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茲普龍

赫茲普龍

赫茲普龍(Hertzsprung,Ejnar)丹麥天文學家。1873年10月8日生於弗雷德里克斯堡;1967年10月21日卒於羅斯基勒。

基本信息

赫茲普龍

姓名:赫茲普龍 Hertzsprung,Ejnar
國家或者地區:丹麥
學科:天文學家
發明創造:最先建立星等概念的天文學家

簡歷

赫茲普龍(Hertzsprung,Ejnar)丹麥天文學家。1873年10月8日生於弗雷德里克斯堡;1967年10月21日卒於羅斯基勒。赫茲普龍在學校被培養為一名化學工程師,1899年到1901年在聖彼得堡工作。1902年他回到哥本哈根當一名業餘天文學家,1909年任格廷根大學的天體物理學講師。赫茲普龍第一個提出“絕對星等”(“光度”)概念;構想把恆星放在十秒差距為標準距離,來比較恆星的亮度;這裡,一秒差距是視差為一角秒時的距離,等於3.25光年。早在1905年他已注意到恆星的顏色和光度之間的關係。他是專門研究照相術的(從照片上估計星等和準確拍攝雙星,他做了出色的作),所以他把他的想法以半通俗的形式發表在一本照相雜誌上。這篇文章差不多有十年功夫無人問津。上述關係羅素也獨立地發現了,而且更加正式地宣布。因此,赫茲普龍和羅素分享了這項榮譽。 1911年赫茲普龍注意到,北極星亮度有微小變化,並且是一顆造父變星。1913年他第一個估計了一些造父變星的真距離。這項結果,加上勒維特的工作,使沙普特利能夠算出銀河系的本來形狀。 1935年赫茲普龍成為萊頓大學的正式教授。1945年退休,回到丹麥,直至終其天年;他是科學界的壽星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