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手

起手

起手,詞組讀音:qǐ shǒu。即稽首。有多種意思,出自中國古文。詞組含義:⑴動手或下手。⑵起事;起義。⑶起頭;開始。

基本信息

引征解釋

1、動手或下手。《水滸傳》第三七回:“卻先問兄弟討起,教他假意不肯還我,我便把他來起手。”《老殘遊記》第十回:“天已不早了,請起手罷。”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你初起手嘗試時,容易把船身橫住在河中,東顛西撞的狼狽。”

2、起事;起義。《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我們一同起手的人,他兩個有造化,落在這裡。我如何能夠也同來這裡受用。”《中國近代反帝反封建歷史歌謠選·窮人安心種莊田》:“捻子起手渦河邊,官兵嚇得把城關。” 梁斌 《播火記》三四:“自從紅軍起手,二貴心上老是樂得不行。”

3、起頭;開始。 明 馮夢龍 《掛枝兒·趁船》:“夜來光景都瞧破,起手兒是怎么樣,結末又如何。”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眼是情媒,心為欲種。起手時,牽腸掛肚;過後去,喪魄銷魂。”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起手便錯走了路頭,後來越做越壞,總沒有個好結果。” 陳翔鶴 《悼--》:“從起手處,她似乎顯得十分的聰明,誰知到了後來,她的笨拙,竟隨著時日,一天一天的增漲了。”

4、特指著圍棋時下第一子。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莊岳委談上》:“今弈多以三六二四等起手,然前此或不盡爾。《集異記》:‘王積薪避亂,夜投一茅屋,有姑婦暗中以口弈。始雲以東五南九置子,次東五南十二,至三十六而止。’其說雖極詭誕,然可以知唐世起手。”《西湖佳話·靈隱詩跡》:“知府遂著起手。老猿將手格住,右手就將一子,放在當心。”

5、.即稽首。出家人行敬禮。《西遊記》第一回:“ 猴王 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了。’” 明 馮夢龍 《邯鄲夢·群仙聚會》:“眾仙起手介。”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下六:“我們是駝子作揖,起手不難。”

相關詞語

開頭相同:起早掛晚、起語、起躄、起早、起辦、起名、起撥、起力、起貨、起承轉合、起色、起冠、起化、起舵、起贓、起總、起煩、起繭

結尾相同:紮腳勒手、車手、身手、巨手、壓手、大打出手、射生手、撿手、國手、通關手、澤手、易手、下死手、斲堊手、斂手、費腳手、分手、輟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