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那赫瑞布

辛那赫瑞布(Sennacherib),公元前704-前681年在位,是亞述帝國薩爾貢王朝的第2位國王,在亞述王表上排在第111位。其名字的意思為“月神為我補償兄弟們”。是亞述史上最著名的國王之一。

一簡介

辛那赫瑞布(Sennacherib),公元前704-前681年在位,是亞述帝國薩爾貢王朝的第2位國王,在亞述王表上排在第111位。其名字的意思為“月神為我補償兄弟們”。
辛那赫瑞布在做王太子時曾由欺負薩爾貢第二委以北方行省要職,就任國王后,與強敵多次激戰,表現出傑出的統帥才幹,成為亞述史上最著名的國王之一。

二事跡

辛那赫瑞布在位期間一共進行過八次戰役。
703年,辛那赫瑞布登上王位時,迦勒底部落的美羅達巴拉丹在埃蘭的幫助下動員巴比倫尼亞的阿拉美亞各部反叛亞述,自任為巴比倫之王。
第二年,辛那赫瑞布在巴比倫城東面的古城基什和東南的庫塔城擊敗埃蘭和迦勒底的聯軍,進入了巴比倫城,米羅達巴拉旦逃往海上。辛那赫瑞布把208,000俘虜遷往亞述,任命一個在尼尼微長大的巴比倫人為巴比倫的王。
3年後,米羅達巴拉丹又在巴比倫發動新的一輪叛亂,辛那赫瑞布再次出兵巴比倫,米羅達巴拉丹"象鳥一樣逃往大海中的沼澤地"。辛那赫瑞布另立長子阿淑爾那丁順為巴比倫之王。
亞述王位更替之機,帝國西部地區的也發生了反叛。在埃及的煽動下,猶太王希西家聯合腓尼基的西頓、腓利斯汀的阿什卡龍、埃克容起兵反對亞述。
4年(前701年),辛那赫瑞布揮師西進,首先攻克腓尼基首城西頓,西頓王逃往賽普勒斯。亞述王南下進入腓利斯汀北部地區,攻陷了雅法地區四城。埃及、阿什克龍、埃克容的聯軍在埃勒台凱與亞述軍隊相遇,敗績。亞述軍一路南下陷阿什克龍,叛王九族被押往亞述,前王之子被扶上王位;另一路在埃克容恢復了親亞述的國王。隨後,亞述王攻占了猶太重鎮拉吉什,並派軍隊圍攻耶路撒冷。希西家交出了30塔蘭特的黃金、800塔蘭特白銀以及妻妾、女兒和男女樂師使耶路撒冷城免於毀滅。然而根據《聖經》中記載,亞述軍隊這次西征也遇上麻煩:"他的營寨被天使蹂躪了。"希羅多德記載,亞述軍隊被"一群老鼠蹂躪了,這些老鼠咬斷了繩制的或皮製武器上的所有東西"。可能瘟疫襲擊亞述兵營,辛那赫瑞布將猶太置為行省的目的沒有達到。
辛那赫瑞布11年(前644年),因美羅達巴拉丹的餘部居在埃蘭的沿海,亞述王派出一支由敘利亞工匠建造的、腓尼基和賽普勒斯人駕駛的艦隊沿底格里斯河順流而下。在烏帕,艦隊被抬過陸地,由阿拉圖運河進入幼發拉底河裡。水、陸軍在幼發拉底河河口的巴波・薩里美提會師,乘船越過波斯灣,在埃蘭登入,征服了迦勒底人的避難點和一些埃蘭城。埃蘭國王哈魯舒的報復是侵入巴比倫尼亞,占據了西帕爾,俘虜了辛那赫瑞布的兒子阿淑爾那丁順,並把自己的追隨者扶上了巴比倫的王位。
前693年(12年),埃蘭王哈魯舒在奪位戰中被殺,亞述王乘機侵入埃蘭,搶掠34城鎮,因天氣寒冷,小勝收兵。
辛那赫瑞布14年(前691年),辛那赫瑞布率領亞述軍隊在底格里斯河邊的哈魯萊同埃蘭國王烏曼美那奴率領的埃蘭、巴比倫、阿拉美亞、迦勒底各部組成的聯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會戰。埃蘭軍一度沖亂了亞述軍隊的陣形,但辛那赫瑞布親自乘戰車指揮作戰,鼓舞了士氣,擊敗埃蘭軍隊。亞述方面的記載是消滅敵人15萬人,而巴比倫的編年紀記述了埃蘭人在"哈魯萊作戰並擊退了亞述人"。這次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大戰的結果是兩敗俱傷。
16年(前689年),辛那赫瑞布亞述王趁埃蘭王中風之機,在9月1日攻陷了巴比倫城。為了報復巴比倫出賣了自己的愛子,他大肆破壞了巴比倫城,把馬爾杜克神像掠到亞述。
由於辛那赫瑞布選中最小的愛子阿薩爾哈東為王太子,引起了其他兒子的不滿,部分貴族對他破壞巴比倫城也有不滿。公元前681年,辛那赫瑞布在尼尼微那布神廟中作禱告時,被他的兩個兒子殺死在神像前,在位共24年。

三貢獻


辛那赫瑞布和他的父親薩爾貢第二、兒子阿薩爾哈東、以及孫子阿淑爾巴尼帕是提格拉特帕拉沙爾第三改革後的亞述行省制大帝國的建設者和鞏固者,這一時期亞述成為近東世界最強盛的帝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