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文詩

迴文詩

迴文詩,也寫作“回紋詩”、“迴環詩”。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唐代上官儀說,“詩有八對”,其七曰“回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詞方法。充分展示並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回文的形式在晉代以後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種文體中被採用。人們用這種手法造句、寫詩、填詞、度曲,便分別稱為迴文詩,回文詞和回文曲。雖然不乏遊戲之作,卻也頗見遣詞造句的功力。 迴文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迴文詩據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迴文詩在創作手法上,突出地繼承了詩反覆詠嘆的藝術特色,來達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產生強烈的迴環疊詠的藝術效果。有人曾把迴文詩當成一種文字遊戲,實際上,這是對迴文詩的誤解。劉坡公《學詩百法》言:“迴文詩反覆成章,鈎心鬥角,不得以小道而輕之。”

基本信息

簡介

迴文詩迴文詩

迴文詩,也寫作“回紋詩”、“迴環詩”。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唐代上官儀說,“詩有八對”,其七曰“回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詞方法。充分展示並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讀來迴環往復,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回文的形式在晉代以後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種文體中被採用。人們用這種手法造句、寫詩、度曲,便分別稱為回文,文詩,回文詞和回文曲。雖然不乏遊戲之作,卻也頗見遣詞造句的功力。

迴文詩是一種按一定法則將字詞排列成文,迴環往復都能誦讀的詩。這種詩的形式變化無窮,非常活潑。能上下顛倒讀,能順讀倒讀,能斜讀,能互動讀。只要循著規律讀,都能讀成優美的詩篇。正如清人朱存孝說的:“詩體不一,而回文優異。”

迴文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迴文詩據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迴文詩在創作手法上,繼承了詩反覆詠嘆的藝術特色,來達到其“言志述事”的效果,產生強烈的迴環疊詠的藝術效果。有人曾把迴文詩當成一種文字遊戲,實際上,這是對迴文詩的誤解。劉坡公《學詩百法》言:“迴文詩反覆成章,鈎心鬥角,不得以小道而輕之。”

迴文詩的特點

迴文詩,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回還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它是我國文人墨客賣弄文才的一種文字遊戲,並無十分重大的藝術價值,但也不失為中華文化獨有的一朵奇葩。

迴文詩有很多種形式如”通體回文”、”就句回文”、”雙句回文”、”本篇回文”、”環復回文”等。

“通體回文”是指一首詩從末尾一字讀至開頭一字另成一首新詩。

“就句回文”是指一句內完成回復的過程,每句的前半句與後半句互為回文。

“雙句回文”是指下一句為上一句的回讀。

“本篇回文”是指一首詩詞本身完成一個回復,即後半篇是前半篇的回覆。

“環復回文”是指先連續至尾,再從尾連續至開頭。

爭議

文學史上第一個作迴文詩的是誰?朱存孝在《回文類聚.序》中說,“自蘇伯玉妻《盤中詩》為肇端,竇滔妻作《璇璣圖》而大備”。《盤中詩》是否就是“肇端”,說法尚且不一,但說迴文詩因《璇璣圖》而“大備”,卻是古今文人公認的事實。

“環復回文”是指先連續至尾,再從尾連續至開頭。

歷代作品賞析

《賞花》由來

——蘇小妹遙寄迴環詩

六月的一天下午,蘇小妹與長兄蘇東坡正蕩舟湖上,欣賞那無邊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蘇小妹丈夫秦少游捎來的一封書信。打開一看,原來是一首別出心裁的迴環詩:

蘇小妹看罷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奧秘,讀出了這首疊字迴文詩:

靜思伊久阻歸期,

久阻歸期憶別離;

憶別離時聞漏轉,

時聞漏轉靜思伊。

蘇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痴情深深感到動,心中盪起無限相思之情。面對一望無際的西湖美景,便仿少游詩體,也作了一首迴環詩,遙寄遠方的親人:

採蓮人在綠楊津,

在綠楊津一闋新;

一闋新歌聲漱玉,

歌聲漱玉採蓮人。

蘇東坡在一旁深為小妹的過人才智暗暗高興,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筆寫了如下一首:

賞花歸去馬如飛,

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

醒時已暮賞花歸。

蘇氏兄妹也派人將他們的詩作送與秦少游。

同上面的《賞花》有統一格式的又兩篇,感覺也很不錯。

《四時山水詩》

明末浙江才女吳絳雪作

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紅爐透炭炙寒風御隆冬。

春 景 詩(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鶯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鶯。

夏 景 詩(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香蓮碧水動風涼,

水動風涼夏日長。

長日夏涼風動水,

涼風動水碧蓮香。

秋 景 詩(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淺水流。

流水淺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詩(紅爐透炭炙寒風御隆冬)

紅爐透炭炙寒風,

炭炙寒風御隆冬。

冬隆御風寒炙炭,

風寒炙炭透爐紅。

除了上面的格式,另付幾首其它格式的迴文詩,也別有韻味。

翟國鈞於2012年讀吳絳雪《四時山水詩》有感,作《四時山水詩副本》

春 景 詩 副本(黃花落雨夜驟涼春夜長)

黃花落雨夜驟涼,

雨夜驟涼春夜長。

長夜春涼驟夜雨,

涼驟夜雨落花黃。

夏 景 詩 副本(清蓮碧水照花紅碧雲空)

清蓮碧水照花紅,

水照花紅碧雲空。

空雲碧紅花照水,

紅花照水碧蓮清。

秋 景 詩 副本(秋過香山紅葉愁惹花羞)

秋過香山紅葉愁,

山紅葉愁惹花羞。

羞花惹愁葉紅山,

愁葉紅山香過秋。

冬 景 詩 副本(窗寒臥燭映寒霜凝梅香)

窗寒臥燭映寒霜,

燭映寒霜凝梅香。

香梅凝霜寒映燭,

霜寒映燭臥寒窗。

作於:2012年12月

一、廣東高州市觀山寺壁上刻有一迴文詩:

悠悠綠水傍林偎,

日落觀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台。

鷗飛滿浦漁舟泛,

鶴伴閒亭仙客來。

游徑踏花煙上走,

流溪遠棹一篷開。

倒讀詩如下:

開篷一棹遠溪流,

走上煙花踏徑游。

來客仙亭閒伴鶴,

泛舟漁浦滿飛鷗。

台映碧泉寒井冷,

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觀落日,

偎林傍水綠悠悠。

二、宋代李禺有迴文詩《兩相思》:

《思妻詩 》

枯眼望遙山隔水,

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思夫詩 》

兒憶父兮妻憶夫,

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

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

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往來,

水隔山遙望眼枯。

三、湖北鹹豐縣有一首《萬柳堤即景》迴文詩:

春城一色柳垂新,

色柳垂新自愛人。

人愛自新垂柳色,

新垂柳色一城春。

四、津人曹鴻年也有一首迴文詩:

寒風曉日映沙灘,

日映沙灘竹報安。

安報竹灘沙映日,

灘沙映日曉風寒。

五、清代詩人李暘

《春閨》詩:

垂簾畫閣畫簾垂,

誰繫懷思懷系誰?

影弄花枝花弄影,

絲牽柳線柳牽絲。

臉波橫淚橫波臉,

眉黛濃愁濃黛眉。

永夜寒燈寒夜永,

期歸夢還夢歸期。

六,宋(孝宗)時期 詩人 洪內翰的《燕舞》詩:

融融日暖乍晴天,

駿馬雕鞍繡佩聯。

風細落花紅襯地,

雨微垂柳綠拖煙。

茸鋪草色春江曲,

雪剪花梢玉砌前。

同恨此時良會罕,

空飛巧燕舞翩翩。

————見《喻世明言》“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七、蘇軾迴文詩

宋代是迴文詩創作的鼎盛時期﹐蘇軾也曾作過這種讀後令人拍手稱奇的詩作。

蘇軾是一位卓越的藝術天才﹐他在詩﹑詞﹑文﹑書法﹑繪畫等方面均有建樹﹐為北宋時期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他一生嗜茶﹐並精於茶藝﹐留下了70多篇詠茶的詩賦文章﹐內容涉及評茶﹑種茶﹑名泉﹑茶具﹑嘗茶﹑煎茶﹑茶史﹑茶功等各方面﹐形式有古詩﹑律詩、絕句﹑茶詞﹑雜文﹑賦﹑散文以及迴文詩。

蘇軾的茶迴文詩有《記夢二首》。詩前有短序﹕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夢人以雪水烹小茶團﹐使美人歌以飲。餘夢中寫作迴文詩、覺而記其一句雲﹕“亂點餘花吐碧衫。”意用飛燕吐花事也。乃續之為二絕句。

序中清楚地記載了一個大雪始晴後的一個夢境。在夢中人們以潔白的雪水烹煮小團茶﹐並有美麗的女子唱著動人的歌﹐蘇軾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細細地品茶。夢中寫下了迴文詩。夢醒之後矇矓間只記得起其中的一句﹐於是續寫了兩首絕句﹕

其一: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餘花吐碧衫。

歌咽水雲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岩。

其二: 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

紅培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斗晴窗。

這是兩首通體迴文詩。又可倒讀出下面兩首﹐極為別致。

其一:

岩空落雪松驚夢﹐院靜凝雲水咽歌。

衫碧吐花餘點亂﹐纖纖捧碗玉顏酡。

其二:

窗晴斗碾小團龍﹐活火新甌淺焙紅。

江漲雪融山上日﹐缸傾酒盡落花空。

清代的黃伯權(清末著名詩人黃遵憲之侄)還創作過一首《茶壺迴文詩》﹐其詩如下﹕

落雪飛芳樹﹐幽紅雨淡霞。

薄月迷香霧﹐流風舞艷花。

其詩又可回讀為﹕

花艷舞風流﹐霧香迷月薄。

霞淡雨紅幽﹐樹芳飛雪落。

此外﹐清代詩人陳瓊仙曾以秋天的景物為名創作27首迴文詩﹐總標題名為《秋宵吟》、其中《秋月》一首﹐算是首茶詩﹐它寫詩人於月下泛舟﹐樹木與山巒在模糊的月光下移動著、詩人品茗彈琴﹐在竹聲中詩興頗濃。詩云﹕

輕舟一泛晚霞殘﹐潔漢銀蟾玉吐寒。

楹倚靜蔭移沼樹﹐閣涵虛白失霜巒。

清琴瀹茗和心洗﹐韻竹敲詩入夢刊。

驚鵲繞枝風葉墜﹐聲飄桂冷露浸浸。

其詩可回讀為﹕

浸浸露冷桂飄聲﹐墜葉風枝繞鵲驚。

刊夢入詩敲竹韻﹐洗心和茗瀹琴清。

巒霜失白虛涵閣﹐樹沼移蔭靜倚楹。

[批註]玉連環

迴文詩的一種﹐由八字首尾連成環形﹐每四字一句﹐或左或右﹐以任何一字為起端﹐皆可成文寒吐玉蟾銀漢潔﹐殘霞晚泛一舟輕。

在回文茶詩中﹐最有名的要數清代張奕光的《梅》:

香暗繞窗紗﹐半簾疏影遮。

霜枝一挺乾﹐玉樹幾開花。

傍水籠煙薄﹐隙牆穿月斜。

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其詩倒讀為﹕

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

斜月穿牆隙﹐薄煙籠水傍。

花開幾樹玉﹐乾挺一枝霜。

遮影疏簾半﹐紗窗繞暗香。

由於迴文詩的用韻﹑形式要求苛刻﹐所以歷代留傳下來的絕大多數回文茶詩詩意不夠新鮮﹑完整﹐有的甚至莫名其妙﹐辭意混亂﹐成為一種無聊的文字遊戲。

迴文詩精選

唐宋以來,以回文體入詩之風很盛。宋代文學家蘇軾有《題織錦圖回文》詩云:

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梧桐。

人隨雁遠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

此詩不見回復文字,回文尚待讀者倒讀而成,這種迴文詩屬待回型。倒讀則詩曰:

空閣繡簾疏映雨,暮城邊遠雁隨人。

桐梧半月低涼夜,草碧餘花落晚春。

這同樣是一首非常優美的詩。迴文詩是中國文化中心一個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為中國僅有的一種藝術形式。

蘇軾還有一首《題金山寺回文本》詩: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晚,靄靄紅霞曉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雪峰千點數鷗輕。

反讀則又為詩:

輕鷗數點千峰雪,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曰曉霞紅靄靄,晚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明末浙江才女吳絳雪《四時山水詩》也很奇物,詩云:

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紅爐透炭炙寒風御隆冬。

這首十字迴文詩,每句來回復讀,可成一首七言絕句。四首絕句,也描寫四時景色。

春 景 詩

鶯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鶯。

夏 景 詩

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

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

秋 景 詩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淺水流。

流水淺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詩

紅爐透炭炙寒風,炭炙寒風御隆冬。

冬隆御風寒炙炭,風寒炙炭透爐紅。

這組迴文詩,很有韻味,意境極佳,細細品味的確妙趣無窮。

近代人寫的迴文詩

迴文詩的表現形式比較特殊,寫這類的詩一般比起其他題材的詩要少,下面舉詩友李自煥寫的兩首通篇迴文詩例子:

(一)《賞荷》

揚歌輕舟藏處遠,

影紅綴流映青天。

香荷沃野遍翠綠,

翔鴨戲水盪風閒。

再從此詩的最後一個字起反讀:

閒風盪水戲鴨翔,

綠翠遍野沃荷香,

天青映流綴紅影,

遠處藏舟輕歌揚。

(二)《月夜》

風清醉明月,

徑花入影斜。

空夜懷思靜,

夢飛雙棲蝶。

再從最後一個字起反讀:

蝶棲雙飛夢,

靜思懷夜空。

斜影入花徑,

月明醉清風。

還有個特別的例子,今人名詩軒主的二至七言可諧音連環體迴文詩
兩字起句:(這算兩字詩或現代詩,應該豎排)
耕牛病臥殘陽牧童笛吹嗚咽(an韻)風吹殘柳飄慟血淚夕陽哀看(an韻)
(這是隔句韻,詩經、古詩、詞牌中較多用,下同)
 二言倒讀為:看哀陽夕淚血慟飄柳殘吹風(eng韻)咽嗚吹笛童牧羊殘臥病牛耕(eng韻)
--------------------------------
三字起句:
耕牛病,臥殘陽。牧童笛,吹嗚咽。(an韻)風吹殘,柳飄慟,血淚兮,陽哀看。(an韻)
(隔句韻)
三言倒讀為:看哀陽,夕淚血,慟飄柳,殘吹風,(eng韻)咽嗚吹,笛童牧,羊殘臥,病牛耕(eng韻)
--------------------------------
四字起句:
耕牛病臥殘陽牧童笛吹嗚咽(an韻)
風吹殘柳飄慟血淚夕陽哀看(an韻)
(隔句韻)
四言倒讀為:看哀陽兮淚血慟飄柳殘吹風(eng韻)咽嗚吹笛童牧羊殘臥病牛耕(eng韻)
--------------------------------
五字起句(圓圖的等量隔一字)
病臥殘羊牧,
笛吹嗚咽風。(eng韻)
殘柳飄慟雪,
夕陽哀看耕。(eng韻)

五言倒讀為:牧羊殘臥病,風咽嗚吹笛。(i韻)雪慟飄柳殘,耕看哀陽夕。(i韻)
(“柳飄慟雪”和“雪慟”指雪後堆積在柳樹上的雪,被風吹落的樣子好像柳在流下冰涼的淚,擬人的寫法。下同)
這個的“雪”可以是指倒春寒的雪等等就沒有問題了。(下同)
--------------------------------
六字起句:
耕牛病臥殘陽,牧童笛吹嗚咽。(an韻)
風吹殘柳飄慟,血淚夕陽哀看。(an韻)
六言倒讀為:看哀陽兮淚血慟飄柳殘吹風(eng韻)咽嗚吹笛童牧陽殘臥病牛耕(eng韻)
--------------------------------
七字起句例:
耕牛病臥殘陽牧,牧童笛吹嗚咽風。(eng韻)風吹殘柳飄動雪,血淚夕陽哀看耕。(eng韻)
附:這個的“雪”可以是指倒春寒的雪等等就沒有問題了。
七言倒讀為:耕看哀陽兮淚血,雪慟飄柳殘吹風。(eng韻)風咽嗚吹笛童牧,牧羊殘臥病牛耕。(eng韻)
--------------------------------
(這裡的笛吹嗚咽,是讀an韻。因為簫和塤兩種樂器聲才是咽(yè),笛和簫是不能同音的,用於笛是讀咽[yàn],詞義也不同,在這裡是笛吹了一半又咽回去,因技術不好或太悲傷吹不下去了。詩詞古文中常常一個字就是一個詞,這裡的嗚咽是分開的兩個詞“嗚”和“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