踅子

“踅子”,其實指的是“百褶裙”,這種裙子在我國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

基本信息

概述

裙子,是婦女們愛穿的夏季服裝。邯鄲人過去把裙子稱為“踅(xue音穴)子”,這種叫法現在城市中聽不到了,但農村的一些老年人偶爾還這樣說。
《西京雜記》載:
西漢成帝時,趙飛燕被立為皇后。有一次,她穿了一條雲英紫裙,與皇帝同游太液池,正當她在鼓樂聲中翩翩起舞的時候,忽然大風驟起,她好像燕子一樣被風吹了起來。成帝慌忙命侍從拉住她的裙子,飛燕得救了,但裙子卻被拉成許多縐紋。漢成帝一看,有縐紋的裙子比原來沒有縐紋時更美。於是,宮女們以後穿的裙子都喜歡摺疊成許多縐紋摺痕,並把這種裙子稱為“留仙裙”。現代叫作“百褶裙”,因“百褶裙”的折縐都是很規律地向一個方向打折,盤鏇一圈踅去又踅回,穿在身上跟著人身體來回踅鏇,故邯鄲人形象地稱其為“踅子”。

相關條目

辭彙 語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