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壩鎮

農壩鎮

農壩鎮位於雲陽縣最北端,地處雲、開、巫三縣交界處。東臨雲陽縣帆水鄉,北與巫溪縣馬坪鄉、中鹿鄉相連,西與開縣岩水鄉、河堰鎮相鄰,南與雲陽縣向陽鄉接壤。

基本信息

概述

全鎮面積84.6平方公里。居民漢族。轄場鎮居委、中心、龍堰、紅光、桃元、幸福、紅梁、羅全、水竹、陽合、雲山、大瑭、柒坪、硐坪、雲峰等15個行鎮村,98村居民小組。鎮人民鎮府駐場鎮居委窄口子,陸路距雲陽縣新縣城103公里,距開縣縣城48公里,省道渝巫路橫穿境內場鎮居委、紅光、幸福3個村。全鎮主要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苕、洋芋為主,近年來發展的高山巴山北洋芋蜚聲於重慶等地市場,特別適用於火鍋用料。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海椒、蘿蔔、高山白菜、豌豆、胡豆、黃豆等,特別是近年來發展的高山伏調蔬菜以其質優、價廉、反季節而聞名重慶、武漢、萬州等地。

礦產資源

農壩的地下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粉石英、硫鐵礦、綠豆岩、大理石。煤層資源經多年開採,已近枯竭。大理石、粉石英的開採已經起步,已開始引進外地客商投資開採粉石英生產光纖級高純SiO2等高科技材料。硫鐵礦的開採已經展開,建有年產硫鐵礦原礦60000噸的雲峰硫鐵礦,所生產的硫鐵礦含硫品位較高,是制硫酸、硫磺的優質原料。

農業經濟

農壩鎮屬於典型的糧豬型經濟大鎮。農業經濟居於全鎮的主導地位,以種養業為主要生產項目。近年來,全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立足於山,著眼於特”,適應市場,以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特色經濟為切入點,規劃實施農業結構“三帶四基”工程,現已初見成效。全鎮根據地理優勢,將全鎮分為低山、中山、高山三個帶,因地制宜建設四大基地,即在海拔900米以上的高山帶發展高山優質伏調蔬菜和以天麻為主的藥材,在海拔600-900米的中山帶發展林業果品和以山羊為主的畜牧業,在低山帶發展糧經作物和商貿經濟。建設生豬改良、藥材生產、特禽養殖、山羊生產四大基地。全鎮通過幾年來的發展,山羊、藥材、蔬菜、經果四大主導產業現以初見成效。全鎮湧現出種、養、加能手和種植生產大戶300餘戶。2003年全鎮經濟總收入達到5284萬元,其中出售產品收入達到35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60元。共生產糧食11810噸,油料210噸,肉類2588噸,水果460噸,蔬菜5200噸。

金融

2003年末,全鎮各類存款餘額達105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達820萬元,全鎮農民已整體越溫達標,完成建制脫貧,部分農民民眾開始走上小康之路。

工商業經濟

農壩鎮依託渝巫路,交通便利,工商業發展歷史較早,但規模不大。農壩是雲陽手工火炮的主要生產地,95年以前,全鎮低壩的中心、龍堰、紅光、幸福等村幾乎家家戶戶,大人小孩人人做火炮,火炮最遠的賣到奉節、城口、巫溪、萬州等地。小小火炮給農壩人帶來了不盡的財富,但也給人民民眾帶來了極大的危險,給全鎮的安全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隱患,經過幾年的整治,這種手工無序的生產已經結束。近年來,通過大力發展個體工商業,鎮企辦室籌資建成雲峰硫鐵礦,預製廠、小型水電站等一批企業。特別是雲峰硫鐵礦,總投資達600餘萬元,建成為主井、風井二條2000餘米,廠房1200平方米,礦坪2500餘平方米,年生產能力為原礦60000噸,硫精砂10000噸,年產值400萬元,利稅12萬元。到2003年全鎮共有各類企業3家,其中工業企業2家,私營企業1家。2003年末,全鎮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250萬元,年淨利潤74萬元,全年上交稅金35萬元。

農壩鎮位於雲陽縣北部,距雲陽鎮68千米。轄農壩場鎮社區以及中心、龍堰、紅光、桃園、幸福、紅梁、羅全、水竹、陽河、雲山、大塘、漆坪、硐坪、雲峰14個行政村。雲(陽)開(縣)公路過境。
[代碼]500235116:~001農壩場鎮社區 ~201中心村 ~202龍堰村 ~203紅光村 ~204桃園村 ~205幸福村 ~206紅梁村 ~207羅全村 ~208水竹村 ~209陽河村 ~210雲山村 ~211大塘村 ~212漆坪村 ~213硐坪村 ~214雲峰村
[沿革]清末明初屬北岸崇善里謝家上甲,民國初置黃農鄉,1940年改農壩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114.4平方千米,人口3.5萬,轄中心、龍堰、紅光、桃園、幸福、紅梁、羅金、水竹、陽河、雲山、大塘、漆坪、硐坪、雲峰、龍王、西牛、鐵礦、向坪、雙坪、涼水、福雲、白廟、六坪23個行政村。?年析置向陽鄉(2006年併入江口鎮)。2005年1月11日,農壩鎮政府駐地由農壩居委會遷至龍堰村5組(渝府[2005]9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