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草[中藥]

車前草[中藥]
車前草[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車前草,中藥名。為車前科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乾燥或新鮮全草。

入藥部位

全草入藥。

性 味

味甘,性寒。

歸 經

歸肝、腎、膀胱經。

功 效

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

主 治

用於水腫尿少,熱淋澀痛,暑濕瀉痢,痰熱咳嗽,吐血衄血,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9~30g;鮮品30~60g,煎服或搗汁服。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患處。

禁 忌

腎虛不固滑精者禁用。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切段,曬乾。

生理特性

生長在山野、路旁、花圃、河邊等地。根莖短縮肥厚,密生須狀根。葉全部根生,葉片平滑,廣卵形,邊緣波狀,間有不明顯鈍齒,主脈五條,向葉背凸起,成肋狀伸入葉柄,葉片常與葉柄等長。春夏秋株身中央抽生穗狀花序,花小,花冠不顯著。結橢圓形蒴果,頂端宿存花柱,熟時蓋裂,撒出種子。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瀉的功效。不僅可藥用,還可食用。

產 地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相關論述

1、《別錄》:金瘡,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煩下氣,除小蟲。

2、《本草綱目》:王旻《山居錄》,有種車前剪苗食法,則昔人常以為蔬矣。今野人猶採食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