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尼來

趙尼來

趙尼來(1940-2009),出生於緬甸佤邦王冷區來地亞鄉左仲村,原緬甸佤邦聯合黨總書記、佤邦政府名譽主席、原佤邦政協主席,於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一日組建了佤邦政府,是緬甸佤邦聯合黨和佤聯軍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基本信息

聯合黨軍

簡介

聯合黨軍是1989年4月從緬共中部軍兵變後分離出來的,原名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1989年11月改名為佤邦聯合黨。該黨領導的武裝稱“佤邦聯合軍”簡稱“佤聯軍”。

佤聯軍控制區分南、北2部份。北部與中國接壤,面積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南部與泰國和寮國相鄰,面積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22萬。佤聯軍現已發展到3.5萬人,是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

領導人

現黨總書記趙尼萊,副總書記肖明亮、鮑有義。佤聯軍總司令鮑有祥,副總司令李自如、布萊康。總部設在幫康(原名邦桑)。南部指揮機關“行政事務管理部”設在萊三哨。部長魏學剛(兼南部軍區司令),書記鮑有義(兼南部軍區政委)。

佤邦政府

根據經濟建設發展形勢的需要,於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一日組建了佤邦政府。它擔負著對內部政權事務的領導和對外的政務聯繫的任務。

名譽主席:趙尼來

主 席:鮑有祥

副 主 席:李自如、趙明、肖明亮

邦務委員有:布來康、岩倫、趙文光、鮑有義、三木魯、趙忠丹、張月祥、陳龍生、趙三里、崩丁、李祖烈、亞庫。

佤邦的領導作用:佤邦力圖在發揮黨的核心領導作用。

趙尼來 趙尼來

“起義”不久,由趙尼來、李自如等人提出了“民主、自由、平等、統一”的口號。與政府和談成功後,就抓住有利時機,於1991年1月18日,召開了佤邦聯合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上,正式確定了佤邦聯合黨的政治路線和方針。其政治方針的定位概括為幾個口號:“一手高舉和平民主的旗幟”、“一手高舉武裝自衛的旗幟”;在“和平的條件下”,“以軍事實力為後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最終實現自治和大佤邦的戰略構想”。總司令鮑友祥在一次接受採訪時,提出了“變封閉的佤邦為開放的佤邦”的主張。同時,在一批“知識青年”的手中,出台了“佤邦10年經濟發展規劃”,描繪出了一幅前景藍圖。這些,是何等的獨具匠心。

這些方針、路線,對於佤邦的政治定位,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這樣就與那些山頭草寇、狹隘利益集團的本質不同。

地理位置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是緬甸聯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北面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約在北緯22º—23º,東經98º—100º間,東北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耿馬縣、滄源縣,思茅地區的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州的勐海縣接壤。北面與緬甸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面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西面至緬甸第二條大江—薩爾溫江(怒江),與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萬。南面地區與泰國接壤,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萬。佤邦的領導人絕大多數是漢族。

佤邦歷史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的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67年以前的幾千年。是佤邦漫長的歷史階段。這段歷史是原始社會末期,封建社會初期的變革階段。鬼神支配著人們的思想,世襲的山官、頭人統治整個社會,其表現形式是部落制度。整個佤邦分為大大小小几十個部落(佤語叫“恩”)。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由於外來武裝勢力的干預,佤邦境內出現了布來吳、岩帥、永和、岩小石、扎跌等部落武裝組織(稱自衛隊)。這些武裝組織和部落之間互相殘殺械鬥,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第二階段

(1967—1989年):在部落混戰、各族民眾處於暗無天日的危難時刻,佤邦許多有識志士勇敢地站出出來。他們認識到,要拯救處於水火之中的人民,必須推翻反動的部落制度。必須組織革命的武裝力量,以實現佤邦的統一和和解。

1966年6月,以鮑有祥、鮑三板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昆馬游擊隊。

1967年5月,岩肯、岩克龍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岩城游擊隊。

1968年,以魯興國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戶雙游擊隊。

1969年2月以趙尼來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紹帕游擊隊。

這些游擊隊的出現,鼓舞了人民求解放的願望,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人民民眾積極參軍參戰、傳遞情報,隊伍發展迅速。但這些游擊隊組織都是自發的、分散的。對統一佤邦、解放佤邦很有局限性。各游擊隊領導人不謀而合地意識到:必須統一組織、統一領導、統一指揮。趙尼來、鮑有祥、魯興國、岩肯等領導人加強了聯絡,經過很多曲折,找到了緬甸共產黨。以誠懇的態度請緬甸共產黨來領導遊擊隊鬧革命。

1969年三月,緬共代表來到紹帕、戶雙,7月到昆馬、岩城。緬共代表與游擊隊領導經反覆協商,密切合作,對各游擊隊進行了整編。以戶雙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緬甸人民軍東北軍區4048營,以紹帕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4049營,以昆馬游擊隊的基礎,成立了502營,以岩誠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501營。

趙尼來 趙尼來

部隊成立後,組成了江東指揮部。指揮部成員有:周昆系、郭志明、楊福康、魯興國、郭志、趙尼來、鮑有祥等人。指揮部成立後,70年4月30日解放了勐冒(新地方)、隨後解放了營盤、邦腰、金廠等地。根據東北軍區的命令,4048、4049部隊到外區域作戰,501、502部隊留佤邦地區作戰。

1971年11月,佤邦的部隊和民兵民眾參加了滾弄戰役。

1972年3月,緬共東北軍區總部遷到勐冒,進駐佤邦的部隊有4045、4046、4047、3035、炮營等。本年底,佤邦境內大都獲解放,北佤南佤實現了統一。1973年解放了勐波地區,孟延地區的大部分及勐寧等地區。1973年4月,東北軍區總部遷到邦康,1978年7月中央總部也遷到邦桑,直到1989年4月16日。

緬甸共產黨在佤邦地區20年,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以階級鬥爭為綱;以農民為基礎;以軍事為中心;以農村包圍城市、贏得戰爭、奪取政權為方針路線,解放了佤邦、統一了佤邦,使佤邦人民擺脫了部落統治的桎梏與枷鎖,佤邦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20年來,緬共除以上部隊編號外,還先後組建了2旅、5旅、8旅、683旅、685旅、768旅、859旅、12旅、6旅、7旅、48師、68師等部隊編號。在地方,還廣泛地成立了民兵,各縣成立了縣大隊。武裝力量形成了民兵、地方軍、主力軍三結合體制。

在地方政權方面,組建了北佤縣、南佤縣、景北縣、邦傘特區。

緬共在佤邦20年,為佤邦辦了20多所學校、5個醫院,動員民眾修了乾季公路300公里,搞了部分開田挖溝等農田水利工作。

1985年9月9日,緬共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趙明同志,被選為中央委員。趙尼來、鮑有祥、李自如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緬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後,內部發生了許多問題:根據地越來越小,階級鬥爭越搞越激烈,中央主要領導年齡老化,思想僵化,教條主義十分頑固。大民族主義、宗派主義日趨明顯,幹部中培置親信,拉幫結夥。連年戰爭,民眾生活逐年下降,部隊供給短缺……對此形勢,當時許多中下層幹部提了許多改進意見,但緬共主要領導聽不進,還加上“反黨”帽子。在這種情況下,3月11日,原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彭家聲在果敢宣布脫離緬共領導,成立了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

在對待和處理果敢問題上,緬共內部有兩種主張:一是和平解決,二是軍事鎮壓。主張軍事鎮壓的占了上風。他們組織了指揮部,命令當時任北佤縣縣長、12旅旅長的趙尼來和當時任中部軍區副司令員的鮑有祥,率部隊前往鎮壓。他們倆人都是主張和平解決的幹部。在這即將發生兄弟互相殘殺的危急時刻,趙尼來、鮑有祥左右為難,一邊是上級領導,不執行軍令不行;一邊是20多年同一戰壕的戰友,不忍心互相殘殺。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他們最後決定:脫離緬共領導。這就是震驚內外的《4.17》事件。

第三階段

和平建設時期(1989—1999年):

1989年4月17日,佤邦舉義旗,脫離了緬共錯誤領導,組建了佤邦聯合黨、佤邦聯合軍。5月18日和政府對話,達成停戰協定。4月17日是佤邦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從此佤邦進入了和平建設的新時期。

1989年8月,鮑友祥、趙尼來終於與緬政府談判成功。緬甸政府將其建為“撣邦第二特區”。政府人員編制200人,“邊防警察”1500人。

聰明的佤族人對於這個“區”字進行了十分認真的研究。緬甸的“邦”、“省”是國家的二級行政機構,特別是“邦”的行政區域,不僅與“省”平行,而且法律上有“自治”之意。而“特區”,僅是“邦”、“省”下面的行政單位,是由邦、省管轄的。因此,這批佤族的中年漢子們,在任何場合都不承認自己是什麼“特區”,統稱自己為“佤邦”。其中的“邦”字既有“自治”的意思,又有與省平級的含義。所以,佤邦的“邦”字,應該說,有著十分豐富的內涵。

佤邦,實際上是一個黨、政、軍合一的組織。重要的是黨和軍隊的系統。一般是黨和軍隊兩線,軍隊系統更加獨立,黨的系統中的重要職位,也由軍隊中的主要領導人擔任。例如財經部長、統戰部長。

佤邦聯合黨的機構—機制設定,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作法。黨的最高領導人是“總書記”,並相應設有“副總書記”二人,由趙明、肖明亮擔任。下面是“政治局常委”,有5人組成:趙尼來、鮑友祥、李自如、趙明和肖明亮;“政治局”由7人組成:趙尼來、鮑友祥、李自如、趙明、肖明亮、趙文光(417師師長)、周昆系;中央委員由15人組成,由各部的部長及師長、軍區司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