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馬燈

金華上山文化遺址旁邊的村子裡,依舊流傳著鮮為人知的民間瑰寶——「輪馬燈」。
馬燈是一門紙紮藝術。馬燈舞起源的歷史背景說法很多,分布也很廣。舞馬燈,因文化背景不同又有不同的數量和陣法。以前在別的地方見過的馬燈舞都是人套在馬燈中間雙腳走出舞步跳出陣法的,但是浦江農村的卻是輪馬燈。舞燈時,人在馬燈後面推著這個小輪車,舞出不同的陣法等等,非常獨特和有趣。
輪馬燈在浦江全縣皆有分布。馬燈始於我國清朝時期,至今近百年歷史。馬燈的兩塊燈頭牌由村集體製作,每戶負責綁紮一匹馬,每逢喜慶佳節就自發演出。每年正月初十起燈,元宵後散燈。一興三年,隔三年再興。其工藝以竹扎紙糊、春節前染好12樣色紙,剪成細毛、內襯一層同色紙糊上馬身,按每色兩匹編隊,每匹馬扎在裝有一前一後兩個木輪的木架上,以便推動表演。
浦江輪馬燈已經被確定為金華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