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翁牛特旗橋頭中學

赤峰市翁牛特旗橋頭中學

赤峰市翁牛特旗橋頭中學座落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橋頭鎮,是2006年秋季學校布局調整後一所規模較大的地區國中。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圖)赤峰市翁牛特旗橋頭中學赤峰市翁牛特旗橋頭中學

赤峰市翁牛特旗橋頭中學座落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橋頭鎮,是2006年秋季學校布局調整後一所規模較大的地區國中。學校共有2處校址,40個教學班,占地面積100704平方米, 校舍面積16302 平方米,硬化面積25000 平方米,校內教學和生活服務設施完善,配有標準化的物理實驗室、電子備課室、微機室,建起了校園網,實現了校內微機與寬頻、遠程教育聯網,改建了可容納1200人就餐文化氣息濃郁的餐廳。

概況

橋頭中學現有學生2218人,其中住宿生2102人,有教職工168人,專任教師125人,其中中高級教師63人,教師學歷達標率98.4%。

橋頭中學並校伊始,學校就提出了“一絲不苟、全面發展、旗級先進、市爭上游”的辦學目標。為此,在學校管理上力爭達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用心做,事事按時做”的境界;在對教師的要求上提出了“以上孬課為恥,以上好課為榮”的工作口號;在對學生的要求上提出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校訓。學校在“德育為首,養成切入,先學做人,各項爭先”的方針指導下,正努力構建著“規範管理,特色辦學”的辦學模式。

現在,橋頭中學的教師因為有追求的目標,而快樂地工作著;學生因為有充實的生活,而快樂的學習著。

遠程培訓

(圖)橋頭中學對全體專任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測試橋頭中學對全體專任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測試

橋頭中學遠程教育模式三,在師生的期盼中,得以在課堂中套用,遠比粉筆加黑板高級。教師們幾乎心花怒放了。但是,當親自接觸到模式三的套用後,除少數青年教師稍懂點外,大部分教師卻怎么也興奮不起來了--咱不會。

眼看先進的設備閒置用不上,老師仍然在三尺講台上黑白苦戰,校領導急得不得了,號召全體教師學習、使用電腦,套用遠程教育資源。並且要求教師上交的材料儘量列印,逼著教師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學習遠程教育的套用。第一學期結束了,個別教師的電腦使用技術有了點門路;第二學期過去了,能套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的教師並未見增多;新的學期,教師中雖有試著用多媒體課件上課的,但那大部分是求別人代做的。多數人對電腦的套用僅限於打字上。這可急壞了校領導,是什麼原因,老師們竟用不上這么好的教學設備呢?經過廣泛了解,才知道,教師們不是不學,更不是不愛,而是“咱不會”。根源找到了,學校領導決心解決它。經過研究,決定從本學期開始,對全體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設備套用、多媒體課件製作”等技術進行培訓。由電教老師擔任指導教師。確定每周二第七節課為集中培訓時間,並且從第二周開始實施。

這個決定,極大的刺激了教師的興奮神經。第一次培訓,全體教師無一缺席,指導教師簡單的講了電教發展史,把重點放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組成和套用,遠程教育的資源介紹”上。每講一處,都打開網頁,展示遠程教育接收所貯存的資源。遠程教育上豐富的教育資源,猶如一個碩大的知識寶庫,深深的吸引著參培教師的心。他們看著大螢幕,認真做著記錄。整堂課,指導教師理論聯繫實際的講述,力爭使教師們聽懂、記住、能用。聽講教師對不理解的內容在記錄中做上記號,待課下一一求教。第一次培訓後,教師們普遍的反映是--解渴。

第二次培訓,老師們早早的帶著筆記本等在多媒體教室。其實,任何一門技術的掌握,都是有一個過程的。年輕教師學的快,掌握得 牢。可有些年齡偏大、電教基礎差的教師就有了幾分困難。他們往往對一個知識點要問好幾遍,甚至要演練多遍才能掌握。時常弄亂程式,而無法進行。再加上怕給別人添麻煩而不敢問。指導教師就耐心的輔導他們,從不嫌煩。一片耐心,更堅定了教師們學習的信心。

基礎知識培訓,是為上機操作做理論準備的。上機培訓剛開始,問題就出現了。由於培訓的基礎知識掌握不好,操作程式掌握不牢,多數老師傻了眼。這邊剛喊完“老師”,那邊就又喊起來了。一節課,忙得指導教師滿頭大汗。當接受指導的教師滿懷感激的說“謝謝”的時候,指導老師總是憨憨的一笑,說“別著急,多練幾遍就記住了”。教的耐心,學的認真,有這樣密切的配合,要提高成績還成問題嗎?身邊有這樣的幾位電教教師,既懂行,又耐心的明白人,對參培教師學習遠程教育套用技術來說,是幸運的。

春天是花的季節,但是,一朵花的燦爛是扮不靚大自然的。橋頭中學充分挖掘校本資源,努力培訓教師掌握電化教學技術,不正象培植滿園待綻之蕾嗎?當老師們能熟練的套用遠程教育體系給孩子們上課時,也正是橋頭中學教育事業花開遍地之即。

特色辦學

(圖)副旗長駱秀燕在教育局領導的陪同下與各校負責人觀摩特色學校建設情況副旗長駱秀燕在教育局領導的陪同下與各校負責人觀摩特色學校建設情況

一、抓好兩支隊伍建設,是辦好人民滿意學校的前提和保障。

(一)領導班子隊伍建設

首先,用制度來管理教師。學校制度其實是班子集體智慧的結晶,制度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發展。因此,學校制定製度一定要慎重,在決策前做到轉換視角、角色互換,力求達到科學、民主。用制度來管理教師,班子必須身先士卒,堅持原則,“說了算,定了乾”。久而久之,學校就會形成民主、和諧的氛圍。

其次,用威信來影響教師。領導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更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因此,終身學習是做領導必要條件之一。同時領導要學會在反覆實踐中提升自身的管理藝術,要懂得讚賞和鼓勵的作用,要講究傾聽、說話、批評的藝術,要善於製造溝通的渠道和方法。

最後,用精神來引領教師。領導班子如果是一個“朝氣蓬勃、合作向上”的集體,他的精神就會感染教師,那么學校倡導的理念就會轉化為教師傾心信服。教師當然就會把上課當做是“聖事”,把上好一堂課當做是基本追求,把探究教育教學藝術當做是一種享受。教師如果都這么想,學校還有什麼工作不能落實?學校何愁不能發展?

(二)關於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的素養,決定著學生素質;教師的情緒,決定著學生的情感;教師的今天,決定著學生的明天。因此,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永恆的主題。參觀的幾所學校,在教師專業素質方面的建設上,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和借鑑的地方。

1、從不同層次提高教師素質。

北京中關村中學通過“專家引領、觀摩考察、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四種途徑來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就是從理論、實踐、主觀三個層次來提升教師素質。其中“專家引領”主要著眼於教師套用理論水平的提升,“觀摩考察”主要著眼於接觸外部實踐,促使自我提高,“同伴互助”是發揮集體才智提升各自的實踐水平,“自我反思”是著眼於教師通過主觀內省來提升其自身水平。

2、課堂教學研究從行為研究上升到了行為結構的研究,層次提高了。

北京中關村中學課堂教學研究,聽課時有人專聽教學設計,有人專聽課堂知識結構,有人專聽語言表達,有人專看教學效果。這就說明中關村中學對課堂教學行為進行了結構分解,由上面的做法看出,他們認為課堂教學應該由教學設計、知識結構、語言表達和教學效果四方面構成。北京十四中學同伴互助聽課,要求教師聽課聽業務、教研組長聽課聽教研、教導主任聽課聽教學質量、副校長聽課聽教學設計、校長聽課聽教學管理。這種做法也可做結構分析。李海林學者在他的《橢圓形—語文教育研究形態描述》中認為教學行為結構研究是高於教育行為研究的,是教育研究最終形成範疇的關鍵一環。問題是對課堂進行這種結構分解到底遵循什麼標準來找到結構要素是還值得思考的,到底應該由哪些要素構成教學行為尚需要我們這些學習者深入探究,尤其是兩所學校的做法理念一致,而行為表現卻不同,更值得思考。

3、注意課改轉型期的過渡性和教學研究的漸進性。

北京中關村中學開展“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基本功大賽”、“學科特色教學基本功大賽”、“體育教師的體能競賽”來激勵教師。從大賽名稱可以看出,他們要的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課程理念的吸納和理解程度;(二)是學科知識水平;(三)是教學能力。這應該是目前課改應全面關注到的,不能偏廢。

尤其是北京第五中學對教師備課提出的“四·三“要求,更能說明改革要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進行。 “四·三”要求是:“三留“,留單元 、期中、期末試題;“三統一”,即教學觀念、目標、主題必須統一;“三研究”即研究教材、課標、學生;“三有效”即備課、作業(精)、輔導(個別)有效。其中“三統一”中的目標必須統一,特別值得我們注意。我覺得在新課程的各種泡沫理論里就有一種聲音,認為要淡化目標,甚至有人諱言目標,這就違反了哲學的能動的社會實踐的根本觀點,能動的社會實踐必須是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的,其中第一條就是要有目的,不管何種層次的社會實踐,都必須先確定明確的目標,教學行為更要從學科、學生實際出發,明確目標,否則既是違反哲學的,也是違反課標的。這裡的關鍵是每堂課的目標要呈現知識建構的必要性和基礎性。北京第五中學特別重視教學質量分析,從任課教師個人分析到教研組長學科分析,最後落到教導處的綜合分析,分析時定性、定量相結合,真正突出了分析促發展的功能。注重教學質量,深化質量分析也體現了新課改必須紮實的特點。

4、充分發揮本校資源的作用,打通學科壁壘。

北京市第五中學開展“師徒結隊”活動,即師傅備課,徒弟聽課,學校教導處做行政引領,這就擴大了老教師的作用,他既是教學者又是引領新教師儘快成熟的“導師”。北京十四中開展的“開放課堂互聽”活動,實用有效,具體做法是,每周教師向外公布自己公開課的時間,以供其他教師按時聽課,學校要求教師同學科與不同學科聽課比率為6:4,“開放課堂互聽活動”,有如下幾方面的益處:①督促教師充分備課;②提高教師每學期上成功課的幾率;③起到了同伴互助的作用;④有利於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因為打通了學科壁壘,文理科教師相互學習,必將有助於文科教師提高邏輯理性思維水平,理科教師可以提高學科的人文教育水平;⑤從某種意義上說,代替了學校常規檢查。

另外,專家、校長們還講到:終身學習是教師職業的需要。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觀念,掌握新知識和技能,才能適應學校的快速發展。過去“講清楚、講明白”就是合格教師的標準,今天教師要有高超教育教學藝術。教師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做為校長,應該為教師的學習和專業發展提供支持環境。

二、發揮校園文化育人功能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使其發揮活動育人、文化育人、環境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對教師的發展、學生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文化;教師無小節,樣樣是教育。素質教育無形,德育無痕,學校要以“細雨濕衣”和“大愛無言”的方式來感染和薰陶學生。

北京中關村中學,多元文化藝術欣賞,值得借鑑,其作法是,每學期學校編輯、製作文化藝術欣賞光碟,定時統一播放,以國歌欣賞、奧運之旅、古韻等為主題的藝術欣賞節目,達到了育人的目的。反思我們學校關於這方面的工作,我很有感觸。我們學校自合校以來,就實施了“周格言誦讀”,其目的也是文化育人。雖然我們抓住了傳統文化這條主脈,但比較單調,看來我們還需要在文化多元上下功夫。即要注重傳統,又要使其具有時代氣息;既要有中國特色,更應具有世界視野。

北京五中,德育工作從“說教逐漸向課教和活教轉移”的做法,實際效果非常好。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每月都有主題,“愛家、尊重、信任、感動、責任、愛國”等是今年三月份確定的教育主題。每周有一節學生“走班”制度。其辦法是,每班有不同的活動內容,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願進班。反思我們的興趣小組活動,還是活動教師唱主角,學生並未真正全部動起來。通過反思,我覺得主要是因為未能充分發揮學校教學空間的作用。北京五中的“走班制”,就是利用控制時間的辦法,使所有教室都成為活動的場地,這就解決了全員參與與缺少活動空間的矛盾。

北京101中學,學校自然環境幽靜典雅,人文環境和諧大氣,充分體現了環境育人的功效。

這些名校的校園文化雖然不同,但有其共同的育人功能,校園文化的建設,豐富了師生的知識,拓寬了師生的視野,激活了師生的思維,陶冶了師生情操,培養了師生審美情趣。

三、課程改革的再思考

學習參觀期間,一談到課改,可以說是專家們激情滿懷,校長們低調務實,這充分暴露了當前課改存在的弊端,大家都在談巨觀的、理論的、認識層面的,很少有人談到微觀的、方法的、操作層面的。談來談去,把“明白的事情說糊塗了”,把“簡單的問題說複雜了”。第八次課改已經實施四五年了,我們應該靜下心來重新審視新課改了。兩千多年來一代一代積澱下來的教育教學理論,已經相當成熟了,直到今天,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寓教於樂,教學相長這些古訓,一點也不過時,我們應該繼承它,然後一點一點地向前拓展,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

課程改革就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向前發展。它不是完全的否定,而是“與時俱進”。課程改革的當務之急,應認真研究怎樣繼承、怎樣發展、怎樣為實現課改目標有所突破,而不是同過去的教育教學行為對著幹。“講授法”雖說不好,但在特殊情況下,也有其優勢,這正如“牛拉犁”,雖然已經很落後了,但特殊地面、特殊地區,你還得求助於它。課程改革需要創新,但那種不分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風格如何,搞強行一致的作法,本身就是不科學的。我們不要把課改“神秘化”,應把課改當作平常日子來過,好好地守住自己的成功經驗,積累總結,拓展提升。就達到了課改的目的了。

天津市新華中學的一節《天然放射性現象》物理課,有很大的啟示。本節課不僅傳播了知識,而且點拔了學生探究科學的思路,把學生帶進了科學世界,更重要的是指導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因為學會學習應該是課堂的靈魂。教師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問題,拓寬了學生視野,激活了學生的深度思維。本節課展示了教師深厚的文化底蘊,彰顯了教師熱愛科學的激情,體現了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這才是真正的課改。

四、找準切入點,追求特色辦學

以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學校發展的現狀,結合學校、社會等多方面需求,確立學校的辦學特色,師生才會受益,學校的發展才有生命力和可持續性。否則,那就是譁眾取寵、應景一視。天津市新華中學正是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科學地確立了學校辦學特色------“科研興校”。學校每三年制定一期規劃,每期規劃都有明確的目標,2008年四月已經制定出了“七·三”規劃。當然每期規劃在實施時,都要與時俱進,適時修改。十幾年來天津新華中學在天津市向學生、家長、社會展示了自己的特色,贏得了社會的支持,提高了學校的聲譽和威望。

赤峰市翁牛特旗橋頭中學地處農村,教學設施和手段與城鎮國中相比滯後,但我們依託國家遠程教育模式(Ⅲ),開發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把多媒體引進課堂,就能縮小城鄉間課堂教學的差距,從而更好地實現我校“教研興校”策略。通過“遠程教育套用年、班班通、校校通、辦公管理系統”等規劃的落實,逐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利用多媒體教學,生動、直觀,符合國中生認知規律,能切實激活學生深度思維,開發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利於教師專業成長,師生受益。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學校教學和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我想我們的特色學校的創建,根植於師生的發展,它應該是有生命力的。

考察學習

(圖)橋頭中學第二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文藝演出橋頭中學第二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文藝演出

2008年12月16日,翁牛特旗赴山東兗州教育考察團學習“學案導學”這一課堂教學改革模式。在兗州東方中學和十四中學共聽了鮑志民等6位教師的語文、數學、思想品德、英語四個學科6節常態的“學案導學”課;參加了東方中學語文教科組的座談會;聆聽了兗州市教研室楊主任關於“學案導學”的專題講座。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以學生學會學習為宗旨,以學案為依託,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學案既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又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教學案一體化),它將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潛移化。其中問題是導學的核心,沒有問題就沒有學習,導學也主要體現在問題上,引問題、導問題、能夠引發深層次的問題,用問題設計問題,化難為易。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優點: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提出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發散思維,允許學生異想天開,無論什麼問題,都不是把現成的答案捧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讓學生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和鍛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在學案導學的各個環節中,都力圖讓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發展學生的個體素質和思維能力,突出了學生主體作用。學生根據學案,能清晰地掌握老師的教學思路,提高了課堂聽課效率;每張學案都備有適當的課堂練習,教師在習題講解時注重了學法指導。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先學後教、以問題承載知識,導學導練、當堂達標”的預期目的。在老師方面,避免了授課的隨意性,功夫下在了課前,課堂上把精力放在學生身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隨時進行點撥和指導。對學生來說,學生拿到學案後,對本節課要達到的目標很明確,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精力,而且不會出現在傳統課堂上那種因為沒有聽清老師的一句話而思維中斷的尷尬。而且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主要是在進行自主學習,課堂容量大大增加,學生能力明顯提高。

一種新興事物在剛產生推廣使用時,必然要經歷被人懷疑的過程,必然有其阻礙力量的產生,學案導學也不例外。學案導學的優點很多,但真要落實到位實非易事。過去,學生適應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課堂模式,他們不敢存在著突發奇想,用不著去發散思維,因為有老師們為自己準備好的標準答案,但學案導學提倡的是學生自學,允許學生異想天開,無論什麼問題,都不是把現成的答案捧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因此在使用學案導學時就要鼓勵學生髮言,更要鼓勵後進生參加討論,把一些易答的問題留給他們,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重新鼓起學習的信心,防止兩極分化現象加劇。同時,“學案導學”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但這種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日之功,要循序漸進,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學會預習,學會合作、探究、質疑更需要方法的指導。

更主要的是“學案導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雖然實行教學案一體化,但它需要高素質的教師才能落實到位。具體表現在:

1、要能夠編寫高質量的學案。掌握課標,吃透教材,設計科學合理的導學問題,學案內容必須能使學生建立牢固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的編寫要緊扣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的認知層次,不能是知識點的單一重複。

2、有了學案,且學案的定稿是經過了備課組教師的集體備課環節,有的教師就認為已經“集思廣益”了,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滿足於已有的現成的學案。但是每個班級不同,教育對象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大,如果完全以學案為唯一抓手,搞“一刀切”,不加任何思考地去使用,就不能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師在集體教研前的自備必須分析學情,吃透教材,這樣二次備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懶漢的做法注定只能失敗)。

3、由於學案導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提倡學生質疑求問,允許學生各抒已見,所以課堂上學生的回答或提問往往出乎教師的意料,因此教師要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對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及知識修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堂課是否是活躍的、高效的,關鍵還在於教師在課堂上的操作,什麼時候點撥,點撥到什麼程度,這都需要教師課前認真分析,運用個人的策略實現學案導學最大的有效性。同時,教師在課堂中要善於處理放與收、問與答、個體與全體、學生與教材等幾方面的關係。

4、教學是一門藝術,我們變教為導更要講究藝術,教師要充分領會導學的真諦,不要把學案導學上成習題講評課,就像處理試題一樣把學案內容簡單成對答案。

5、學案導學要求教師要過預習指導關和學法指導關,教給學生預習、學習的方法,並使之堅持經常,形成習慣。

2009年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年。要儘快轉變觀念,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加強課改理論學習,探索課堂教學新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本著邊學習變試驗的原則,我們可以嘗試在某一級段或某幾個班級確立試驗班,小範圍的嘗試試驗,邊實驗邊總結,與對比班比較研究,摸索規律,總結經驗,逐步推廣擴大學案導學的實驗面。

活動

(圖)餐廳一角餐廳一角

2007年6月6日晚,橋頭中學教學樓前燈火輝煌,經過一個多月緊張籌備的第二屆橋頭中學校園文化藝術節文藝匯報演出如期舉行。初一、初二年級以及學校文藝隊的30多個節目參加了匯報演出,演出的節目有歌舞、相聲、小品、三句半、雙簧等,節目內容豐富多彩,精彩紛呈。

本屆藝術節以“舞動青春的鏇律”為主題,突出學生了的主體作用,節目從排練、服裝設計到演出,學生全程參預,教師只做輔助性指導。本屆藝術節的成功舉辦,發現了藝術人才,為藝術特長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間和發展的舞台,也為橋頭中學創建了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了美的薰陶。

校內新聞

(圖)領導講話領導講話

1.2008年4月22日,橋頭中學為期兩天的教學基本功大賽落下帷幕。本次大賽既是對橋頭中學開展課堂教學實效性做法成果的展示,又是對我校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檢驗。

本次大賽聘請了旗教研室多位資深教師任評審,賽後及時地對各學科教學進行了中肯的評價和指導;參賽教師全部是年輕教師,他們用嫻熟的教學技巧展示了較高的組織教學能力和課堂駕馭能力,彰顯了橋頭中學青年教師的風采;參賽教師全部使用多媒體教學,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師在創建特色學校以來,在信息技術培訓和使用方面取得的成績。

賽後,旗教研室副主任李芳對本次大賽做了總結,他在肯定了橋頭中學在課堂教學實效性做法上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中肯地提出了諸多寶貴意見,為橋頭中學今後的課堂教學實效性做法研究指明了方向。

2.2008年5月27日,橋頭中學對全體專任教師進行了信息技術測試。測試以考查教師對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主,考查的內容為Word操作、利用Powerpoint製作課件。本次測試目的在於檢查我校開展“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深化課程改革”特色學校創建活動以來對專任教師的信息技術教育培訓情況,全面了解專任教師的實際水平,為實現橋頭中學“信息技術套用年”的奮鬥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