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吉利

農吉利

農吉利,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野百合Crotalaria sessiliflora的全草。分布於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湖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積之功效。常用於痢疾,熱淋,喘咳,風濕痹痛,疔瘡癤腫,毒蛇咬傷,小兒疳積,惡性腫瘤等病症的治療。

基本信息

藥化

含農吉利甲素(即野百合鹼)、乙素、丙素等生物大街及農吉利黃酮、鞣質等。

全草及種子含有生物鹼,主成分為野百合鹼(Monocrotaline),在種子中約含0.4%,全草中約含0.02%。

野百合鹼具內酯狀結構,水解產生野百合次鹼(Retronecine)。此外,尚含黃酮類、鞣質、樹脂、油脂、粘液質及胺基酸等成分

功效

清熱,利濕,解毒,消積。

主治

用於痢疾,熱淋,喘咳,風濕痹痛,疔瘡癤腫,毒蛇咬傷,小兒疳積,惡性腫瘤等病症的治療。

相關配伍

1.治風濕關節痛 野百合、全緣榕各15g,南蛇藤根24g,豬排骨酌量,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2.治白帶 野百合30g,水楊柳15g,白雞冠花15g,百花烏豆30g,木通30g,土茵陳15g,煮雞蛋食。(《湖南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60g。外用:研末調敷或撒敷;或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禁忌

本品有毒,內服宜慎。有肝腎疾患者禁服。

採集加工

7-10月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

生理特性

直立草本,體高30-100厘米,基部常木質,單株或莖上分枝,被緊貼粗糙的長柔毛。托葉線形,長2-3毫米,宿存或早落;單葉,葉片形狀常變異較大,通常為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兩端漸尖,長3-8厘米,寬0.5-1厘米,上面近無毛,下面密被絲質短柔毛;葉柄近無。

總狀花序頂生、腋生或密生枝頂形似頭狀,亦有葉腋生出單花,花1—多數;苞片線狀披針形,長4-6毫米,小苞片與苞片同形,成對生萼筒部基部;花梗短,長約2毫米;花萼二唇形,長10-15毫米,密被棕褐色長柔毛,萼齒闊披針形,先端漸尖;花冠藍色或紫藍色,包被萼內,旗瓣長圓形,長7-10毫米,寬4-7毫米,先端鈍或凹,基部具胼胝體二枚,翼瓣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約與旗瓣等長,龍骨瓣中部以上變狹,形成長喙;子房無柄。

莢果短圓柱形,長約10毫米,苞被萼內,下垂緊貼於枝,禿淨無毛;種子10-15顆。花果期5月至翌年2月。

生長環境

產於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湖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荒地路旁及山谷草地,海拔70-1500米。分布到中南半島、南亞、太平洋諸島及朝鮮、日本等地區。

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稍有分枝,表面灰綠色,密被灰白色茸毛。單葉互生,葉片多皺縮捲曲,完整者線形或線狀披針形,暗綠色,下表面有柔毛,全緣。莢果長圓柱形,包於宿存花萼內,宿萼5裂,密被棕黃色或白色長毛;種子細小,腎形或心形而扁,成熟時棕色,有光澤。氣無,味淡。

藥理

(1)體外實驗具抗癌活性。

(2)農吉利甲素能抑制癌細胞DNA的生物合成與核酸代謝。

(3)農吉利甲素對動物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白血病L615、大鼠瓦克癌256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4)水煎劑對豚鼠離體腸肌有明顯的解痙作用。

(5)農吉利甲素對麻醉犬有顯著、持久的降壓作用。

(6)農吉利甲素對動物有較大的毒性作用:在消化道方面能使食慾明顯下降,糞便潛血試驗陽性;對肝臟有進行性聽見害,白蛋白合成能力下降,使肝細胞壞死,並抑制肝細胞的有絲分裂;有泌尿系方面,能在尿中查見紅、白血球及透明管型,腎小球、腎小管有不同程度損害,嚴重者有壞死現象。如用腹腔給藥,能引致小鼠排尿無力,體重下降。

[藥性]

苦、平。有毒。歸肝、胃、脾、大腸經。

[藥效]

敗毒抗癌、消腫解毒、消熱燥濕。

[藥用]

(1)敗毒抗癌,用於癌瘤積毒:

皮膚癌 農吉利適量 研末,高壓滅菌後,用生理鹽水調成糊狀。亦可取鮮品搗成糊狀,敷患處,日2次,直至瘡面癒合為止。

乳腺癌 鮮農吉利適量 搗爛,水凋與糊狀物塗於紗布,放瘡面上,置上陽極,以輕刺激為宜作離子透入,日1次,每次20~30分鐘,12次為1療程。間隔7天再進行第2療程。一般治療6個月,獲顯效。有效率達74%。

胃癌 農吉利30克,水煎3次分服。治療時間2~8個月,有效率60.5%。亦宜於肝癌。

食管癌 農吉利甲素注射液50毫克2毫升,肌肉注射,1日2次。能使症狀緩解,有效率70%。亦宜於直腸癌。

宮頸癌 農吉利甲素栓1粒,置於陰疲乏內,使與癌瘤組織直接接觸,每日換藥1次,另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含農吉利甲素50毫克,早、晚各1次,連續1~5個月。能使宮頸光滑,活檢癌細胞陰性。

白血病 農吉利、豬脾等分 烤乾研勻,裝入膠囊,每粒內含農吉利0.3克,每次3粒,日服3次,宜於急、慢性白血病。能使全身情況明顯好轉。

(2)消腫解毒,用於瘡腫極毒:

瘡癰癤腫 農吉利15克,紫花地丁、金銀花各9克 水煎服。另用鮮農吉利搗敷。

惡瘡腫毒 農吉利適量 研末,麻油調敷,亦可煎濃湯外洗。

熱毒下痢 農吉利、三顆針各15克 水煎分2次服。

農藥中毒 農吉利 研末,每服9克,開水送。亦宜於食物及野菌中毒。

(3)清熱燥濕,用於濕熱炎症:

濕熱黃疸 農吉利30克 水煎2次分服。

農吉利農吉利

氣管炎 農吉利60克 加水1000毫升,煎20分鐘後,去渣取汁,再以文火濃縮成400毫升,加糖適量,每服100毫升,早、晚2次,2日量,連續服用,多數3~4天后見效,有效率73.8%,經3個療程以上者有效率達90%以上,以對喘息型者療效更好。

[藥量]

煎劑:15~30克。

注射劑:(每毫升含甲素0.25毫克)肌注。

膠囊劑:(每粒含生藥0.3克)3~9粒。

散劑:9~15克。

外用:適量。

孕婦忌用。

[毒副反應]

農吉利粗製劑因濃度較低,無明顯副作用。農吉利甲素製劑有較大毒性,主要損害肝臟,還對胃腸道、泌尿道有刺激反應;亦可引起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