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仙橋[浙江省新昌縣迎仙橋]

迎仙橋[浙江省新昌縣迎仙橋]

迎仙橋位於浙江省新昌縣桃沅鄉(今南明街道)劉門塢附近的惆悵溪上,該橋系國內首次發現的近似於懸鏈線拱的古石拱橋。為我國最古的懸鏈線拱石橋。

基本信息

結構

迎仙橋[浙江省新昌縣迎仙橋] 迎仙橋[浙江省新昌縣迎仙橋]

迎仙橋長29米,寬4.6米,淨跨15.6米。懸鏈線拱橋型系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國外發明的世界先進橋樑科技。迎仙橋遠早於國外套用了這項橋型技術。

歷史

該橋在明萬曆《新昌縣誌》有載,清代道光時重修。該橋的橋名源於民間傳說。相傳東漢時吳縣青年劉晨和阮肇入天姥山採藥迷路。在劉門塢遇見了二位仙女,雙結伉儷。不幾日,劉、阮回鄉,世上已是其七世孫時代。此橋因劉、阮在此遇仙得名。此橋位於劉宋詩人謝靈運開闢的“唐詩之路”通向天姥山的門戶處,經歷了數百年商賈軍旅的穿行,至今安然無恙,足見其結構的科學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