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幹部

走讀幹部

走讀幹部”一般指家住城裡,不深入民眾,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的基層幹部,多為縣鄉兩級幹部,家住縣城以上的城市,本人在縣城或者鄉鎮工作,要么晚出早歸,要么周一去單位上班、周五回家過周末。對於這種現象,社會上的議論多是批評性的,認為這些幹部脫離民眾、作風漂浮、官僚主義,造成行政成本增加和腐敗。2014年10月,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收官之際,共有6484名“走讀幹部”在專項整治中被查處。這是中央首次大規模集中處理這一長期遭詬病的幹部作風問題。

基本信息

簡介

走讀幹部走讀幹部

走讀幹部一般是指工作在鄉鎮,居住在城裡多的基層幹部。本人要么早上出門晚上奔家,每天“掐頭去尾”,算準時間,“上班來得晚,下班溜得早”。要么周一才從家裡動身上班,周四就開始想家,周五已經回家了,有的甚至天天回家居住,常期以遙控方式指揮工作。

“幹部像候鳥,頻往家裡跑;白天尋不見,晚上影難找;辦事得趕早,晚了就白跑”。這首流傳甚廣的順口溜,是民眾對基層幹部“走讀”現象的生動描述。對於這種現象,社會上的議論多是批評性的,認為這些幹部脫離民眾、作風漂浮、官僚主義,造成行政成本增加和腐敗

專項整治活動

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收官之際,共有6484名“走讀幹部”在專項整治中被查處。其中,黑龍江省共排查出“走讀”的鄉鎮幹部4726人,已整改2350人。四川查處1746人,湖北查處1180人,河南查處513人,青海查處190人,江蘇查處162人,廣東查處136人,浙江查處84人,海南查處60人。北京、上海、甘肅、雲南等地在“成績單”中沒有提及“走讀幹部”的問題。

這意味著反“四風”不僅劍指吃喝奢靡等“明疾”,還深入到黨員幹部工作態度、考核考勤等“庸懶散奢貪”的“暗症”。

存在問題

1、鄉鎮地區比較突出,城市地區則較少。所以,那些擁有廣大農村的省份,相對來說查出的數量就較多。

2、由於查處力度和執行標準不同,有一些地方幹部“走讀”問題也很突出,卻在查處方面並沒有充分體現。

影響

走讀幹部走讀幹部

不少民眾反映,“走讀幹部”工作在當下,“生活在別處”,不能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不能和老百姓同心、同德、同奮鬥。天津一位紀檢幹部說,“走讀”看似是小事,其實反映了對工作的態度和對民眾的感情,發展下去可能就是瀆職

1、履職敷衍與百姓隔離。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徐行說,一些鄉鎮幹部只有在領導點名時見見面、點名後不露面,層層搞“遙控指揮”,既不能及時履行職責,對民眾訴求和基層實際也難以把握,無形中與老百姓豎起一堵牆。河南一位農民說,在我們眼裡,有些幹部就是高高在上的“大老爺”,我們不熟,也不願意跟他們說啥。

2、占用公共資源滋生腐敗。幹部“走讀”造成許多潛在的腐敗現象。一些幹部頻繁往返用公車接送,增加財政負擔,滋生“車輪上的腐敗”,助長了特權思想。一位縣城幹部說,縣裡數十位“走讀幹部”,僅每年花在車輛汽油和保養方面的費用就有近20萬元。吉林省公主嶺市秦家屯鎮原黨委書記、鎮長崔連海,因腐敗問題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經查,崔連海是典型的“走讀幹部”,辦案人員計算,在262天時間裡,崔連海的專車報銷汽油票150張,金額合計7.269萬元,算上節假日,平均每天“花費”汽油費約278元。

3、突發情況易造成重大損失。海南省一位幹部說,“走讀”的幹部,在“德能勤績廉”考察中,“勤”這一項一般都存在問題,有的還相當嚴重。當本地出現群體性事件、災難險情、重大事故等突發性事件時,“走讀”給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處理留下隱患。媒體就曾報導,一次洪水猛襲某鎮,當縣委書記趕到現場時,該鎮黨政一把手還遲遲未從縣城家返回。

新探索

各地為了解決幹部“走讀”問題也進行了不少探索。

湖南郴州採取的是視頻點名的方法,讓幹部不敢缺席;

湖北襄陽市則採取明察暗訪,讓幹部不敢“走讀”;

江西則建設了“廉政”食堂,為幹部營造不願走讀的環境;

天津市專門制定出台了《關於解決鄉鎮幹部“走讀”問題的規定》,建立和落實鄉鎮幹部在本鄉鎮機關住宿制度、24小時值班制度、錯時上下班制度、鄉鎮幹部包村駐村制度等。

專家點評

走讀幹部走讀幹部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基層幹部應該在鄉鎮工作,兩腳應該踩在泥土上,這樣才能更真正服務於民。走讀幹部心不在崗,脫離民眾,作風漂浮,只是把工作地當成一間辦公室,不要說對基層發展有什麼貢獻,還會滋生一系列“四風”問題。讓“走讀”“走不了、不好走”還需完善制度。

辛鳴表示,黨政領導幹部負有管理服務一方、守土有責的職責。黨的幹部應該和民眾在一起,否則就別走當幹部這條路。

汪玉凱等專家:這些年,對走讀幹部的管理還缺乏系統性規定。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還是要靠制度,將“走讀幹部”治理納入民主和法治的軌道。比如,切實在幹部考核上加以傾斜,讓那些深入地方、根系民眾的幹部受尊重、受重用,在幹部選拔任用時,充分聽取民眾意見。要完善現行公車管理制度、財經制度和報銷制度,讓“走讀”“走不了、不好走”,還要完善民眾批評和投訴渠道,嚴格問責制度,讓“走神”的幹部“走不遠”。

辛鳴等專家提醒:幹部也有享受家庭溫暖的權利,因此對整治幹部“走讀”現象,政策制定應更具合理化、科學化和人性化,在人情和原則之間、為民服務和對家庭負責之間尋找恰當的平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