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酸

超強酸

又稱超酸。是一種酸性比高氯酸還強的酸(註:有些人誤認為王水可以溶金,所以王水酸性極強,事實上王水的酸性並非很強,甚至不及硫酸。而高氯酸是無機含氧酸中的最強酸)。一般分類如下:布朗斯特超酸,路易斯超酸,共軛布朗斯特-路易斯超酸,固體超強酸。超酸作為一個良好的催化劑,使一些本來難以進行的反應能在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故在有機合成中得到 廣泛套用。超強酸是一類酸性比濃硫酸還強的酸。 世界上已開發和研製了比硫酸、鹽酸、硝酸酸性強幾百萬倍,甚至幾十億倍的超強酸。這些超強酸,酸性極強。以HSO3F-SbF5為例,超酸比100%硫酸強10^19倍

簡要概述

品名:超強酸

拼音:chaoqiangsuan

英文名稱:superacid

超強酸是一類酸性比100%硫酸還強的酸。

世界上已開發和研製了比硫酸、鹽酸、硝酸酸性強幾百萬倍,甚至幾十億倍的超強酸。這些超強酸,酸性極強。以HSO3F-SbF5為例,HF.SbF5超酸比100%硫酸強10^19倍,有嚴重腐蝕性和嚴重公害。

成分分析

從成分上看,超強酸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含氟化合物組成的溶液。它們的酸性強的令人難以置信,比如氫氟酸和五氟化銻按1 :0.3(物質的量之比)混合時,它的酸性是濃硫酸的1億倍。按1 :1混合時,它的酸性是濃硫酸的10^19倍。所以王水在它們面前只能是“小巫見大巫”。

由於超強酸的酸性和腐蝕性強的出奇,所以過去一些極難或根本無法實現的化學反應,在超強酸的條件下便能順利進行。比如正丁烷,在超強酸的作用下,可以發生碳氫鍵的斷裂,生成氫氣,也可以發生碳碳鍵的斷裂,生成甲烷,還可以發生異構化生成異丁烷,這些都是普通酸做不到的。

超強酸可以使碳正離子活性降低,使其反應可受人工控制,對工業生產有重要作用。

可以預料,隨著這些具有超常酸性和腐蝕性超強酸的相繼問世,化學和化學工業將會迅速走進新時代。

主要類型

氟銻酸

(Fluoroantimonic acid]),是氟化氫(HF)與五氟化銻(SbF5)的混合物,可全稱為六氟合銻酸,現在已知最強的超強酸。其中,氟化氫提供質子(H+)和共軛鹼氟離子(F-),氟離子通過強配位鍵與親氟的五氟化銻生成具有八面體穩定結構的六氟化銻陰離子(SbF6),而該離子是一種非常弱的親核試劑和非常弱的鹼。於是H+(質子)就成為了"自由質子",從而導致整合體系具有極強的酸性。氟銻酸的酸性通常是純硫酸的10^19倍(哈米特酸度函式 = -28)。

魔酸

魔酸(Magic acid)是最早發現的超強酸,稱它有魔法是因為它能夠分解蠟燭中的蠟。魔酸是一種路易斯酸五氟化銻(SbF5)和一種質子酸氟磺酸(HSO3F)的混合物。魔酸是無色透明的粘稠液體,含雜質時為淡黃色、棕色甚至是黑綠色。有明顯的刺激性氣味,純淨的氟銻磺酸密度大致為3.61-3.82g/ml,無固定溶沸點(1:1哈米特酸度函式 = -25)酸性為純硫酸的10萬億倍。

碳硼烷酸

碳硼烷酸(Carborane superacid):2004年,河濱加州大學的Christopher Reed研究小組合成出了這種最強的純酸-碳硼烷酸(化學式:CHB11Cl11),碳硼烷的結構十分穩定且體積較大,一價負電荷被分散在碳硼烷陰離子的表面,因而與氫陽離子的作用很弱,從而具有令人吃驚的釋放氫離子的能力。酸性是氟硫酸的一千倍,純硫酸的一百萬倍,但由於碳硼烷的結構穩定,在釋出氫離子後難以再發生變化,因此腐蝕性極低,又被稱為最溫和的強酸。它能溶解不溶於王水的高級烷烴蠟燭。碳硼烷酸的套用十分廣泛,可以用來製造"酸化"的有機分子,研究這些在自然界中短暫存在的有機分子有助於科學家了解物質發生變化的深層次機理,而科學家希望用碳硼烷酸酸化惰性氣體氙,確定該氣體的惰性強度。(哈米特酸度函式 =-18.0)

超酸用途

a.非電解質成為電解質,能使很弱的鹼質子化(碳正離子)

b.超酸中,解離出多鹵素陽離子(I2)+、(I3)+、(Br2)+、(Cl2)+等

c.良好的催化劑

酸度對照

以下的資料是以哈米特酸度函式作為依據,酸度以大負數H0值表示(負數的絕對值越大,酸性越強,純硫酸的哈米特酸度函式為-11.93):

氟銻酸【1:1】(1990)(pKa值= -28)

魔酸【1:1】(1974)(pKa值= -25)

碳硼烷酸(1969)(pKa值= -18.0)

氟磺酸(1944)(pKa值=-15.6)

三氟甲磺酸(1940)(pKa值=-14.6)

固體超強酸SbF—SiO—AlO,SbF—TiO—SiO(pKa值= = -13.75 ~ -14.52)

高氯酸(pKa值=-13)

純硫酸(pKa值=-11.93)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