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客

趴客

““趴街”也譯作“仆街”,指人們全身直挺挺地趴在各種不同的物體上,並拍下這個姿勢再把照片傳到網上。熱衷於“趴街”的人被稱為“趴客”。西方人喜歡聚會,經常組織一些集體活動,由此產生了轟趴。“轟趴”,源於英文詞組“Home Party”,本意是家庭聚會,即把參與者都“轟”到趴下的聚會,現在的“轟趴”已經引申為自己人的隨性小派對。“趴”下的人們有的是為找樂,有的是為挑戰,還有的則是想“身體力行”地表達點什麼。

基本信息

定義

臉部朝下,全身繃直,靠腹部支撐,俯趴在任何一個你可以到達的地方:鬧市街頭、城鐵車站公園、景區,甚至路邊的垃圾桶上……然後,再把這些照片“曬”到網上——“趴街”(planking),這個有些怪異的遊戲正在全球範圍內流行。
趴客是趴街遊戲的直接參與者。澳大利亞人將5月25日設定成年度“趴街日”(plankingday),以吸引新趴客,鼓勵團體趴街活動。
“趴”下的人們有的是為找樂,有的是為挑戰,還有的則是想“身體力行”地表達點什麼。

起源

趴客趴客
趴客源於“轟趴”。西方人喜歡聚會,經常組織一些集體活動,由此產生了轟趴。
“轟趴”,源於英文詞組“HomeParty”,本意是家庭聚會,即把參與者都“轟”到趴下的聚會,現在的“轟趴”已經引申為自己人的隨性小派對。過去人們通常是苦於無處可去、無處消遣才不得不“轟趴”;而如今的“轟趴”則是一種返璞歸真的選擇,當外面的世界逐漸變得喧囂,很多人開始把派對搬回家,選擇心靈的自由和寧靜。“轟趴”於他們而言不僅僅是一種玩樂方式,更是一種生活狀態。

趴主

趴客趴客
所謂趴主,顧名思義就是每次轟趴的組織者,成為趴主的人不但要有很好的人緣和極強的號召力,同時還得是緊隨時尚的享樂潮人。在有了一個初步的構想之後,趴主需要進一步確定轟趴的主題,統計趴客的人數,然後布置場地、策劃遊戲……如果你確定並不具備做趴主的條件,至少應該成為一位優秀的趴客——懂得活躍氣氛。一場High趴,由你點燃氣氛,帶領大家很快地“趴”進來

流行

拿大博蒙特的“趨綠趴街”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拿大博蒙特的“趨綠趴街”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澳大利亞是目前“趴街”最為火爆的國家之一,Facebook上“澳大利亞趴街主頁”已經吸引了數萬“冬粉”,當地的一些知名人士,包括電視台主持人也加入了這個新風潮。
在社交網站Facebook上,一組英超球隊曼城的球星們在更衣室的“趴街”照和視頻引發了冬粉的轟動。
中國內地網路上最具知名度的“趴客”是來自台灣的兩名“仆街少女”。
中國國內已經出現了嘗試這個遊戲的“趴客”。

注意

趴客們追求刺激挑戰,有意選擇各種高難度的地點和姿勢來完成自己的拍攝,令危險係數也隨之增加。
2011年5月,澳大利亞20歲的“趴客”比勒回到家後,試圖在位於7樓的自家陽台圍欄上“趴街”,卻不慎墜樓,搶救無效,當場死亡。當地警方警告稱,在道路或交通工具上“趴街”不僅是非常危險的,而且也是違法行為,極端的案例還可能遭到罰款甚至被判監禁。
“仆街少女”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向加入的網友們提出了“趴街”三大原則:不干擾到別人、不傷害自己、不破壞公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