轅

轅,讀音yuán,與猿同音,指車前駕牲畜的兩根直木;舊時指軍營、官署的外門,借指衙署。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轅
轅(轅)
⑴ㄩㄢˊ
⑵車前駕牲畜的兩根直木:~馬。車~。駕~。南~北轍。
⑶舊時指軍營、官署的外門,借指衙署:~門。行(x妌g)~。
⑷鄭碼:HEJR,U:8F95,GBK:D4AF
⑸筆畫數:14,筆順編號:152,112,125,135,34

漢字演變

轅

詳細註解


yuán
[名]
轅
⑴(形聲。從車,袁聲。本義:車轅子,車前駕牲口的直木)
⑵同本義[shaftsofacart]
轅,輈也。——《說文》。按,大車、柏車、羊車皆左右兩木,曰轅,其形直。一牛在轅間;田車、兵車、乘車皆居中。一木穹隆而上,曰輈,其形曲。
今夫大車之轅摯,謂轅卑也。——《考工記·輈人》
凡為轅,三其輪崇。——《周禮·考工記·車人》
令尹南轅返旆。——《左傳·宣公十二年》
⑶又如:轅軛(車前駕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車子)轅縛(指輅木。因其縛於轅上,故名)
⑷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時,於險阻處置車為屏藩,又仰兩車使轅對峙如門,稱轅門[outergate(ofacommander'soremperor'stemporaryresidence)formedbytwocarriages]
置旃以為轅門。——《穀梁傳·昭公八年》
設車宮轅門。——《周禮》
⑸又如:轅垣(官署)
⑹後指軍營之門或行館,即長官戰場司令部或官方的衙署[officeofmagistrate]
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淯水。——《三國演義》
城中有何新聞?撫軍在轅否?——沈浮《浮生六記》
⑺又如:轅門抄(清朝督撫官署抄寄屬下州、府、縣的公文或情報。後改為木板印刷)
⑻車[cart]。如:轅下(車下);轅轍(車跡);轅議(車夫的議論。泛指街談巷議)
⑼犁轅[shaftofaplough]。如:轅長(犁轅的長度)
⑽古地名[Yuanvillage]。在今山東省禹城市境內
⑾姓[surname]。春秋陳有轅濤塗

常用詞組

軒轅
xuānyuán複姓
轅騾
yuánluó
[thillmule]駕轅的騾子
轅馬
yuánmǎ
[shaft-horse]在四匹馬或更多馬拉的馬車中最靠近前輪的馬
轅門
yuánmén
[outergateofgovernmentofficial]古時軍營的門或官署的外門
漢譯英

【名】車前部駕牲畜的木桿。先秦時代是一根曲木,在車的中間;漢代以後多是兩根直木,在車前兩側:駕~、~馬、車~、~門
【名】古代指轅門;後也借指官署:行~
轅馬(yuánmǎ)【名】駕轅的馬
轅門(yuánmén)【名】古代軍營前用車轅交叉架成的門;後指軍營的門、官署的外門

拼音是yua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