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虎泉

跑虎泉

虎跑泉,在浙江杭州市西南大慈山白鶴峰下慧禪寺(俗稱虎跑寺)側院內,距市區約5公里。 這虎跑泉的來歷,還有一個饒有興味的神話傳說呢。相傳,唐元和十四年(819)高僧寰 中(亦名性空)來此,喜歡這裡風景靈秀,便住了下來。後來。因為附近沒有水源,他準備遷往別處。一夜忽然夢見神人告訴他說:“南嶽有一童子泉,當遣二虎將其搬到這裡來。”第二天,他果然看見二虎跑(刨)地作地穴,清澈的泉水隨即湧出,故名為虎跑泉。張以寧在題泉聯中,亦給虎跑泉蒙上一層宗教與神密的色彩。

簡介

跑虎泉跑虎泉

虎跑泉是怎么來的呢?據說在很久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哥叫大虎,弟弟叫二虎。弟兄倆力大過人,一棵小樹,兩手一提,可連根拔掉。他倆好打抱不平,經常給百姓謀利益。大虎、二虎,遍游九州,四海為家。

有一年,弟兄倆來到杭州,見此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就不想離開了。大虎說:“咱倆在此住下吧,你看怎樣?”二虎說,“能住在這兒,太好了。只恨沒有個落腳的地方。”大虎和二虎來到一座小山坳。這裡住著十幾戶人家,靠山腳處有個破舊的小寺院。兄弟二人走了好長的路,身體乏得很,實在想歇歇。可巧,有個老和尚,正好出門。兄弟倆說明來意,老和尚上下打量大虎、二虎,看他們也是受苦人,就對他們說:“此處吃水難,要翻過幾座山,穿越幾道嶺,才能找到水吃。寺院裡原來的和尚很多,因吃水難都跑光了。我年輕時,挑水還行,現在不中用了。”兄弟倆聽後就說:“吃水我們倆包了,只要您收下我們。”老和尚打心眼裡高興,當下收留了兄弟工人。

從此以後,老和尚再也不愁沒水吃了。村裡的百姓沒水了,也到寺院裡來舀,因此,村里人都很喜歡大虎和二虎。

有一年夏天,天熱得出奇,久旱無雨。整個山嶺一片枯萎,樹枯了,草蔫了,小溪也乾涸了。山村百姓急得團團轉,老和尚也愁眉苦臉,大虎、二虎心裡非常著急。—天,兄弟倆想起流浪時到過的南嶽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將此泉移到杭州來,該有多好呵!

兄弟倆商定,一定要把“童子泉”移來,讓百姓常年有水吃。於是,大虎、二虎告別了老和尚,上路了。

一路上,大虎、二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兄弟倆也不知道翻過了多少座山,渡過了多少條河,衣裳掛破了,靴子磨穿了,他倆仍然不停的走。兄弟二人深信:山高必有客行路,河深自有渡船人,只要有恆心和毅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越不過的高山。一日,兄弟倆終於來到了南嶽衡山角下,當他倆聽到“童子泉”丁冬的泉水聲時已昏倒在地了。突然間,狂風大作,暴雨傾盆。一會兒,風停雨過,霞光萬道。大虎、二虎醒來,只見眼前站著—個頭梳雙髻的小伢兒,右手輕輕地揮動—根柳技,正朝他倆笑哩。原來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倆人連忙躍起身,懇求小仙人把這“童子泉”搬到杭州。小伢兒說:“想要搬動童子泉,需要世上最有毅力的人,你們是嗎?”兄弟倆答道,“我們來到童子泉,經過了千山萬水。歷盡了千辛萬苦,還不是世上最有毅力的人么?”小伢兒又說:“要移動童子泉,還需你們變成拔得起山泉的老虎才行,你們願意不?”哥兒倆答道:“只要山坳里的窮百姓有水喝,我們願意。”言罷,只見小伢兒用柳枝一拂,水滴灑在大虎、二虎身上。霎時間,兄弟二人變成兩隻斑斕猛虎。小伢兒躍上虎背,老虎仰天長嘯一聲,帶著“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

老和尚和村中老百姓夜間作了一夢,夢見大虎、二虎變成兩隻猛虎,把南嶽衡山“童子泉”移來,天明就有泉水。天一亮,百姓們一傳十,十傳百,都說大虎、二虎要來。百姓和老和尚都走出家門相望。此時,霞光萬朵,彩雲飄飄,兩隻猛虎閃電般的從空中降落。老虎來到寺院旁的竹園前,前爪“叭叭叭”地刨起土來。不一會兒,就刨了一個坑。小伢兒手拿著柳枝一揚,猛虎長嘯,騰空而起。一時,風響樹晃,飛砂走石,天昏地暗。頃刻間,大雨下個不停。待到風停雨住後,一股清泉從老虎刨過的地方“咕嘟咕嘟”往上涌。老和尚和百姓們樂得合不上嘴,但他們也深知:這是大虎、二虎兄弟倆給他們帶來的泉水。為了紀念大虎、二虎,他們給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因不順口,後來就叫“虎跑泉”,意思是老虎跑到這兒刨的泉水。

俗話說,自古名茶伴名泉,好茶還須好水泡。虎跑泉水泡龍井茶,色香味絕佳,真可謂杭州雙絕。不信,請君嘗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