)
謎底:“上海市”。格法要求將“上海”二字位置互移,讀作“海上市”扣謎面。
15調尾格
又名“乙上”格。格法與“調首”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把謎底最後兩字位置互調。
例一:“懸崖勒韁”(猜國名一)
謎底:“瓜地馬拉”。猜這條謎時,根據謎面提示及謎目所限制範圍,聯想得出謎底,把謎底最末兩字位置互換,讀成“危地拉”,即切謎面。
例二:“紅色娘子軍”(猜電影名一)
謎底:“英雄兒女”。把“兒女”二字位置互換,讀成“英雄女兒”,與謎面意合。
16、雙鉤格
又名“己巳”格。因“己巳”形似雙鉤而得名。謎底字數限定四字,扣面時須將前兩字與後兩字位置對調讀。
例一:“滿座皆曰去”(猜成語一)
謎底:“言行一致”。前二字與後二字對調,讀成“一致言行”。
例二:“臉譜”(猜四字常用語)
謎底:“頭面人物”。互調位置後,讀成“人物頭面”。
17、蠅頭格
又名“墊巾”格。此格法與“蝦須格”相似,謎底須二字以上。首字須是上下結構的,分成兩字並與後面的字連讀。
例:“野火燒不盡”(猜《聊齋志異》篇目一)
謎底:“董生”。把“董”字上下分讀為“艹(草)重”,連讀為“草重生”,扣面。
18、中分格
又名“斷錦”格。謎底字數為奇數,須在三字以上,中間一字上下分開作兩字讀。
例一:“隆中決策”(猜地名一)
謎底:“三岔河”。謎面取《三國演義》回目,諸葛亮於隆中分析三分天下的形勢。將中間“岔”字分讀為“分山”,與上下文連讀成“三分山河”,切合謎面。
19、蜓尾格
又名“墊足”格。謎底須二字以上,謎底末字上下分開作兩字讀。
例一:“多多”(猜外國地名一)
謎底:“開羅”。“羅”上下分讀為“四夕”,與“開”連成“開四夕”,正扣謎面。
例二:“由”(猜《三國演義》人名一)
謎底:“黃忠”。“忠”字上下分讀為“中心”,與“黃”連讀為“黃中心”,“黃”字中間是“由”。
20、回文格
謎底字數須三字以上。格法是將謎底先順讀,後倒讀,把兩次讀的意思合起來以扣謎面。
例一:“龍門”(猜成語一)
謎底:“充耳不聞”。先順讀後倒讀成“充耳不聞,聞不耳充”。“龍”字充“耳”為“聾”,“聞”字去“耳”為“門”,扣合巧妙。
例二:“大爆冷門”(猜攝影名詞一)
謎底:“強反差”。先順讀如前,後倒讀為“差反強”,兩者意思連續讀為“強反差,差反強”,扣合自然。
21、落帽格
又名“脫帽”、“免冠”格。謎底須三字以上。猜時將謎底首字略去不讀。
例一:“良師”(猜常用語一)
謎底:“好好先生”。把首字“好”略去不讀,而以“好先生”扣謎面。
例二:“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猜明代人名一)
謎底:“李時珍”。將“李”字略去,以“時(間)珍(貴)”扣謎面。
22、脫靴格
又名“無底”、“棄履”格。要求謎底字數在三字以上,將謎底的最後一字摒除(不入謎義),以所余文字扣謎面。
例一:“哄堂大笑”(猜東北地名一)
謎底:“齊齊哈爾”。“爾”字去除,以“齊齊哈”扣合謎面。
例二:“玉環”(猜京劇名一)
謎底:“楊門女將”。“將”字略去,以“楊門女”切合題意。
23、轆轤格
謎底字須為四字以上的偶數詞或詞組。猜射時謎底的字逢雙互移位。如四字的謎底,其第一與第二字位置互移,第三與第四字位置互移,以此類推。
例一:“長城南北”(猜人體穴位名二)
謎底:“內關、外關”。“內”與“關”互移為“關內”,“外”與“關”互移為“關 外”,連續讀成“關內、關外”,緊扣謎面。
例二:“醉漢開汽車”(猜成語一)
謎底:“乘人之危”。“人”與“乘”互移為“乘人”,“危”與“之”互移為“之危”,連續讀成“乘人之危”,緊扣謎面。
24、紅豆格
謎底須在三字以上。猜時將謎底斷開頓讀扣謎面。此格現一般不標出,以“頓讀”代之。
例一:“電扇”(猜四字常用語一)
謎底:“轉變作風”。把謎底頓讀成 “轉,變作風”,以切合謎面。
例二:“九十九”(猜成語一)
謎底:“百無一是”。將謎底頓讀成“百無一,是”才切合謎面。
25、摘遍格
又名“摘蓋”、“揭頂”格。謎底字數須在兩字以上。猜射時去除謎底每個字的相同的字頭,只取其下半部的字義扣合謎面。
例一:“朝辭白帝彩雲間”(猜農業用語一)
謎底:“籬笆”。按格法要求,去掉相同“竹”字頭,為“離巴”切題。白帝城位於四川,“巴”可作四川的代稱。
例二:“何故至此”(猜外國地名一)
謎底:“萊茵”。將“萊茵”相同的“艹”字頭去除,為“來因”切謎面。
26、放踵格
又名“摘底”格。謎底須在兩字以上。猜時去除謎底每字下方相同部首,只取其上半部字義扣謎面。
例一:“萬家寶”(猜二字常用語一)
謎底:“遭遇”。去除相同的“辶”,為“曹禺”扣謎面。“萬家寶”乃“曹禺”原名。
27、離合格
又名“金鐘”格。此格謎底字數不限。只是謎底每個字必須是合體字,猜時先分後合讀(或先合讀後分讀),使謎底一個字讀成三個或四個字。
例一:“絕代佳人”(猜字一)
謎底:“好”。先正讀為“好”,再分讀成“女子”,連續讀做“好女子”,緊扣謎面。
例二:“夕陽”(猜字一)
謎底:“曬”。先分讀成“日西”,再合讀為“曬”,連續讀作“日西曬”以扣謎面。
28、碎錦格
謎底字數須在兩字以上。猜時將謎底字分拆作二字或三、四字讀。
例一:“眾口一詞”(猜郵電用語一)
謎底:“信筒”。將“信筒”二字分拆讀做“人言個個同”,與謎面相照應。
例二:“都是曾經滄海人”(猜中藥名一)
謎底:“竹瀝”。把“竹瀝”二字分開讀作“個個歷水”,以扣謎面。
29、求凰格
格名取“鳳求凰”之意。要求謎底與謎面成對仗、講平仄外,還須在謎底附加具有對偶意義的關聯詞,如“雙、偶、合、匹配、同、聯”等字。
例一:“鳥唱歌”(猜成語一)
謎底:“對牛彈琴”。“鳥唱歌”與“牛彈琴”相對,冠以 “對”字即構成謎底。
例二:“主詞”(猜語文名詞一)
謎底:“雙賓語”。“主詞”與“賓語”相對,附加“雙”字即成謎底。
30、遙對格
又名“楹聯”、“求偶”、“鴛鴦”格。謎底一般不少於兩個字。謎面與謎底成對偶句式,平仄協調,對仗工穩,如對聯中的“小對句”一般。以詞義近而意遠者為上乘。
例一:“紅五分”(猜電影名一)
謎底:“黑三角”。
例二:“五月黃梅天”(猜飲料一)
謎底:“三星白蘭地”。
31、隱目格
此格與其他格有所不同(只有探驪格與其相似),根據謎面所示,只標出謎格,不標謎目。猜射時,帶出謎目並與謎底融為一體,以扣謎面。
例一:“說文解字”(隱目格)
謎底:“書名,論語”。其中“書名”實際上就是所隱謎目(因《說文解字》是一部書)而“論語”即是書名,從字面上又能與謎面相扣。
例二:“赤芍白芍”(隱目格)
謎底:“中藥名,雙花”。“赤芍”與“白芍”二者既是中藥,又是花卉。
32、探驪格
又名“驪珠”格。格法與“隱目”格相似。謎條上只寫出謎面與謎格,不標出謎目,猜時帶出謎目並與謎底融為一體,以扣謎面。
例一:“吾”(探驪格)
謎底:“成語,有言在先”。謎面只有一個 “吾”字,根據聯想推斷,要成為一個語字,必須在“吾”字前加個“訁”字,才能構成“語”字。“成語”即謎目,與“有言在先”融為一體,以扣謎面。
例二:“旭”(探驪格)
謎底:“節日,八一”。“旭”節去一個“日”為“九”,“八一”之和為“九”。
33、蕉心格
又名“乙中”格。謎底須四字以上的偶數詞或詞組,中間兩字位置互換後與上下文融為一體,以扣謎面。
例一:“魔術表演”(猜成語一)
謎底:“化為烏有”。“為烏”互換位置後,連續讀成“化烏為有”,扣合謎面。
例二:“暴君”(猜法律名詞二)
謎底:“元兇、首惡”。“凶”有“首”互換位,連續讀為“元首”,扣合謎面。
34、抵銷格
謎底一般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組成。中間除有相同的字外,還含有與“抵銷”義有關的關聯詞,如“掉、去、省、沒、遷、無”等字。相互抵銷後以所余字扣謎面。
例:“說”(猜古人名二)
謎底:“司馬談、司馬遷”。將謎底中相同的“司馬”去掉,“遷”字摒除,余“談”字與謎面相扣。
35、解領格
別名:鴛肩格。謎底須四字以上,謎底的第二個字左右分開成兩個字,連上下文讀切合謎面。例如:江淮河漢常作客。(打一成語:四海為家) 將第二個字拆為“水每”連上下文為“四水每為家”,切合謎面
36、摘領格
別名:折領格、折項格、射喉格。謎底需四字以上,除去第二個字候切合謎面。
例如: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打三電影:家、望鄉、新的一代)除去“望”為“家鄉新的一代”。
36、遺珠格
別名:解帶格、鴻溝格、挖心格、折腰格、比干格、抹胸格等。謎底需三字以上單數字,最中央的一字除去。例如:口(打一成語:因小失大)讀“因失大”切合謎面。
37、折脛格
別名:脫襪格、緩帶格、不脛格。謎底需四字以上,倒數第二字除去。例如:分(打一電影:汾水長流) ,讀“汾水流”切合謎面。
38、期艾格
謎底需三字以上,其中有疊字,除去一個疊字後切合謎面。例如:乘法入門
(打二雜技節目名:馴馬、馬術) ,去一“馬”讀“馴馬術”切合謎面。
39、神龍格
別名:謎底需用長句為宜,上半截大部分切合謎面,下半截少部分出去,除去的少部分字應由旁邊的鄰字消除。例如:瞎子(打一電影:看不見的戰線) ,將“戰線”除去切合謎面。
40、折柳格
別名:謎底需用長句為宜,下半截大部分扣合謎面,上半截少部分除去,除去的少部分字由旁邊的鄰字消除。例如:“以君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
(打一外國首都名:帕拉馬里博) ,只取“馬里博”,“帕”字由鄰字“拉”掉。
41、聯珠格
別名:連珠格。謎底大都取材於詩、詞、文句中的連線句或字,以上一句末一字,下句的第一字,連綴成一詞。不能用詞組作謎底。例如:十二克。
(打毛澤東詞二句: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打勝”切合謎面,“打”對“十二”,“勝”對“克”。
42、加冠格
別名:正冠格、加冕格。謎底大部分取材於詩、詞、文連線著的兩個句子,句子文義不足,需借上句末一字,加至本句的句首連續,以補充謎底句文的不足。例如:大江東去。
(打一紅樓夢詞句:……水,無復向西流) ,從原句的“東逝水”借來“水”字。
43、加履格
別名:進履格。謎底大都取材於詩、詞、文中連線著的兩個句子,用上一句全句,加下一句首句,連讀切合謎面。例如:黨的號召(打一《韓非子?顯學》句:一國可使齊、為)
從下句“為治者用眾而舍寡”解來“為”字。
44、牟尼格
與“紅豆格”相反,取消謎底的逗號,上下串讀成一句,成謎。例如:文丞相印。(打《左傳》一句:信,國之寶也) ,此典出自文天祥曾任丞相,封信國公。去逗號後為“信國之寶也”。
45、玉版格
將謎面的字,部分暗隱叫銷。如謎面上發現有“勿、不、休、莫、去、別、漏、流、泛等字眼,就把鄰近的多餘的字除去,剩下的字,才是有關謎底的字。例如:漏船載酒泛中流。
(打古文《喜雨亭記》一句:是歲之春)
猜時,將“載酒”二字作為謎面,其餘字已暗隱,“載”扣“歲”,“酒”扣“春”。
46、泄白格
別名:露面格、漏底格。燈謎術語,稱之為“露春”,為文義謎的大忌。例如:施珠則太赤,施粉則太白。(打唐詩七言一句:卻嫌脂粉污顏色)
“粉”字底面相犯,在謎規上不允許。此格曾有不少子格,如犯第一字為“露頭”,第二字為“露頸”,中央一字為“露腹”,倒數第二字為“露脛”,末字為“露尾”。
47、帶目格
謎底一般只用一詞組成,謎面前兩字隱格目名稱,不標謎格,讓猜中時並帶出人名、地名和數字等等來。例如:甲午風雲(乾支十二寅辰)
其中“乾支”為所隱之目,“二”是隱目所帶之數字,“寅”、“辰”是謎底,他們包括在十二乾支之內,與謎面“甲”、“午”相扣。
48、內附格
別名:暗附格、藏藏格。謎底需用具有格名的句子,暗附格名,須能體現格名的用意。例如:獎
(打一《西遊記》人名:捲簾大將) ,謎面“獎”是“大將”的倒讀,和“捲簾格”的用意。
49、簪花格
謎底需用兩字以上的詞或成語,謎底的第一個字只允許加草字頭或竹字頭。例如:張苞
(打一成語:方興未艾) ,“方”字加草字頭成“芳”,以“芳興未艾”切合題意。
50、反切格
以謎面或謎底的兩個字“切音”,即將上一字的聲母和下一字的韻母相切,得一個字,再加上“反”或“切”字,切合謎面。例如:槍林(打一常用詞:親切 ),謎面“槍林”反切成“親”,扣謎底“親切”,“切”是附加字。
51、重門格
別名:二進宮格、疊戶格。謎底用一字、一詞或短句組成,不直接解釋謎面的意義,謎面先射中寓意,後入本意,經過轉義才切合謎面。例如: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亥(打一字:蟲) ,第一層門,先從謎面十二地支中,獨缺戌;第二層門,應知戌屬狗,狗即犬。經轉義,獨缺犬,為蟲字。
52、蘇黃格
謎底的詞不直釋謎面的意思,先以諧音附會,後才入本意,經過轉義才切合謎面。例如:剪燭。
(打一古科舉名:狀元) ,“剪燭”會意“一夾一明”,經諧音附會成“一甲一名”,即“狀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