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生殖技術

輔助生殖技術

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亦稱醫學助孕,是指利用現代醫學的最新成果用人工的手段代替自然生殖過程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技術。

概述

輔助生殖技術輔助生殖技術

輔助生殖技術是人類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的簡稱,此類技術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療不育夫婦以達到生育的目的,也是生育調節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Insemination,AI)、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精液冷凍、胚胎冷凍等技術。

試管嬰兒就是使用該技術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方法生育的嬰兒。世界首例試管嬰兒的誕生被譽為繼心臟移植成功後20世紀醫學界的又一奇蹟,激發了全球許多國家研究這一高新技術的熱潮。。

歷史

早在1785年,義大利生物學家斯帕扎尼(Abbe Lazarro Spallanzani),就對動物進行過人工授精。

“試驗外科學之父”英國醫生約翰-享特(John Hunter)進行了人類首例同源人工授精手術並獲得成功。

19世紀末,羅伯特-迪金森(Robert L. Dickinson)最早開展了異源人工授精試驗。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誕生。

1997年2月24日,英國《泰晤士報》披露了一條驚世駭俗的重大科技訊息:世界上第一隻通過無性繁殖培育的“克隆羊”7個月前就已經誕生了。

分類

核移植技術核移植技術

一、有性生殖

1、人工授精

(1)同源人工授精

(2)異源人工授精

2、體外受精

3、代孕母親

二、無性生殖克隆

主要技術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是指通過非性交方式將精液放入女性生殖道內,以達到受孕目的的一種技術。根據所選用精液來源不同,分為丈夫精液人工授精(artificialinseminationwithhusband’ssemen,AIH)和供精者精液人工授精(artificialinseminationwithdonor’ssemen,AID)。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

複製人複製人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又稱“第一代試管嬰兒”,是指分別將卵子與精子從人體內取出並在體外受精,發育成胚胎後,再移植回母體子宮內,以達到受孕目的的一種技術。

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

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ticsperminjection,ICSI)又稱“第二代試管嬰兒”,是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顯微受精技術,通過直接將精子注射入卵母細胞胞漿內,來達到助孕目的。

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

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PGD)又稱為“第三代試管嬰兒”,它是指從體外受精的8細胞期胚胎在移植前取1~2個細胞或者取卵細胞的第一極體在種植前進行基因分析,可用以鑑定胚胎性別,分析胚胎染色體,然後移植基因正常的胚胎,從而達到優生優育的目的。

倫理原則

有利於患者、知情同意、保護後代、社會公益、保密、嚴防商業化、倫理監督。監督其實施的生殖醫學倫理委員會應由醫學倫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生殖醫學等專家和民眾代表組成。

規範

2001年2月,衛生部公布《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該管理辦法自2001年8月1日起施行。

2003年3月,衛生部組織有關專家對原於2001年出台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及一系列相關檔案進行了修改。修改稿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了套用相關技術的機構設定標準、人員的資質要求和技術操作的技術規範,並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了技術實施中的倫理原則。

相關報導

2013年2月,衛生部表示,中國將暫緩審批新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全面清理現有審批情況,嚴查整治代孕、非法買賣卵子和網售促排卵藥物等現象。衛生部長陳竺指出,近年來少數地區準入把關不嚴,一些未取得資質的機構和個人,違法違規開展輔助生殖技術服務;一些非法機構在網路上隨意銷售促排卵藥物;個別醫務人員受利益驅使,參與違法違規活動,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一些地方還存在法規明令禁止的代孕和非法買賣卵子等現象,社會影響極為惡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