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司令

農民工司令

自詡為“農民工司令”的張全收,1969年出生於上蔡縣朱里鎮拐子楊村。 “農民工司令”的張全收是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河南省八次黨代會代表,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自稱“農民工司令”的張全收,早年也有過外出打工的經歷,有過救助失業農民工的經歷,他深知農民工流落他鄉,一旦失業,居無定所,有時候甚至會忍飢挨餓。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90年,張全收隨朋友去了深圳,在深圳市平湖鎮租房開了一家小餐館。日月穿梭。

1999年,有了一些資金積累的張全收,跟別人一起在深圳開辦了一家玩具加工廠。他發現,廠里忙的時候工人連覺都沒時間睡,閒的時候卻沒事幹,坐吃山空。有時他的加工廠沒活乾,而其他工廠卻等著要人用。張全收一邊自己招人,一邊把多餘的工人“借”到其他缺人的工廠里。“借人”的次數多了,他發現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2000年之後,張全收開始專職做“借人的生意”,他專門招聘農民工提供給有需要的企業使用,用工單位如用張全收的人,需為此支付工人工資,及必要的管理費。張全收賺的就是管理費和部分加班費。2004年,張全收成立了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公司。

全順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將農民工組織起來,對農民工進行軍訓和相關技能的培訓,然後每50人分成一組,輸送給用工單位。哪家廠要人,就“打包”調人過去,這個工廠的活幹完了,再轉移到下一家工廠。

全順公司代表員工與用工單位簽訂包括工資待遇、生活標準、人身安全等十幾項內容的用工協定。員工的合法權益如果受到侵害,將由全順出面協調,加以解決,從而使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和收入有了保障。

加盟全順公司的農民工要是碰到沒活乾,就免費吃住在公司租來的培訓基地內,生活費照發。剛開始,只有一些河南的同鄉來投奔全順公司。後來由於張全收規範經營,關愛職工,全順公司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安徽、陝西、河北、山東等省的農民工也紛紛要求加盟公司。最多的時候,全順公司聚集了近兩萬名農民工,專家們將張全收創造出來的這種模式稱為勞務輸出的“全順模式”和“全順現象”。

有一天,信陽市的3個打工妹找到了張全收,說她們所在的工廠待遇非常差,蒸的米飯半生不熟,菜是開水煮白菜。她們辭掉工作後,找了幾天也沒有找到工作,有幾家工廠竟在大門口掛牌聲明不招河南民工。無奈之下,她們找到了張全收。 這件事對張全收震動極大,他決心為河南民工辦實事,讓他們心安理得地在深圳掙大錢。隨後,張全收成立了深圳市河南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專招河南民工。他成功地把經過培訓的、具有一定素質的河南農民工,輸送給深圳的企業界,並同每家企業簽訂了包括工資待遇、生活標準、人身安全等十幾項內容的協定,確保每一個河南民工務工安全。張全收鄭重地承諾:凡是年滿18歲的河南人,只要有勞動能力,來深圳打工,他全部安排工作,包吃包住,一日四餐(其中一餐為夜餐),吃飽吃好為止。主食是油條、饅頭、麵條、米飯,天天有肉吃。找不到工作或下崗的人員,他安排吃住,免費培訓,每天補助15元。回家憑結婚證的,公司送200元紅包。這樣的承諾,讓每一個在深圳打工的河南民工都感到無比溫暖。目前在深圳打工的河南農民工數量有5萬之多,由於各人的素質、修養有高有低,極少數河南打工仔打架鬥毆、不守工廠紀律是事實,但個別工廠、企業故意刁難,甚至虐待河南農民工的事件也時有發生。為讓河南農民工安心務工掙大錢,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張全收就自願當起了為河南農民工服務的總經理。張全收在深圳創業十多年,如今開辦的工廠已有16家,擁有熟練工人近6000人,是當地一位響噹噹的企業家。但如今他在深圳仍然租住著民房,一日三餐和員工們吃住在一起。他從不抽菸喝酒,從不亂花一分錢。深圳市全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一位副經理說,從97年到現在,駐馬店市各縣每年到深圳這打工的都有4000人到5000人之間,累計人數4萬多人次,張全收每年讓他們掙的錢都在四千多萬元,這些錢回鄉下去也解決好多問題。張全收對記者說:“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是家鄉的水養育了我,給了我強健的體魄、睿智的大腦。我現在富了,安排一些農民工,理應回報河南的父老鄉親。我有一個樸素的心愿,願天下所有的農民家庭都過上好日子。”

獲得榮譽

2006年1月,張全收被團河南省委、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評為“河南省首屆十大傑出務工有為青年”;

2006年7月,他又被團中央、教育部、科技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七部委評為“全國轉移農村勞動力先進個人”。

2008年,張全收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