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經濟艙

超級經濟艙

超級經濟艙是航空公司根據實際情況改裝出來以滿足旅客的不同需求的飛機艙位。這種艙位尤其適合經常出差的人群。

簡介

國航超級經濟艙國航超級經濟艙

對於出差的人來說,有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那就是公司往往是不允許他們坐商務艙的。若只是國內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短途飛行,商務艙並不是必需品,但如果需要在狹窄的經濟艙座位上呆上十五六個小時,那肯定不能再忍受狹窄座位的壓抑。

從理論上講,它還是屬於經濟艙的範圍,符合公司的出差規定,但就舒適度而言,卻遠遠超越普通經濟艙,而且價格也不會貴很多。

概念推出

海灣戰爭結束後,維珍航空便取消了飛機上的頭等艙,把此前用於頭等艙的投資全部用於公務艙,同時第一個推出特級經濟艙的概念。此招一出,維珍航空的上座率便有了立竿見影的增長,並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保持著優勢。

賣點

超級經濟艙的賣點是:對於買全價票的旅客,航空公司不讓他們再掏錢,就可以享受幾乎與公務艙相當的服務,如此為引導這部分旅客今後消費公務艙,甚至頭等艙打下了基礎。

從絕對數量上來看,改造後經濟艙的座位數少了,但是這是值得的。日本航窄公司在歐洲航線實施“超級經濟艙”運營模式後,乘客數量僅下降了1%,但是客座率提升了9%,達到84%,運營成本降幅超過10%。

推出公司

英國航空公司

英國航空公司是最早設立超級經濟艙的航空公司之一,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有過嘗試,最終定型是在2000年,名字為“WorldTravellerPlus”,如今英航已成為國內飛英國唯一提供四艙服務的航空公司。搭乘英航從上海北京往返英國,普通經濟艙的價格大概接近9000元(含稅),商務艙的價格大概接近3萬元,而超級經濟艙的花費則大概是1.5萬,不及商務艙的一半,再看看它可以享受到哪些設施。首先是更私密、更安靜的空間,處於商務艙和普通經濟艙之間的獨立空間,有帘子隔開;其次是座椅的寬度,以及前后座椅之間的距離大了許多,足以舒展手腳;再者食物也比普通經濟艙豐富很多,甚至接近商務艙,而且還有配洗漱包。
紐西蘭航空
紐西蘭航空的太平洋超級經濟艙,價格是商務艙的一半,比經濟艙貴一倍左右,座椅傾斜度比經濟艙大50%,座椅間距為38-40英寸,餐食和美酒跟商務艙是同樣的標準。

日本航空和澳大利亞Qantas航空
日本航空和澳大利亞Qantas航空都在2010年引進了超級經濟艙,後者的超級經濟艙座椅間距是42英寸,比之前的商務艙的間距還要大。

法航
法航的超級經濟艙,其座位的角度為123度,比其他的要寬出1-2英寸,扶手也比較寬,38英寸寬的前後間距,似乎是豪華經濟艙的一個標準,許多東西都跟商務艙一樣,一樣可以擁有法航的小旅行包,一瓶水,還有耳麥,好一點的枕頭和毯子,不過,機上餐食還是經濟艙的標準,只是可以享受優先的行李傳送。
維珍航空

早在十多年前就推行超級經濟艙的維珍航空(那時候叫中間艙),它旗下的大西洋航空在空客A340和波音747的機型上的超級經濟艙的座椅間距為38英寸,座椅寬為18英寸,並且都帶有電源插頭。

南航
南航也在部分國內航班推出了第四艙,在那裡,前后座位的距離比一般的經濟艙多了6英寸,有隔簾分離出專門的區域,座位上有一條毛毯、一份報紙,一瓶飲用水,而且飛行中的配餐增多一份小餐點。
國航

2010年3月19日,國航率先宣布將在其北京-上海、北京-廣州等商務航線上的A330-300飛機上推出超級經濟艙。國航表示,超級經濟艙將給乘客帶來更多的腿部空間以及更豐富的機上互動音頻、視頻娛樂。國航計畫在未來幾年內陸續引進23架裝配有超級經濟艙的A330-300飛機。該機型設頭等艙、經濟艙兩個大艙,總座位數為311個。20個超級經濟艙座位位於經濟艙的前三排,座椅間距約為92厘米——接近於傳統窄體飛機的頭等艙座椅間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