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了棒

丟了棒

丟了棒,中藥名。為大戟科白桐樹屬植物白桐樹的根或葉。秋季采,洗淨曬乾。葉可鮮用。

入藥部位

植物的根,葉。

性 味

味辛、微苦,性平。

歸 經

歸脾、腎經。

功 效

祛風除濕,消腫止痛。

主 治

根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跌打腫痛,腳氣水腫。

葉外用治燒、燙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9~18克,鮮品15~30克。外用:適量。

禁 忌

孕婦忌服。

炮製方法

洗淨、哂乾。

生理特性

大灌木,高1~3米。幼枝被柔毛,有明顯皮孔。髓部發達。葉紙質,闊卯形或卵狀矩圓形,長9~20厘米,寬6~13厘米,兩面有疏毛,老時近無毛,邊緣有不整齊粗鋸齒或圓齒或波狀;葉柄長,頂端有2 枚腺體。花單性異株,總狀花序下垂或直立,密被黃褐色絨毛。蒴果球形,被毛,有棱,成熟時紅色並開裂。

產 地

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中藥材(七)

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中國最早的一部中藥學專著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政府頒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