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病理學

超微病理學

《超微病理學》是由科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超微病理學超微病理學
全書內容系統、全面,取材新穎,並配有電鏡照片圖和模式圖共350幅。可供病理學工作者、相關臨床科本書共21章,第1章至第9章為總述,闡述了人體細胞各種結構的超微病變和腫瘤的超微結構基礎;第10章至第21章分述,在介紹主要器官系統的基本超微病變的基礎上,對該器官系統的常見病、代表性疾病的超微病理作了重點闡述。室醫師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醫學研究生學習超微病理學的教材。

編輯推薦

全書內容系統、全面,取材新穎,並配有電鏡照片圖和模式圖共350幅。可供病理學工作者、相關臨床科室醫師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醫學研究生學習超微病理學的教材。

前言

病理學是一門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以及機體在疾病過程中形態結構、功能和代謝的變化乃至轉歸的醫學基礎學科。病理學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密切相關的。由於光學顯微鏡的套用,才有19世紀中葉德國病理學家魏爾嘯(Rudolf Virchow)的細胞病理學說(cellular pathology)的創立,從而使病理研究由器官水平進入組織細胞水平;20世紀30年代電子顯微鏡問世,嗣後超薄切片技術建立,病理研究遂由組織細胞水平推進至亞細胞水平,進而研討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規律,逐步形成了超微結構病理學(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簡稱超微病理學。

電子顯微鏡技術作為一種探索物質微觀世界以及生命奧秘的有力手段(工具),在半個多世紀的實踐中,已顯示出它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套用前景。電子顯微鏡技術的套用,不僅在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的闡明和在對疾病本質的認識方面發揮了卓越的作用,而且逐步擴大到臨床醫學範疇,在對疾病的診斷方面亦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腎臟疾病、血液病、病毒性疾病以及某些腫瘤的診斷等方面,其作用尤為明顯。理論與實踐的總結日漸形成了電子顯微鏡診斷學或稱超微病理診斷學

本書是在我們多年來對細胞超微病理研究工作和我校近20年對醫學專業研究生“超微病理”教學的基礎上,由我校病理學科的同道們通力合作編寫而成的,其中的許多資料和照片均是我們的長期積累。全書共21章,第1~9章闡述細胞內各種結構的超微結構和超微病變,並介紹了腫瘤的超微結構基礎,這部分主要涉及基本超微病變,屬共性內容;第10~21章除闡述主要器官系統的超微結構外,對該器官系統的常見病、具代表性疾病的超微病理做了重點闡述,屬個性內容。

本書的特點是內容系統、豐富,編排合理,層次有序,取材新穎,闡述較為詳盡,並配有電鏡照片圖和模式圖共351幅;本書在系統介紹細胞及常見疾病的超微病理的基礎上,密切結合臨床病理實際加以闡述。故本書不但科學性強,而且理論聯繫實際。

本書可供病理工作者、臨床醫師和醫學生參考,也可作為研究生的超微病理學教材。

本書是各位專家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中,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完成的。本書的出版得到了第三軍醫大學及附屬西南醫院、第三軍醫大學病理學研究所、中心實驗室電子顯微鏡室和化學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中國工程院院士程天民教授給予熱情的鼓勵與支持,並為本書作序。

本書的出版,還得到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周曉軍教授熱情惠贈電鏡照片多幅;校電鏡室可金星主任、西南醫院病理學研究所高級實驗師史立群、博士生史愛學同志及外科乳腺中心唐莉同志的大力協助,特此致謝!

本書同時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出版(No?30370552,30270526,39070377)。

由於超微病理學涉及面廣泛,限於編著者的學識和經驗,書中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目錄

第一章細胞核1

第一節細胞核的正常結構與功能1

一、核被膜1

二、染色質2

三、核仁2

四、核質2

第二節細胞核的超微病變3

一、細胞核外形的改變3

二、核被膜的變化4

三、染色質的變化5

四、核仁的變化8

五、核內包涵體8

六、核體11

參考文獻11

第二章線粒體12

第一節線粒體的結構與功能12

一、線粒體的超微結構12

二、線粒體的化學組成和酶定位16

三、線粒體的能量轉換功能17

四、線粒體相隨結構18

第二節線粒體的生成、復舊和

清除19

一、線粒體生成19

二、線粒體的復舊和清除19

第三節線粒體的超微病變21

一、線粒體腫脹和積水變21

二、線粒體肥大和增生23

三、巨線粒體25

四、線粒體內包涵物26

五、腫瘤的線粒體變化29

參考文獻29

第三章內質網和核糖體31

第一節內質網和核糖體的超微結

構與功能31

一、內質網和核糖體的超微結構31

二、內質網和核糖體的化學組成34

三、內質網和核糖體的功能34

四、內質網的特化類型35

第二節內質網和核糖體的超微

病變36

一、內質網擴張與液泡化36

二、粗面內質網脫顆粒38

三、多聚核糖體解聚38

四、核糖體?板層複合體39

五、內質網和核糖體與細胞分化

和腫瘤39

六、內質網肥大39

七、特殊排列的內質網41

八、內質網中包涵物43

參考文獻46

第四章高爾基複合體48

第一節高爾基複合體的超微

結構與功能48

一、高爾基複合體的超微結構48

二、高爾基複合體的化學組成及

所含酶類50

三、高爾基複合體的功能50

第二節高爾基複合體的超微病變51

一、高爾基複合體的基本超微病變51

二、高爾基複合體與脂質和脂蛋白53

三、高爾基複合體與細胞分化和

腫瘤54

四、分泌顆粒與腫瘤54

參考文獻58

第五章溶酶體59

第一節溶酶體的發現及命名59

第二節溶酶體的化學組成及功能59

一、溶酶體的化學組成59

二、溶酶體的功能60

第三節溶酶體的分類及超微結構60

一、初級溶酶體60

二、次級溶酶體61

第四節特殊類型的溶酶體及其

特性61

一、板層杯狀溶酶體61

二、多泡體和R?小體62

三、脂褐素(殘餘小體)63

四、髓磷脂樣膜、髓鞘樣結構和

髓磷脂體64

五、鐵蛋白體、含鐵血黃素和鐵

蛋白68

六、角狀溶酶體69

七、幾種白細胞中的溶酶體70

第五節溶酶體中特殊內含物76

一、溶酶體中的曲形小體76

二、溶酶體中的膠原77

三、溶酶體中的糖原77

四、溶酶體中的鐵78

五、金小體78

六、鉑小體80

七、溶酶體間的晶狀板(拉鏈樣

結構)80

第六節溶酶體與疾病81

一、類風濕關節炎81

二、溶酶體性沉積病81

三、溶酶體功能障礙性疾病82

四、溶酶體酶釋放所引起的疾病82

五、腸道黑色素沉著病83

六、腫瘤組織中的溶酶體85

七、腫瘤宿主肝內的溶酶體87

參考文獻88

第六章微體91

一、微體的超微結構與功能91

二、病理狀態下和過氧化物酶體

病中微體的改變93

參考文獻95

第七章細胞骨架系統98

第一節細胞骨架的超微結構與

功能98

一、胞質骨架98

二、核骨架104

第二節細胞骨架的超微病變104

一、微管的超微結構改變及其

意義105

二、中間絲的超微結構改變及

其意義105

三、微絲的超微結構改變及其

意義106

參考文獻107

第八章細胞膜108

第一節細胞膜的化學組成108

一、膜脂類108

二、膜蛋白質109

三、膜糖類110

第二節細胞膜的分子結構及其

特性111

一、細胞膜的分子結構(各種

模型)111

二、細胞膜的結構特性112

第三節細胞膜的主要功能114

一、細胞膜的物質運輸作用114

二、細胞膜的信息傳遞作用115

三、細胞膜的免疫作用115

第四節細胞膜的特化結構116

一、細胞游離表面的特化結構和

功能116

二、細胞間接觸面的特化

結構——細胞間連線118

三、細胞基底部的特化結構——

質膜內褶120

第五節細胞膜病變121

一、細胞膜及其特化結構的超微

結構變化121

二、細胞膜異常與疾病127

參考文獻132

第九章腫瘤的超微結構134

第一節腫瘤的超微結構基礎134

一、細胞膜及其特化物134

二、細胞核136

三、細胞質136

四、間質145

第二節腫瘤超微結構的套用範圍、

診斷價值和注意事項146

一、套用範圍146

二、診斷價值147

三、注意事項147

第三節若干腫瘤的超微結構147

一、癌與肉瘤147

二、鱗狀細胞癌與腺癌147

三、小細胞癌148

四、梭形細胞癌148

五、纖維肉瘤148

六、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148

七、脂肪肉瘤149

八、平滑肌肉瘤149

九、橫紋肌肉瘤149

十、血管肉瘤149

十一、滑膜肉瘤150

十二、腺泡狀軟組織肉瘤150

參考文獻150

第十章心血管疾病的超微病理152

第一節心肌細胞的正常超微結構152

一、心室的心肌纖維(細胞)152

二、心房的心肌纖維(細胞)153

第二節心肌的基本超微病變154

一、心肌細胞肥大154

二、心肌退行性變155

三、心肌間質變化169

第三節動脈粥樣硬化169

一、動脈內膜的病變169

二、動脈中膜的病變169

第四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

病170

一、心絞痛170

二、心肌梗死170

第五節風濕性心臟病171

一、風濕小體172

二、心肌病變172

第六節病毒性心肌炎177

一、基本病變177

二、超微病變177

第七節原發性心肌病177

一、擴張型(充血型)心肌病177

二、肥厚型心肌病178

三、限制型心肌病178

第八節克山病178

一、病理特點178

二、心肌超微病變178

第九節心臟移植179

一、急性排斥反應179

二、慢性排斥反應180

三、典型病例舉例180

四、電鏡觀察排斥反應的意義及

其套用價值181

第十節心肌活檢超微結構改變的

評價181

附:心肌活檢套用的注意事項182

參考文獻182

第十一章氣管、支氣管及肺疾病的

超微病理184

第一節氣管、支氣管及肺的正常

超微結構184

一、氣管、主支氣管與肺內各級

支氣管184

二、肺泡186

第二節氣管、支氣管及肺的基本

超微病變186

一、氣管、主支氣管與肺內各級

支氣管186

二、肺泡187

第三節常見肺炎性疾病的超微

病變191

一、病毒性肺炎191

二、支原體肺炎193

三、特發性肺纖維化193

第四節常見肺及胸膜腫瘤的超微

結構193

一、肺癌193

二、間皮瘤198

參考文獻200

第十二章胃腸道疾病的超微病理202

第一節胃腸道黏膜的正常超微

結構202

一、胃黏膜上皮細胞及腺上皮

細胞202

二、腸黏膜204

第二節胃腸道黏膜的基本超微

病變205

一、胃黏膜205

二、腸黏膜205

第三節胃疾病的超微病變206

一、慢性萎縮性胃炎206

二、疣狀胃炎208

三、胃腫瘤209

第四節腸道疾病的超微病變225

一、小腸疾病225

二、大腸疾病226

參考文獻234

第十三章肝臟疾病的超微病理236

第一節肝臟的正常超微結構236

一、肝細胞236

二、肝竇狀隙237

三、肝竇周隙238

四、肝內膽管、結締組織及細胞

外基質238

第二節肝臟疾病的基本超微病變238

一、肝細胞238

二、肝竇狀隙239

三、肝竇周隙240

四、毛細膽管及膽汁分泌裝置240

第三節肝臟常見疾病的超微

病變242

一、代謝性疾病242

二、遺傳性高膽紅素血症246

三、藥物和毒物所致的肝損傷247

四、急性病毒性肝炎249

五、慢性肝炎250

六、肝硬化251

七、肝臟腫瘤253

第四節肝組織電鏡觀察中的注

意事項256

參考文獻256

第十四章腎臟疾病的超微病理258

第一節腎臟的正常超微結構258

一、腎小體/腎小球258

二、腎小管262

三、腎間質262

第二節腎臟的基本超微病變262

一、腎小球263

二、腎小管267

第三節常見腎臟疾病的超微

病變272

一、原發性腎小球疾病272

二、繼發性腎小球疾病276

三、遺傳性腎小球疾病279

四、腎小管疾病281

五、移植腎疾病282

第四節常見腎腫瘤的超微結構283

一、腎細胞癌283

二、腎母細胞瘤284

三、腎球旁細胞瘤285

四、腎嗜酸細胞瘤285

附:腎臟電鏡標本的取材方法和

注意事項287

參考文獻287

第十五章男性生殖系統疾病的超微

病理291

第一節前列腺疾病的超微病變291

一、前列腺的正常結構與功能及

免疫表型291

二、良性前列腺增生293

三、前列腺上皮內瘤293

四、前列腺基底細胞增生296

五、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樣增生297

六、前列腺癌的組織學類型與

超微結構297

第二節睪丸疾病的超微病變307

一、睪丸正常結構與功能及免疫

表型308

二、睪丸腫瘤308

參考文獻315

第十六章女性生殖系統腫瘤的超微

病理319

第一節子宮頸腫瘤的超微結構319

一、宮頸上皮內腫瘤319

二、宮頸鱗狀細胞癌319

三、宮頸特殊鱗狀細胞癌319

四、宮頸腺癌323

第二節子宮內膜癌的超微結構323

第三節滋養細胞腫瘤的超微

結構324

一、葡萄胎324

二、絨毛膜癌325

第四節卵巢腫瘤的超微結構325

一、表面上皮?間質腫瘤325

二、性索?間質性腫瘤333

三、生殖細胞腫瘤334

參考文獻335

第十七章乳腺疾病的超微病理336

第一節乳腺導管上皮細胞的正常

超微結構336

一、乳腺導管和小導管上皮

細胞336

二、肌上皮細胞336

三、基底膜338

第二節乳腺疾病的超微病變338

一、乳腺增生症338

二、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338

三、乳腺癌341

參考文獻354

第十八章淋巴網狀組織腫瘤的超微

病理357

第一節淋巴細胞及組織細胞的正

常超微結構與功能357

一、淋巴細胞357

二、組織細胞357

第二節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超微

結構358

一、B細胞淋巴瘤358

二、NK/T細胞淋巴瘤365

第三節霍奇金病(霍奇金淋巴瘤)

的超微結構373

一、結節性淋巴細胞優勢型霍奇

金淋巴瘤373

二、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373

第四節組織細胞的惡性增生性

病變375

一、組織細胞肉瘤375

二、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症375

三、朗格漢斯細胞肉瘤376

四、濾泡樹突狀細胞肉瘤376

五、指突狀樹突細胞肉瘤377

參考文獻379

第十九章內分泌系統疾病的超微

病理380

第一節內分泌腺的類型和內分泌

細胞的正常超微結構380

一、內分泌腺的類型380

二、內分泌細胞的正常超微結構

381

第二節應激狀態下內分泌細胞的

基本超微病變382

一、腎上腺皮質明亮細胞向緻密

細胞轉化382

二、腎上腺皮質嗜酸性團塊

細胞383

三、腎上腺皮質細胞“胞質散

落”和“細胞入竇”383

第三節內分泌腫瘤的超微結構383

一、垂體腫瘤383

二、甲狀腺腫瘤388

三、甲狀旁腺腫瘤391

四、腎上腺皮質和髓質腫瘤393

五、副神經節瘤394

六、彌散神經內分泌系統腫瘤395

參考文獻398

第二十章腦的超微病理399

第一節神經元的超微結構和基本

超微病變399

一、神經元的超微結構399

二、神經元的基本超微病變400

第二節膠質細胞的超微結構及

其基本病變401

一、星形細胞401

二、少突膠質細胞402

三、小膠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