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滅吳

越人滅吳 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北上黃池爭霸,國內空虛,越人乘機攻吳,俘吳太子友,焚燒吳都姑蘇(今江蘇蘇州市)。夫差回國後,與越議和。公元前478年,吳國饑饉,越國再次攻吳,在笠澤大敗吳軍,越軍三戰三捷,吳國軍事力量徹底瓦解。公元前473年,越軍攻入姑蘇,夫差求和不成自殺,吳國滅亡。吳越之戰,是春秋末期位居長江下游的兩個諸侯國吳和越之間進行的最後一次爭霸戰爭。自公元前510年開始,持續至公元前475年,歷時共35年,中經吳伐越的檇李之戰、越伐吳的夫椒之戰、笠澤之戰和姑蘇圍困戰,最終以吳的滅亡和越的勝利而告結束。 吳越戰爭,雙方經過長期較量,一波三折,富於戲劇色彩。范蠡與西施的故事,代代相傳,佳話千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催人振奮;夫差因勝而驕,縱敵貽患,處安忘危,最終身敗國亡。

中文名稱

: 越人滅吳

發生時間

公元前482年

所屬年

代: 春秋戰國時代

發生地點

: 姑蘇(今江蘇蘇州市)

事件介紹

越人滅吳
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北上黃池爭霸,國內空虛,人乘機攻吳,俘吳太子友,焚燒吳都姑蘇(今江蘇蘇州市)。夫差回國後,與越議和。公元前478年,吳國饑饉,越國再次攻吳,在笠澤大敗吳軍,越軍三戰三捷,吳國軍事力量徹底瓦解。公元前473年,越軍攻入姑蘇,夫差求和不成自殺,吳國滅亡。吳越之戰,是春秋末期位居長江下游的兩個諸侯國吳和越之間進行的最後一次爭霸戰爭。自公元前510年開始,持續至公元前475年,歷時共35年,中經吳伐越的檇李之戰、越伐吳的夫椒之戰、笠澤之戰和姑蘇圍困戰,最終以吳的滅亡和越的勝利而告結束。
吳越戰爭,雙方經過長期較量,一波三折,富於戲劇色彩。范蠡與西施的故事,代代相傳,佳話千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催人振奮;夫差因勝而驕,縱敵貽患,處安忘危,最終身敗國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