迆

迆 迤 yǐ <動> 形聲。《說文》本作“迆”。從辵(chuò),也聲。“迆”當從施(yì)省聲。本義:地勢斜著延伸 同本義 [extend obliquely] 林公[友遁]見東陽長山,曰:“何其坦迤。”——《世說新語》 又如:迤迤(斜向延伸的樣子;延續不斷的樣子);迤衍(地勢斜延而平坦廣闊) 延續 [extend;continue far and long]。如:迤邐(曲折連綿的樣子);迤靡(相連的樣子);迤長(連綿不斷的樣子)

基本釋義

<動>

(形聲。《說文》本作“迆”。從辵(chuò),也聲。“迆”當從施(yì)省聲。本義:地勢斜著延伸)

同本義 [extend obliquely]

林公[友遁]見東陽長山,曰:“何其坦迤。”——《世說新語》

又如:迤迤(斜向延伸的樣子;延續不斷的樣子);迤衍(地勢斜延而平坦廣闊)

延續 [extend; continue far and long]。如:迤邐(曲折連綿的樣子);迤靡(相連的樣子);迤長(連綿不斷的樣子)

<介>

相當於“往”、“向” [to]

聞一路迤西,莫盛於大理永昌境。——《徐霞客遊記》

另見yí

迆邐

yǐlǐ

[winding;tortuous] 曲折綿延的樣子。古多作“迆邐”

瞿塘迆邐盡,巫峽崢嶸起。——蘇軾《巫山》

方其迆邐,莫不闊步。——朱熹《近思錄》

隊伍沿著山道迆邐而行

ㄧˇ

同“迤”。

ㄧˊ

同“迤”。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移爾切《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音以。《說文》邪行也。

又《正韻》迆邐,連線也。 又邪倚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旣建而迆。《注》謂著戈於車

邪倚也。

又《廣韻》弋支切,音移。亦邪行也。

拼音是tuo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