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宴

軍宴【作者】夏完淳

作品信息

【名稱】軍宴

【年代】明

【作者】夏完淳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軍宴

十萬艨艟偃翠微①,風雷黃石問兵機②。

月寒壁壘侵金柝③,風入旌旗動鐵衣④。

自愧青藜陪客座⑤,幸從細柳識軍威⑥。

轅門鼓角寒霄醉⑦,帳下南塘夜獵歸⑧。

作品注釋

①艨艟句:艨艟,戰船。翠微,青綠的山氣。

②風雷句:風雷,大風大雷,象徵戰雲密布,戰爭一觸即發的氣氛。黃石問兵機,張良游下邳圮(橋)上,一老夫授以太公兵法,自稱黃石,見《史記·留侯世家》。

③金柝:柝(音tuo),即刁斗,軍中使用的銅器,鍋形,三足,一柄,白天用以燒煮,晚上用以打更。

④鐵衣:鎧甲。

⑤青藜:杖,這裡借指老一輩的人。

⑥細柳:細柳,漢文帝時,周亞夫在細柳地方設營屯兵,防備匈奴,這裡借指邊營。

⑦轅門:指營門。

⑧帳下:軍帳下面,這裡指部下戰士。

全文翻譯

蒼翠的山色襯托著大隊戰船,一字排開。

戰雲密布,人們在講究兵法,商量作戰安排。

月光冷冷地灑遍營壘,連刁斗也帶上寒氣;

大風唿喇喇拍打軍旗,吹動戰士的鎧甲。

我這後生在前輩中謹陪末座,自覺非常慚愧,

也感到幸運,從前敵兵營里,見識壯盛的軍威。

在嚴寒的夜裡酣飲,聽到營門外鼓角聲聲,

原來是軍中南塘夜獵的戰士勝利歸來。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投軍抗清以後不久所寫,他以小輩的身份參加軍中筵宴,充滿了自豪感和對於軍伍生活的喜悅之情。

作者簡介

夏完淳,明朝松江華亭(今松江)人,字存古。父親夏允彝是江南名士,曾組織“幾社”砥礪名節,指摘朝政,頗有人望。他從小受父親的薰陶,而且天資過人,八歲能作詩文,十二歲便已博及群書,關心國家大事。當清兵占領南京、繼續南侵的時候,他便跟父親參加抗清運動,那年他才十四歲。但是不幸兵敗,他的父親投水自殺。他又和老師陳子龍、岳父錢枬幫助吳易在太湖起義,不久又遭失敗,吳易、子龍先後殉國,他只得暫時隱居。後來他又和浙東的魯王政權取得聯繫,被遙授為中書舍人,因事泄被捕,解往南京,和岳父錢枬一同遇害,死時才十七歲。遺有《玉樊堂集》、《南冠草》、《內史集》等著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