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包裝柔印設備

無齒輪直接驅動技術老式柔印機的印版滾筒、網紋輥的轉動是通過壓印滾筒的齒輪帶動印版滾筒的齒輪,印版滾筒的齒輪帶動網紋輥的齒輪,形成同步轉動。 衛星式柔印機的壓印滾筒採用雙層壁結構,有利於壓印滾筒的溫度控制。 2.無齒輪直接驅動技術老式柔印機的印版滾筒、網紋輥的轉動是通過壓印滾筒的齒輪帶動印版滾筒的齒輪,印版滾筒的齒輪帶動網紋輥的齒輪,形成同步轉動。

工作原理

新型柔性版材及薄版工藝、套筒式印版以及計算機直接製版技術、環保型UV油墨、高網線陶瓷網紋輥雷射雕刻技術、封閉式刮墨刀系統、無齒輪傳動技術、不停機換卷裝置和自動控制技術等相關技術的發展和套用,促進了柔印的快速發展。在機組式、層疊式和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中,機組式和衛星式是兩種最重要的機型。與機組式相比,衛星式柔印機具有更高的套印精度,且機器的結構剛性好,使用性能更穩定。

套筒式印版滾筒和網紋輥結構

整體式印版滾筒和網紋輥結構簡單,剛性好,適應範圍廣,但更換複雜。套筒式印版滾筒和網紋輥每個組件帶有氣動快速夾緊鬆開裝置,裝卸版容易,更換方便,被廣泛套用到柔印、凹印中,並會逐步取代傳統印版。
套筒式印版滾筒和網紋輥由芯軸、氣撐輥、套筒組成。更換印版滾筒或網紋輥時,只要打開印刷機組上的氣壓開關,壓縮空氣輸入到氣撐輥後,從氣撐輥的小孔中均勻排出,形成“空氣墊”,使套簡內徑擴大而膨脹,原來所使用的印版或網紋輥套簡會自動彈出,更換產品所需要的新印版或網紋輥套筒,並輕鬆而方便地在氣撐輥上滑動到所要求的位置。關上氣壓開關,印版滾筒和網紋輥就會固定好。當切斷壓縮空氣後,套筒會立即收縮,並與氣撐輥緊固成為一體。新型的柔印機,其印版滾筒(或網紋輥)的套筒周長和直徑可以變化,而芯軸尺寸不變,改變了以前套筒式印版滾筒和網紋輥,其周長和直徑變化超過一定範圍芯軸必須更換的問題。

無齒輪直接驅動技術

老式柔印機的印版滾筒、網紋輥的轉動是通過壓印滾筒的齒輪帶動印版滾筒的齒輪,印版滾筒的齒輪帶動網紋輥的齒輪,形成同步轉動。印刷品的重複長度取決於印版滾筒和印版滾筒的齒輪,而齒輪受到節距和模數的限制,因此,印刷品的重複周長與齒輪的節距相同。而新型柔印機的網紋輥的轉動是通過印版滾筒直接帶動的,解決了柔印機印刷產品重複長度受齒輪節距限制的問題。
由於採用無齒輪傳動,因此更換不同周長的印刷產品時,不需要更換齒輪。無齒輪衛星式柔印機更換一個機組上的柔性版滾筒和網紋輥僅需1分鐘時間。大大縮短了更換產品時換版筒和網紋輥所花費的時間。
當印刷產品套印不準,套準探頭通過PLC直接傳動馬達調整印版滾筒的縱、橫向會印位置,而不象凹版的縱向套準是通過輔助電機調整印版滾筒的。

封閉式雙刮刀空腔輸墨系統

採用兩輥式、正向刮刀式、反向刮刀式結構雖可實現定量供墨,但油墨經常性大面積直接暴露於大氣之中,使溶劑性油墨的溶劑揮發到周圍空氣中,造成油墨特性變化和環境污染問題;如使用水性油墨會產生氣泡,而影響印刷質量。
封閉式雙刮刀空腔輸墨系統由陶瓷網紋輥、兩把刮刀、密封條、儲墨容器、墨泵、輸墨軟管等部件組成。在全封閉系統中,刮刀、封條、襯墊、壓板均裝在一個空腔式支架上,用機械方式(或氣動式或液壓式)把它們推向陶瓷網紋輥,並施加一定壓力,再把輸墨管和回流管分別接到墨泵和儲墨容器上。該系統具有以下特點:定量供墨系統中採用反向刮刀結構,適合高速運轉,減少了溶劑性油墨中溶劑的揮發和環境污染問題;解決了水性油墨使用過程中伴隨出現的泡沫問題;排除了通常結構中採用的橡膠墨輥;該系統還可以與自動清洗系統快速對接,便於實現快速清洗,以減少換墨時間和停機時間。

不停機快速換卷裝置

壓輥裝置和斷帶裝置以氣動方式工作,採用氣電式張力測量和調節裝置確保張力恆定。目標接紙機構即使在最大紙卷直徑時仍能正常工作,因而保證了在最高印刷速度下的張力控制。為了保證承殛材料進入印刷部分的邊緣位置始終正確,印刷紙張或卡紙時,使用光電掃描頭或超音波感測器所構成的糾偏裝置;印刷塑膠薄膜或鋁箔時,還要配製電暈處理裝置,以提高薄膜表面著墨能力。
溫控式壓印滾筒和高功率烘乾/冷卻系統
衛星式柔印機的壓印滾筒採用雙層壁結構,有利於壓印滾筒的溫度控制。壓印滾筒的表面有一層鍍鎳保護層,鎳層的厚度為0.3mm左右。壓印滾筒安裝在滾柱軸承上,並配有水循環系統,以保持壓印滾筒外表面溫度的恆定,從而防止壓印滾筒受熱膨脹。印刷色間的烘乾裝置以及橋式烘乾裝置均採用雙迴路循環空氣,以減少對新鮮空氣的需求量,從而降低對加熱能源的消耗。

模組化、智慧型化控制系統

衛星式柔印機的控制管理系統大致有3種形式:以手動調節為主的快速調控系統、以自動調節為主的電子信息系統和以全自動調節為主的數位化控制系統。數位化控制系統7個小進電機來驅動印刷單元,利用PC/PLC技術,管理和監視印刷區,實現軸向和縱向的自動套準以及在停機時網紋輥低速轉動,並通過數據機為整個印刷機提供故障診斷。現代衛星式柔印機具有模組化自動作業系統、遠程遙控系統、機械手換輥系統、供墨及清洗系統、智慧型化傳動系統和定位系統、電子同步調節及計算機控制快進系統等功能

軟包裝柔印機的維修保養

日保

日保就是日常生產過程中所做的保養,它一般在每天交接班或停機換紙時進行。
1.機器表面的灰塵、乾墨要擦拭乾淨
柔印機在生產過程中,油墨難免從有網紋輥高速轉動的墨槽中甩出來,粘在印版上方的支撐架上,如果長時間不擦拭,待墨點乾燥後脫落到印版上,可能引起印版的損壞或印刷品上出現髒點。
生產車間內人員的頻繁走動,難免引起灰塵附著在機器的各零部件上,可視電眼處積塵太多,可引起檢測失靈,機器出現不必要的停機故障;糾偏二極體表面灰塵過多,可引起其不能正常糾偏,出現紙張來回擺的現象,從而引起後面色組的軸向套印不準。
2.清理網紋輥兩端的乾墨
網紋輥在墨槽中高速轉動轉移油墨的過程中,難免油墨在網紋輥的兩端乾固,附著,若不及時清理,則越積越多,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甩墨的現象,從而引起印刷品上出現髒點。
3.清理印版齒輪,壓印齒輪間的乾墨
如果網紋輥兩邊甩出的油墨乾固在齒輪間,則易引起齒輪不能正常嚙合,出現振動和壓力變小,從而影響印品質量。

周保

周保是指每周抽出半天在一批產品印製完成後對機器進行的保養。
1.徹底清洗網紋輥
網紋輥是柔印機的心臟。一批產品印完就要換單,產品不同,色序也就不同,網紋輥的線數也就不同。這批的某些網紋輥在下次可能就用不上了。若長時間不清洗,可能引起下列情況:——網穴被乾墨堵塞。經過簡單清洗的網紋輥上面還留有一部分乾墨,若不上機清洗則乾墨會在網穴中沉積下來,從而改變網紋輥的轉墨量,引起下次印刷顏色偏淺或糊版。——柔印產品的訂單一般是生產周期短、要貨急。若接到訂單後勿勿忙忙清洗網紋輥或上機後發現色相偏淺再去清洗,則會耽誤生產,甚至引起延期交貨。
2.清理滑道內的髒物,加入潤滑油
柔印機網紋輥與印版壓力的調試都是通過旋轉手柄改變滑塊在滑道中的位置而實現的。滑道內若有乾墨、灰塵及髒物,則會阻礙滑塊在滑道中的順暢滑動,印刷壓力的精確調試就無法實現。每次清理完滑道內的髒物,要隨及加注潤滑油,保證滑塊能自由來回滑動。
3、徹底清理整機
柔印機的電櫃是各種控制元件的所在地。灰塵及紙沫積存太多,會影響控制元件的靈敏性,還會引起保險絲的頻繁爆斷,從而引起生產過程中不必要的停機。

月保

月保是指即使在生產任務繁忙的情況下,也要抽出一天對機器進行保養。它除了包括周保的所有內容外,還應有以下部分。
1.檢查撐氣輥的性能是否良好
撐氣輥內的皮囊如果老化破裂或密封不嚴,在高速生產過程中則會出現上紙充氣後,撐氣輥還達不到應有的直徑大小,從而引起紙張在撐氣輥上向某一端移動,造成印刷區內套印不準或紙張打折。
2.檢查壓印滾筒是否劃傷
表面不鍍鉻的壓印滾筒很容易劃傷。若劃傷後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則會引起印刷品上出現來回移動的斑點,從而影響印刷品的質量。若出現很淺很短的劃傷,可用細砂紙在其表面輕輕打磨,可消除它對印刷質量的影響;若出現很深很長的劃傷要請專業人士進行修復。
3.檢查氣缸運動是否正常
氣缸運動正常與否直接關係到印刷壓力的調試。因為正常印刷時,兩端的氣缸同時充氣,引起支桿伸長,從而帶動網紋輥和印版實現合壓,進行油墨轉移。若網紋輥或印版兩端的氣缸在同一氣壓下支桿伸長度不同,則會引起很大的印刷疵病:網線糊版,實地出現墨槓
4.給各黃油孔加注黃油
印刷機的主電機在缺乏潤滑油的情況下會發出沉悶的聲響,加速其內部軸承的磨損;風機各電機在缺乏潤滑油的情況下,會發出尖銳的聲響,影響吹風效果,甚至引起風機過載的故障。加註標準是:打入新油,完全排出廢油。

年保

年保是最大規模、最徹底的保養,每年一次,它除了包括上述三種保養外,還應有以下內容。
1.徹底清洗刀架,墨槽。
可在一個大槽內加入足夠的清洗劑,兌入水調至一定的比例,把刀架、墨槽放入其中,浸泡一天后再用劈墨剷除去其上的乾墨及髒物。
2.更換已磨損的零部件。
卸下滾筒和網紋輥的離合壓結構,拆卸後放在汽油內用毛刷徹底清洗上面的廢油和鐵屑,並檢查是否磨損,更換已磨損的零部件。
3.加入潤滑油或更換潤滑油。
檢查各色組齒輪箱在承受印刷壓力的情況下,長期高速運轉造成的軸承和齒輪箱內部軸承的間隙,必要時更換軸承。檢查齒輪箱內部潤滑油位的高低,及時加入潤滑油或更換潤滑油。

軟包裝柔印機的技術發展

新型柔性版材及薄版工藝、套筒式印版以及計算機直接製版技術、環保型UV油墨、高網線陶瓷網紋輥雷射雕刻技術、封閉式刮墨刀系統、無齒輪傳動技術、不停機換卷裝置和自動控制技術等相關技術的發展和套用,促進了柔印的快速發展。在機組式、層疊式和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中,機組式和衛星式是兩種最重要的機型。與機組式相比,衛星式柔印機具有更高的套印精度,且機器的結構剛性好,使用性能更穩定。

1.套筒式印版滾筒和網紋輥結構

整體式印版滾筒和網紋輥結構簡單,剛性好,適應範圍廣,但更換複雜。套筒式印版滾筒和網紋輥每個組件帶有氣動快速夾緊鬆開裝置,裝卸版容易,更換方便,被廣泛套用到柔印、凹印中,並會逐步取代傳統印版。
套筒式印版滾筒和網紋輥由芯軸、氣撐輥、套筒組成。更換印版滾筒或網紋輥時,只要打開印刷機組上的氣壓開關,壓縮空氣輸入到氣撐輥後,從氣撐輥的小孔中均勻排出,形成“空氣墊”,使套簡內徑擴大而膨脹,原來所使用的印版或網紋輥套簡會自動彈出,更換產品所需要的新印版或網紋輥套筒,並輕鬆而方便地在氣撐輥上滑動到所要求的位置。關上氣壓開關,印版滾筒和網紋輥就會固定好。當切斷壓縮空氣後,套筒會立即收縮,並與氣撐輥緊固成為一體。新型的柔印機,其印版滾筒(或網紋輥)的套筒周長和直徑可以變化,而芯軸尺寸不變,改變了以前套筒式印版滾筒和網紋輥,其周長和直徑變化超過一定範圍芯軸必須更換的問題。

2.無齒輪直接驅動技術

老式柔印機的印版滾筒、網紋輥的轉動是通過壓印滾筒的齒輪帶動印版滾筒的齒輪,印版滾筒的齒輪帶動網紋輥的齒輪,形成同步轉動。印刷品的重複長度取決於印版滾筒和印版滾筒的齒輪,而齒輪受到節距和模數的限制,因此,印刷品的重複周長與齒輪的節距相同。而新型柔印機的網紋輥的轉動是通過印版滾筒直接帶動的,解決了柔印機印刷產品重複長度受齒輪節距限制的問題。
由於採用無齒輪傳動,因此更換不同周長的印刷產品時,不需要更換齒輪。無齒輪衛星式柔印機更換一個機組上的柔性版滾筒和網紋輥僅需1分鐘時間。大大縮短了更換產品時換版筒和網紋輥所花費的時間。
當印刷產品套印不準,套準探頭通過PLC直接傳動馬達調整印版滾筒的縱、橫向會印位置,而不象凹版的縱向套準是通過輔助電機調整印版滾筒的。

3.封閉式雙刮刀空腔輸墨系統

採用兩輥式、正向刮刀式、反向刮刀式結構雖可實現定量供墨,但油墨經常性大面積直接暴露於大氣之中,使溶劑性油墨的溶劑揮發到周圍空氣中,造成油墨特性變化和環境污染問題;如使用水性油墨會產生氣泡,而影響印刷質量。
封閉式雙刮刀空腔輸墨系統由陶瓷網紋輥、兩把刮刀、密封條、儲墨容器、墨泵、輸墨軟管等部件組成。在全封閉系統中,刮刀、封條、襯墊、壓板均裝在一個空腔式支架上,用機械方式(或氣動式或液壓式)把它們推向陶瓷網紋輥,並施加一定壓力,再把輸墨管和回流管分別接到墨泵和儲墨容器上。該系統具有以下特點:定量供墨系統中採用反向刮刀結構,適合高速運轉,減少了溶劑性油墨中溶劑的揮發和環境污染問題;解決了水性油墨使用過程中伴隨出現的泡沫問題;排除了通常結構中採用的橡膠墨輥;該系統還可以與自動清洗系統快速對接,便於實現快速清洗,以減少換墨時間和停機時間。

4.不停機快速換卷裝置

壓輥裝置和斷帶裝置以氣動方式工作,採用氣電式張力測量和調節裝置確保張力恆定。目標接紙機構即使在最大紙卷直徑時仍能正常工作,因而保證了在最高印刷速度下的張力控制。為了保證承殛材料進入印刷部分的邊緣位置始終正確,印刷紙張或卡紙時,使用光電掃描頭或超音波感測器所構成的糾偏裝置;印刷塑膠薄膜或鋁箔時,還要配製電暈處理裝置,以提高薄膜表面著墨能力。

5.溫控式壓印滾筒和高功率烘乾/冷卻系統

衛星式柔印機的壓印滾筒採用雙層壁結構,有利於壓印滾筒的溫度控制。壓印滾筒的表面有一層鍍鎳保護層,鎳層的厚度為0.3mm左右。壓印滾筒安裝在滾柱軸承上,並配有水循環系統,以保持壓印滾筒外表面溫度的恆定,從而防止壓印滾筒受熱膨脹。印刷色間的烘乾裝置以及橋式烘乾裝置均採用雙迴路循環空氣,以減少對新鮮空氣的需求量,從而降低對加熱能源的消耗。

6.模組化、智慧型化控制系統

衛星式柔印機的控制管理系統大致有3種形式:以手動調節為主的快速調控系統、以自動調節為主的電子信息系統和以全自動調節為主的數位化控制系統。數位化控制系統7個小進電機來驅動印刷單元,利用PC/PLC技術,管理和監視印刷區,實現軸向和縱向的自動套準以及在停機時網紋輥低速轉動,並通過數據機為整個印刷機提供故障診斷。現代衛星式柔印機具有模組化自動作業系統、遠程遙控系統、機械手換輥系統、供墨及清洗系統、智慧型化傳動系統和定位系統、電子同步調節及計算機控制快進系統等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