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律師

赤腳律師

赤腳律師是像赤腳醫生一樣,是指那些接受過中等教育、懂得基本法律知識、願意為農民服務的基層法律工作者,他們未必要具備律師那樣的高素質,只要能處理農村的大多數法律糾紛,滿足農民的基本需要就行。這概念由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李小雲院長領銜主持的《以完善農村法律服務體系和農民能力建設為中心,促進農村法律公正》的調研中提出。

赤腳律師法院
赤腳律師是像赤腳醫生一樣,是指那些接受過中等教育、懂得基本法律知識、願意為農民服務的基層法律工作者,他們未必要具備律師那樣的高素質,只要能處理農村的大多數法律糾紛,滿足農民的基本需要就行。這概念由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李小雲院長領銜主持的《以完善農村法律服務體系和農民能力建設為中心,促進農村法律公正》的調研中提出。

產生背景

赤腳律師赤腳律師產生地
隨著市場經濟機制建設的逐步深入,利益趨向多元化;同時,民主與法制的建設不健全與不完善,諸如征地糾紛、農產品契約糾紛等等矛盾大量出現。處於弱勢群體中的農民,要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就必須拿起法律武器。但是,由於農民普遍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識薄弱,他們更需要有人提供法律幫助。但問題是,當一些大城市律師飽和的同時,在鄉村願意為鄉村提供法律服務的正式律師卻少而又少,因為正式律師的昂貴服務不是一般農民所能購買的。中國雖然初步建立了法律援助機制,但是法律援助能提供的法律服務對象是特定的,並且是有限的,即使是得到法律援助,這種由法院指定律師免費提供的法律援助,其提供的法律服務質量也值得懷疑。

儘管許多這種鄉村法律工作者沒有名份,但他們卻實實在在活躍在廣大農村,為農民提供免費或廉價的法律服務,並且受到許多農民的歡迎,維護了他們的合法權利。

社會價值

“赤腳律師”出身於農民,甚至本身就是農民,他們與農民有著相同的感受,使得他們同情弱者,他們願意廉價或者免費為農民提供法律服務;另一方面,他們生於斯、長於斯,他們對於鄉土人情熟悉,便於與農民溝通,他們又粗通法律,能為農民維權。並且,從現實情況看,正因為大量“赤腳律師”的存在,才使得許多農民能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促進了民權的進步。他們也使得許多農民通過司法這一制度化渠道來維權,減少了暴力抗爭,維護了社會的穩定,促進了社會和諧。

身份之爭

古人云“名不正,言不順”,“赤腳律師”雖然可以以公民代理的名義為農民提供法律服務,但是,當他們收取了一些費用——那怕是低廉的費用——也是違反相關規定的,可能遭受處罰;另一方面,“赤腳律師”沒有自身的組織,當他們為農民維權遭受打擊報復時,自身也是一個弱者。2006年9月,深圳市司法局召開“重拳清理法律市場”專項行動,專門打擊“黑律師”,有12家非法律師機構被依法關閉。其實,這些所謂的“黑律師”並非都是“黑心律師”,他們中的一些人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服務,很受歡迎,歸根結底,在於他們“師出無名”。

要更好發揮“赤腳律師”的作用,就必須給“赤腳律師”正式的名份。因此,有關部門應當承認“赤腳律師”的身份,讓他們在官方登記備案;允許他們參與調解、收集證據、出庭應訴;允許他們根據標準,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允許他們成立自己的協會與組織,為自身爭取權利;對侵犯他們權利的行為,也要進行打擊。”赤腳律師”將成為建設法治國家的一支生力軍。

個例介紹

赤腳律師王道宇
“農民其實很本分,也很可憐。當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大多數表現出手足無措、孤獨無助。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缺少相應的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農民骨子裡烙下的‘餓死不做賊,冤死不告狀’的印痕。”杞縣五里河鎮八卦亭村一位叫王道宇的農民如是說。

今年55歲的王道宇國中沒畢業就輟學了。王道宇曾說過評書、在麵粉廠扛過包、賣過饅頭、在郵局幫人寫過信封,他說,因為當教師的父親在特殊的年代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才走上自學法律之路的。在自學法律的道路上,他堅持了30多年,並利用所學知識幫助杞縣及周邊縣市的上千戶農民討過公道,挽回的經濟損失上百萬元。當地民眾親切地稱他為走鄉串村的“赤腳律師”。他說,他第一次幫人寫訴狀是在1983年的一個冬天,當時他正在縣郵局幫人寫信封。該縣裴村店鄉一位曾多次被丈夫毆打的婦女到郵局寄信時,請他代寫訴狀。訴狀寫成後,對方很滿意,他自己也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與滿足感。

王道宇代人寫訴狀的收費標準是10元至20元。但對教師、軍烈屬和特別貧困的家庭,他從不收費。有時候,他還讓妻子給他們“炒雞蛋、做饃、燒稀飯”,“誰家沒個有難的時候呢?!”王道宇告訴筆者,運用法律服務社會,弘揚正氣,鞭撻邪惡,為弱者伸張正義討回公道是他百折不撓學習法律的動力,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他說,當一掛掛鞭炮在家門口燃起時,當農民兄弟將6個近1公斤的饅頭送到他家時,那種幸福是無法言語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