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師範大學

贛南師範大學

贛南師範大學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是一所省屬本科高校,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教育部評估專家組評價學校在教學質量和辦學實力等方面處於同類地方高等師範院校的前列。學校創辦於1958年6月,時為贛南師範專科學校。1959年改為贛南師範學院,招收了本科生。1964年,恢復為贛南師範專科學校。此後校名多次更改。1984年,恢復為贛南師範學院。2016年1月26日-2月24日,進入教育部更名贛南師範大學公示期。贛南師範大學辦學主體在黃金校區、章貢校區和白塔校區,占地面積2000多畝,校舍建築面積近7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億元,圖書館藏書208餘萬冊。設有19個教學學院和1個獨立學院,68個本科專業。贛南師範大學擁有專任教師近1100人,全日制在校生18800餘人,其中研究生1000餘人。

基本信息

簡介

贛南師範學院贛南師範大學

贛南師範大學成立於1958年6月。學校位於江西省南部、京九線上的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衛生城市——贛州市內。學校占地近2000畝,已建成一個融“人文、科技、生態”於一體的富有現代化氣息的大學新校園,校舍建築面積達70餘萬平方米。 學院創建於1958年,40多年來為國家輸送了各類合格畢業生3萬餘名,現有政史、中文、外語、美術、音樂、數學與計算機、物理、化學、體育、工商等10個系30個專業,教職工882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189人,講師257人,在校普通班全日制學生6000餘人,夜大函授生2000餘人。學院教師有30多人次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等獎項,聘任了一批知名人士和學者為名譽教授或顧問,還聘任了外籍教師。學院占地面積45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

學院重視教學改革和教學基本建設,注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院投入180萬元進行重點學科、專業及課程建設,投入50萬元設立基礎教改教研項目30餘項,投入1000餘萬元新增教學儀器設備,投入520萬元進行圖書資料建設,1萬2千多平方米的新教學主樓正在興建。學院每年有一批應屆本科畢業生考上碩士研究生,有的班比例達25%。學院基礎化學、普通物理等基礎教學實驗室於1999年12月順利通過了省級合格評估,獲得專家的一致好評;計算機、多媒體的運用和校園網的開通,促進了教學管理工作。學院積極開展素質教育,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1999年在省大學生電子製作大賽中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在全省師專英語水平競賽中,連續五屆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在省大學生文藝匯演中,連續三屆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在歷屆省大學生體育運動會上,也獲得了好成績。

學院重視科研工作,成立了中央蘇區研究所、客家研究所、蔣經國研究所、近代聲學研究所等10個研究機構,其中客家研究所在國內外已有一定知名度,中央蘇區研究所在國內已有一定影響。學院科研成果豐碩,近8年教師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2400餘篇,編輯出版教材和學術專著200餘部,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60餘項,已通過鑑定的科研課題50餘項(其中10多項達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獲省部級獎勵10餘項。學院編輯出版的《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被評為全國首屆社科優秀期刊。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歷史沿革

1958年贛南師範專科學校創建;

1960年贛南師範專科學校升格為贛南師範學院;

1964年贛南師範學院改建贛南師範專科學校;

1969年贛南師範專科學校改建贛南專區五七教育學校;

1972年贛南專區五七教育學校升格為贛南師範專科學校;

1983年贛州教師進修學院創建;

1984年贛南師範專科學校升格為贛南師範學院;

1985年贛州教師進修學院更名為贛州教育學院;

2000年贛州師範學校併入贛南師範學院,為贛南師範學院(專科部);

2000年贛州教育學院併入贛南師範學院(專科部);

2016年3月1日,經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並報教育部審核,更名為贛南師範大學。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4月,學校設有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外國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臍橙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地理與規劃學院、商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體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19個教學學院,69個本科專業。

文學院(SchoolofLiterature):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文化產業管理

新聞與傳播學院(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新聞學、教育技術學、廣告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

商學院(SchoolofBusiness):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

政治與法律學院(SchoolofPoliticalScienceandLaw):思想政治教育、法學、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社會工作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SchoolofHistoricalCultureandTourism):歷史學、旅遊管理、酒店管理

外國語學院(SchoolofForeignLanguages):英語、日語

教育科學學院(SchoolofEducationalScience):套用心理學、教育學、學前教育、國小教育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SchoolofMathematicsandComputerScience):數學與套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網路工程、軟體工程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SchoolofPhysicsandElectronicInformation):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

化學化工學院(SchoolofChemicalScienceandTechnology):化學、套用化學、材料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科學

臍橙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InstituteofNavelOrange/SchoolofLifeandEnvironmentalScience):生物科學、園藝

地理與規劃學院(SchoolofGeographyandPlanning):地理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地理信息科學、土地資源管理

音樂學院(SchoolofMusic):音樂學、舞蹈學、舞蹈表演

美術學院(SchoolofFineArts):美術學、環境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表演(服裝表演與設計)、動畫

體育學院(SchoolofSports):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表演(體育表演)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4月,學校專業涵蓋法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農學等10個學科門類,建有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省高校高水平學科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涵蓋55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其中,藝術碩士涵蓋音樂、舞蹈、美術、藝術設計、廣播電視、戲曲等6個領域。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級重點一級學科: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化學、中國史

省高校高水平學科:社會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世界史、數學、化學等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教育碩士、會計碩士、藝術碩士、工程碩士(農業工程)

教學建設

教學成就

截至2016年4月,學校《地方高校文化育人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以蘇區精神和客家文化培養紮根基層人才》《城鄉一體化進程中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學生融合教育實踐》2個項目分別榮獲2014年度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在近兩屆江西省教學成果獎評選中榮獲6項一等獎。

學校建有69個本科專業,其中,2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本科教學工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門課程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建有1個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另有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教育體制改革示範項目1個、特色專業7個、品牌專業14個、卓越人才培養計畫項目4個、專業綜合改革項目6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教學團隊5個、優質課程17門、精品課程9門、精品資源共享課15門、雙語教學示範課程7門,以及省級示範性碩士點2個、研究生創新基地3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1個、研究生優質課程4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歷史學

國家“本科教學工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歷史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教師專業發展》(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中央蘇區史》(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

教育部教師隊伍建設示範項目:協同創建“三位一體”教師教育模式,著力打造區域基礎教育“三個中心”

江西省本科品牌專業:數學與套用數學、體育教育、漢語言文學、音樂學、美術學、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行銷、歷史學、套用化學、思想政治教育、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信息工程、化學

江西省本科特色專業:美術學、體育教育、物理學、教育技術學、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數學與套用數學

江西省優秀教學團隊:數學建模教學團隊、歷史學專業教學團隊、化學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

江西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基礎化學實驗中心、體育實驗與實訓教學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教育學科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實驗中心

江西省優質課程、精品課程:量子力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微分幾何、田徑、市場行銷、大學計算機基礎(公共)、中國近代史、中國古代文學、無機化學、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數據結構、模擬電路、配器(管弦樂法)、光學、學校體育學、管理信息系統、高等數學、中國文化史、微積分、大學英語、廣告設計、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健美操、物理化學、文學概論、教育學

江西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地方高師院校實踐取向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經濟管理類專業“團隊式”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計算機專業“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教師成就

學校堅持以教師教育特色促發展,著力構建“高校——地方政府——學校”協作的教師教育體系,向基礎教育輸送了5萬餘名師資,被譽為“贛南紅土地上人民教師的搖籃”。在培養高素質基礎教育師資和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的同時,學校堅持立足地方、服務基層,依託各種科研平台和人才資源優勢,積極服務地方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建有“江西省中國小校長(教師)培訓基地”、“江西省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江西省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基地”、“贛州市中小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培訓中心”等培訓機構,先後完成“國培計畫”項目等30多批次萬餘人的培訓任務。

榮譽獲獎

2010年—2012年三年間,學校在校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各類競賽活動有4300餘人次和團體獲獎,其中,榮獲全國研究生(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等國家級競賽一等獎180餘人次。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江西省文明單位、江西省校風建設文明單位、江西省首批安全文明校園、江西省園林化單位等榮譽稱號。

師資力量

贛南師範學院校園環境

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100餘名,其中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00餘人;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310餘人;有一大批教師被授予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幹教師等榮譽稱號;有一批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聘請了王梓坤院士、游效曾院士等一批國內知名學者為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常年聘任了來自美國、英國、挪威、加拿大、日本等國的外籍教師多名。學校學術氛圍濃厚,具有較高的學術科研水平。有機化學、專門史、基礎數學、體育教育訓練學被批准為江西省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學、音樂學等15個專業被評為江西省高校品牌、示範專業;建有專門史、有機化學、體育教育訓練學、課程與教學論等16個碩士點;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國社科規劃重點課題、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等300餘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現有江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客家研究中心、江西省有機藥物化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稀土金屬材料及套用重點實驗室、中央蘇區研究所、贛粵閩湘四省邊際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所等20個研究機構,在客家、中央蘇區史、有機藥物化學、稀土金屬材料及套用等研究領域形成顯著特色,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學校編輯出版的《贛南師範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社科優秀學報。

學校教學設施齊全,建有文、理、工、管、體育、美術、音樂等教學大樓,建有服務設施齊備的大學生人文科技中心和後勤服務大樓,以及完備的室內外體育運動設施,學校教學儀器設備資產近億元。圖書館現有藏書120餘萬冊,建立了圖書館計算機管理系統和電子閱覽室,並配有大量的電子讀物和電子期刊。

學校以品牌立校為宗旨,實行“2.5+1.5”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起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三元”互動對接的教育教學體制。在校學生在省級以上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於近年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舞蹈比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以及全省大學生文藝匯演團體總分第一、全省大學生英語水平競賽團體總分第一、全省大學生電子製作和設計大賽團體總分第一、全省大學生電腦競賽團體總分第一、全省大運會金牌總數第一、全省大學生籃球賽冠軍等優異成績。畢業生以其綜合素質優勢,不僅在江西,而且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福建海南等沿海發達地區受到歡迎。學校被江西省教育廳評為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

學校校風淳正,環境優美,形成了“崇德、尚學、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被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江西省文明單位、江西省校風建設文明單位、江西省首批安全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

目前,學校正以實施“十一五”發展規劃為契機,弘揚“多謀思變、同心創業,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勇於開拓、追求卓越”的師院人特有的“精氣神”,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大力推進“品牌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科學治校”四大戰略,努力打造學科、專業、課程、師資、科研、學生、管理、環境等八大品牌,為在2010年前後創建在省內外聲譽較高、特色明顯的綜合性師範大學而不懈努力!

院系設定

序號 學院名稱 本科專業設定 本科專業設定 碩士點設定 碩士點設定
1 贛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師範);秘書學 對外漢語 課程與教學論(語文) 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學科教學(語文)
2 贛南師範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勞動與社會保障;公共管理 法學 社會工作 馬克思主義法學 學科教學(思想政治)
3 贛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歷史學;人文教育 旅遊管理 社會學一級學科 專門史 世界史一級學科 學科教學(歷史)
4 贛南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物理學;電氣技術教育;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數字媒體技術 光學 物理課程與教學論
5 贛南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 科學教育 課程與教學論(生物教育方向) 化學生物學;生物教育
6 贛南師範大學地理與規劃學院 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系統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社會文化地理與規劃 學科教學(地理)
7 贛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8 贛南師範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數學與套用數學;軟體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 數學一級學科;學科教學(數學) 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學科
9 贛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運動訓練 社會體育;體育表演 體育學一級學科
10 贛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美術學;動畫 藝術設計 美術學 教育學(美術教學與課程論)
11 贛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新聞學;廣播電視編導;廣告學 教育技術學;播音與主持藝術 媒介文化傳播;教育技術學 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
12 贛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英語 日語 英語語言文學 學科教學(英語)
13 贛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材料化學 套用化學 化學一級學科;化學課程教學論 套用化學
14 贛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音樂學;音樂表演 舞蹈學 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 音樂課程與教學論
15 贛南師範大學商學院 市場行銷;會計學;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國際經濟與貿易;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 企業管理
16 贛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套用心理學、學前教育 教育學、國小教育 教育學一級學科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17 贛南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18 贛南師範大學高等職業教育學院
19 贛南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機構設定

圖書館

圖書館圖書館

贛南師範大學圖書館創建於1958年6月,原名為贛南師範專科學校圖書館,幾經變遷,走過了一段曲折的路程。圖書館館舍總建築面積32530平方米。館內設有教師閱覽室、文科閱覽室、理科閱覽室、期刊閱覽室、專業期刊閱覽室、外刊閱覽室、報紙閱覽室、古籍閱覽室、特藏閱覽室、過刊閱覽室、教材閱覽室、參考諮詢室、電子閱覽室等13個閱覽室和2個自習室,閱覽座位達2770席。館藏文獻是圖書館開展讀者服務工作、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文獻服務的物質基礎。目前,隨著學校各專業的不斷增加和拓展,該館已形成了學科專業設定和辦學規模相適應,印刷型文獻與數位化文獻、現實館藏與虛擬館藏互為補充,突出師範教育特點的藏書體系。至2007年8月,圖書館和各教學學院資料室藏書為1619443冊,其中中文圖書1504442冊,外文圖書38993冊,期刊合訂本76008冊,另有電子圖書404900冊,訂閱中外文期刊2200餘種。閱覽室周開放時間達92小時。學生借閱量逐年上升。

電子、網路服務是21世紀圖書館發展的方向。1997年9月該館開始實施採購、編目、流通三個子系統的計算機管理。2002年6月,圖書集成管理系統升級替換為南京匯文Libsys2000軟體系統,實現了全館業務工作的計算機管理,建成了管理手段現代化、管理過程規範化、信息傳遞數位化、信息服務多樣化的網路化圖書館。圖書館擁有6台伺服器,8台骨幹交換機,建設了14TB的大型數字資源存儲系統,建成了160座的電子閱覽室,以及無線網路覆蓋並與校園網相連的圖書館區域網路,充實了電子資源,拓展了服務功能,為辦學實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切實更堅強的支撐。現有中國期刊網CNKI數字圖書館、EBSCO外文學術資料庫、客家文化資料庫等15個資料庫。其中,中文資料庫8個,視頻資料庫1個,英文資料庫3個,自建特色資料庫3個。

圖書館設有辦公室、采編部、流通部、閱覽部、期刊部、技術服務部和文獻課教研室等7個館屬機構,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高、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圖書情報工作隊伍。全館現有工作人員58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48人,占全館人員的82.76%,有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23人,初級職稱15人。各教學學院資料室工作人員13人,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2人,占資料員的92.3%。

1978年學校成立了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由主管校長擔任委員會主任,作為統籌協調全校圖書情報工作的業務指導諮詢機構。2001年成立大學生讀書學社,為圖書館與讀者架起了一座溝通信息的橋樑,為講求學習科學、研究讀書藝術提供了一方園地。圖書館從基礎設計建設到讀者服務領域,建立了一整套較完善的規章制度,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保證工作正常運行。

校醫院

贛南師範學院醫院是集基礎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為一體的衛生機構。據官網顯示,醫院共有在職職工29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者6人、中級職稱者15人,外聘職工15人。設有內科、外科、皮膚科、中醫科、中傷科、五官科、婦產科、針灸理療科、放射科、B超室、心電圖室、化驗室、供應消毒室和住院部等科室,擁有一批先進的醫療設備。2005年9月,新建的兩棟醫院大樓投入使用,使醫院總建築面積增至5200平方米。

教育技術中心

贛南師範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於2005年9月底成立。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要為師生提供公共網路服務和校級公共實驗服務,具體負責校園網路和基於校園網套用的規劃、建設和管理;負責數位化校園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網路信息服務和信息發布、用戶入網管理、網路安全、電子郵件等服務;負責全校公總計算機課、外語語音訓練、教育技術課程實驗,負責全校微格實訓,負責多媒體教室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校園文化

校徽

1、以“精氣神”為主題設計校徽,與贛南師範學院整個大學精神和校園文化體系相一致。

2 、木鐸為中國古時宣布教令時用的大鈴,《論語》 中說:“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以木鐸為校徽主體形象,意指我們繼承以孔子為代表的我國優秀教育傳統,象徵我們是以培養師資為主的師範院校,這與我們育師為體的辦學定位相一致。

3、三個木鐸構成一個人字形,意指堅持以人為本,這與學校的辦學理念相一致。

4 、以藍色為主色調,意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喻學生勝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與學校堅持質量立校,追求卓越的辦學宗旨相一致。

5 、“精氣神”三字小篆變形,細長均勻的線條相互交織而有條不紊,並貫穿木鐸,像脈絡貫穿人體(三木鐸構成人形),以此說明“精氣神”文化已貫穿學校的方方面面,構成校園文化的核心價值和贛南師範學院人的共同追求。

6 、每個木鐸外形以及下沿邊線的結合均為人字,包含了“三人行,必有我師”和師院人同心協辦共創偉業的內涵。

7 、三個木鐸和三朵祥雲的結合,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以及天地人融為一體的中華傳統哲學理念,並說明我們“人文、生態、科技”的和諧校園建設理念。

8 、外圈標中英文校名“贛南師範學院”為通常做法,仍用毛體字顯得雄壯大氣,也顯“精氣神”。建校時間“1958”置於中央,正好被圍於三個木鐸之中,意指贛南師範學院的木鐸金聲發於1958年。

9 、從構圖上來看,外面的圓形構圖和內部的三角形構圖和而不同,相互協調,相得益彰,給人以圓融、穩定、和諧之美感。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孫弘安

院長、黨委副書記:曾志剛

黨委副書記:胡龍華

黨委委員、副院長:曾澤鑫、邱小雲、吳劍波

副院長:陳勃、陳春生

紀委書記:辛躍凌

院長助理:姚力(掛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