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墓

辛棄疾墓

辛棄疾墓在鉛山縣瓜山虎頭門陽原山腰。坐北朝南。立於紹定年間(1228—1233),其側驛路旁有稼軒先生神道金字碑。建國後,1959年辛棄疾墓被列為省重點保護文物。

基本信息

簡介

辛棄疾墓辛棄疾墓

原碑毀墓殘。清代辛棄疾後裔於墓前又立新碑,今亦斑駁陸離,字跡模糊,碑文上行是“皇清乾隆癸卯年季春月重修”。中間是“顯故考率公稼軒府君之墓”。下行是“廿五代玄玄孫囗囗霞溪囗囗囗凌湖囗東山辜染安北囗立”,據考,此為辛棄疾之仲子辛櫃之後裔所立。建國後,1959年辛棄疾墓被列為省重點保護文物。1971年和1981年又先後現金次修整。墓系麻石砌就,分四層,頂堆黃土,兩連圍以墳櫃。墓高2.5米,直徑2.5米,占51.5平方米。墓前有郭沫若題寫的對聯:“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墓主其人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南宋詞人。早年參加耿京領導的抗金義軍,為掌書記,後率師歸宋,歷任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安扶使。力主抗金,遭佞奸排斥,鬱憤歸陷,卜居上饒帶湖與鉛山瓢泉。晚年曾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終不得志,齎志而歿。他才華橫溢,填詞600餘首,今存詞集《稼軒長短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