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燕燕輕盈

踏莎行·燕燕輕盈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踏莎行·燕燕輕盈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
分明又向華胥見。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
離魂暗逐郎行遠。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作者】:姜夔朝代】:北宋體裁】:
格律】:○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
⊙⊙⊙○,○○⊙▲
分明又向華胥見。
⊙○●●○○▲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
●●○○,●○○▲
離魂暗逐郎行遠。
⊙○●●○○▲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

【注釋】:

①別後書辭:是指情人寄來的書信,檢閱猶新
②別時針線:是指情人為自己所做衣服,仍有遺香。

【背景】:

白石二十多歲時,在合肥有過一段情緣,後來分手了,但白石對舊日情人始終戀戀不忘,這成為他心靈深處永遠的悲哀和傷痛。所謂時間能沖淡一切的說法並不適用於至情至性之人,余於白石尤然。從此詞看,白石所戀似是姊妹二人,句中出現“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可證。其他詞中也出現過“大喬小喬”,“桃根桃葉”二人連用的典故,亦可為證。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元旦,姜夔從第二故鄉漢陽(宋時沔州)東去湖州途中抵金陵時,夢見了往日的情人,寫下此詞。

【賞析】:

上片寫夢,哀怨之極。這首詞一開始即借“鶯鶯燕燕”字面稱往日的情人,從稱呼中流露出一種卿卿我我的纏綿情意。這裡還有第二重含義,即比喻其人體態“輕盈”如燕,聲音“嬌軟”如鶯。這“燕燕輕盈,鶯鶯嬌軟”本以為是現實中的旖旎風光,讀下句方知乃是詞人夢中所見的情境。
夜有所夢,乃是日有所思的緣故。以下又通過夢中情人的自述,體貼對方的相思之情。她含情脈脈道:在這迢迢春夜中,“薄情”人啊,你知道我綿綿無盡的相思之苦嗎?言下大有“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的意味。“染”字用得精妙。
過片寫別後睹物思人,舊情難忘。二句雖僅寫出物件,而不直接言情,然讀來皆情至之語這是托物言情的妙處。緊接著承上片夢見事,進一層寫伊人之情。“離魂暗逐郎行遠”,“郎行”即“郎邊”,當時熟語,說她甚至連魂魄也脫離軀體,追逐我來到遠方。然而魂魄飛越千山萬水,尋覓情郎的結果卻是“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末二句寫作者夢醒後深情想像情人魂魄歸去的情景:在一片明月光下,淮南千山是如此清冷,她就這樣獨自歸去無人照管。一種惜玉憐香之情,一種深切的慚愧負疚之感,洋溢於字裡行間,感人至深。
評析】:
這首詞緊扣感夢之主題,以夢見情人開端,又以情人夢魂歸去收尾,意象渾成,境界空靈清遠。詞的後半部分,尤見幽邃清冷。白石的情詞不惟寫自己的相思寂寞之苦,而且照應雙方,多從對方著眼,為對方設身處地地著想,亦可見白石之至情至性。
輕盈如燕、軟語如鶯的合肥女郎,是白石一生無時或忘的心頭人,曾再三形諸吟詠。此番泊舟金陵、新春伊始,他首先夢到的又是她。夢中的她,自是嬌嗔滿面,細訴相思,夢後的他,自是重展她的書信,重撫她的針線,這些,還都是題中應有之義,算不得奇筆。
奇的是,情痴的他,竟生出了這樣的痴想,明明是他的夢遇,他卻偏說是她的魂兒遠來相會。更離奇的一筆是,他還擔憂著那魂兒的獨自歸去,責備自己未能一路相送。然而,離奇則離奇矣,詞人卻也給我們展開了一幅清奇至絕的圖畫,在皓潔而清冷的月光下,在淮南千山峭冷的陰影中,一個單薄如剪影、晶瑩如冰雪的離魂倩女,正寒瑟瑟,孤零地,跋涉於猶如冥界的長夜……
話外音】:
王國維說:“白石之詞,余所最愛者,亦僅二語,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人間詞話》刪稿)可見評價之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