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西雅拉圖

1. 12. 21.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賽西雅拉圖又作納·賽西雅拉圖,曾用名丹必扎布。內蒙古師範大學蒙古語言文學系教授。1933年11月27日生,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彥爾登蘇木人,蒙古族。1952年7月至1953年7月,在烏蘭浩特內蒙古師範學院蒙文專修科學習,後留校任教,並參加本院蒙古語言文學業餘研究班學習。1957年10月借調到北京大學東方語言系任教。1959年11月調回內蒙古師範學院(今內蒙古師範大學)蒙古語言文學系任教。1979年評為副教授,1987年晉升為教授。先後任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職。1983年以後,專門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目前側重研究蒙古族詩歌發展史。主要論著《試論〈江格爾傳〉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蒙文),《內蒙古師大學報》1980年第4期《蒙文詩的格律研究》(蒙文),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論蒙文詩行的節奏停頓》(蒙文),《蒙古語言文學》1986年第4、5期連載《〈蒙古秘史〉詩歌研究》(蒙文),《內蒙古師大學報》1989年第1、2、3期連載。

教學工作

開設的課程
本科生課程:
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生物地理學,現代自然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1983年至2001年
自然地理學,生態學,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概論,2006年至今
碩士生課程:
現代自然地理學講座,中日地理教育比較研究,2007年至今
招收、指導研究生
碩士生:
2005年至2008年,薛宏(2005在職)
2006年至2009年,初一,武兆妍(2006在職)
2007年至2010年,周琛(2007在職)
2008年至2011年,白麗艷
2009年至2011年,鄧文斌(學科教學),王巧靈(2007在職)
2009年招收,海峰(2009在職),郭靖(2009在職)
2010年招收,張藜英,李佳月(學科教學),包亞慧(學科教學)

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

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牧區環境變遷

科研項目

主持與參與:
1. 內蒙古教育廳項目(主持),內蒙古自治區小尾寒羊的可養區規劃研究(編號:A95060),1995.08-1997.08,(資助經費:05萬元);
2. 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主持),內蒙古典型草原地表裸露化機制及保護措施研究(編號:2009Zd10),2009.07-2012.12,(資助經費:8萬元);
3. 內蒙古社科項目(參與),漢蒙對照名詞術語研究(編號:) ,1984.7-1986.09;
4. 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與),遙感技術在呼和浩特市規劃建設及環境調查中的套用,1990.10-1992.09,(資助經費:3萬元);
5. 橫向項目(參與),利用TM遙感技術對科右前旗土地利用現狀調查,1992.04-1993.09,(資助經費:17萬元);
6. 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與),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人地關係的生態系列研究(編號:9800202),1998.07-2000.06,(資助經費:1.5萬元);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與),內蒙古高原可持續發展模式體系研究(編號:68874039),1996.07-1998.06,(資助經費:11萬元);
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季相及經度模型的土地覆蓋遙感研究(編號:49701017),1999.07-2001.06,(資助經費:18萬元);
9. 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與),農牧業生態經濟系統信息分析方法及套用研究(編號:20010901-07),2001.09-2003.08,(資助經費:2萬元);
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與),鄂爾多斯高原交通網路對生態系統的干擾研究(編號:41061042),2010.01-2012.12,(資助經費:27萬元)。

主要論著

專著

1.蒙漢對照名詞術語叢書---地理學名詞術語詞典(合作),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
2.遙感技術在呼和浩特市規劃建設及環境調查中的套用研究(合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

譯著

2.生物與地理環境(主譯),譯著(民文).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

論文

1. 賽西雅拉圖,包鋼.大興安嶺中段植被類型與地貌生態相關性分析研究.國土開發與整治.第5卷增1期(1995年6月):37-42
2. 賽西雅拉圖,額爾敦,敖斯爾.養殖小尾寒羊在內蒙古發展生態大農業中的作用,內蒙古科技與經濟(科技文獻版).(1998年5月):122-123
3. 賽西雅拉圖,敖斯爾,額爾敦.論內蒙古小尾寒羊的現狀與發展潛力.內蒙古科技(蒙文版).總第103期第6期(1998年11月):19-20
4. 賽西雅拉圖,寶音賀希格,薩仁高娃.論地理教學過程中的國情教育的滲透.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教育蒙文版).總第58期第2期(1998年12月):10-18
5. 賽西雅拉圖,孟根其其格.論民族地區現代化過程中的教育的作用.內蒙古科技(蒙文版).總第104期第6期(1998年12月):58-60
6. 賽西雅拉圖,額爾敦,劉海榮,奈民夫(那順).伊金霍洛旗台格蘇木可持續發展生態工程與開發設計.經濟地理.第18卷第6期(1998年12月):59-67
7. 賽西雅拉圖,斯仁巴圖,海春興,寶音,巴特爾.內蒙古自治區小尾寒羊可養區規劃研究.經濟地理.第18卷第6期(1998年12月):267-273
8. 賽西雅拉圖,斯仁巴圖,包鋼.淺灘可持續發展與地理教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教育蒙文版).總第60期第2期(1999年6月):31-36
9. 賽西雅拉圖,額爾敦,林潔,雷軍,楊月,奈民夫(那順),內蒙古伊金霍洛蘇木可持續發展模式設計,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20卷第2期(1999年6月):120--125
10. 賽西雅拉圖,秦樹輝,照日格圖巴特爾,郝潤梅,胡日慶,內蒙古阿巴嘎旗近期牧用草地資源荒漠化環境評價.乾旱區資源與環境.第13卷增刊(1999年10月):118-121
11. 賽西雅拉圖,奈民夫(那順),C.W.Thornthwaite氣候類型中農業生產限制因素淺析,科學管理研究,第18卷增刊(2000年10月):118-120
12. 賽西雅拉圖,張裕風,敖登高娃,蘇根成,郝潤梅,土默特左旗土地資源調查評價因素探討,科學管理研究,第18卷增刊(2000年10月):125-126
13. 賽西雅拉土,布和,錫林郭勒盟北部土地狀況遙感調查與牧業最佳化發展研究,青海環境,第11卷第2期(2001年1月):24-26
14. 賽西雅拉圖,酒井 さとる・小泉 武栄.中國・內モンゴルのアバガーホシュー草原における飼育家畜の密度と草原荒廃の関系.東京學芸大學紀要(國外期刊)人文社會學系Ⅱ第58集(2007年1月):21-35
15. 秦樹輝,賽西雅拉圖,郝潤梅.彩虹外航空遙感技術在編制呼和浩特地區植被資源途中的套用:見王維珍主編“遙感技術在呼和浩特市城市規劃建設及其環境調查中的套用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
16. 郝潤梅,賽西雅拉圖,秦樹輝.五台山植被分布現狀淺析.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總第70期增刊(1994年10月):108-113
17. 巴特爾,賽西雅拉圖,朝魯門.內蒙古農區,半農半牧區發展小尾寒羊的綜合性效益探討研究.內蒙古科技與經濟.總第13期第5期(1998年9月):27-28
18. 斯仁巴圖,賽西雅拉圖,阿拉騰巴特爾.論學校地理教育的作用.內蒙古科技.內蒙古科技(蒙文版).總第104期第6期(1998年12月):98-99
19. 郝潤梅,賽西雅拉圖,秦樹輝,海春興,內蒙古草原牧區冬營地對草場退化的影響.中國草地.總第117期第6期(2000年11月):17-20
20. 何滿喜,賽西雅拉圖,內蒙古耕地利用現狀及趨勢分析.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第18卷第3期(2002年4月):P228-231
16. 郝潤梅,賽西雅拉圖,秦樹輝.五台山植被分布現狀淺析.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總第70期增刊(1994年10月):108-113
17. 巴特爾,賽西雅拉圖,朝魯門.內蒙古農區,半農半牧區發展小尾寒羊的綜合性效益探討研究.內蒙古科技與經濟.總第13期第5期(1998年9月):27-28
18. 斯仁巴圖,賽西雅拉圖,阿拉騰巴特爾.論學校地理教育的作用.內蒙古科技.內蒙古科技(蒙文版).總第104期第6期(1998年12月):98-99
19. 郝潤梅,賽西雅拉圖,秦樹輝,海春興,內蒙古草原牧區冬營地對草場退化的影響.中國草地.總第117期第6期(2000年11月):17-20
20. 何滿喜,賽西雅拉圖,內蒙古耕地利用現狀及趨勢分析.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第18卷第3期(2002年4月):P228-231
21. 郝潤梅,賽西雅拉圖.自然地理野外教學基地建設與素質教育.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15卷第1期(2002年8月):31-34
22. 何滿喜,賽西雅拉圖,托克托縣生態退耕探析.生態經濟.第6期(2002年12月):55-57
23. 星野仏方,賽西雅拉圖,佐藤藍,中村修平.中國內モンゴルにおける草原の沙漠化と綠化をめぐって.沙漠研究(國外期刊).第20卷第1期(2010年6月):43-48
24. 銀山,巴特爾,賽西雅拉圖,伊秀麗.內蒙古小尾寒羊分布及養殖環境評價.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27卷第2期(1998年6月):134-137
25. 秦樹輝,郭德才,賽西雅拉圖,郝潤梅,宋蘭,李虹.套用遙感手段進行呼和浩特市城區建築密度調查研究:見王維珍主編“遙感技術在呼和浩特市城市規劃建設及其環境調查中的套用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
26. 海春興,郝潤梅,賽西雅拉圖,包斯琴.高士地理系自然地理系統化教學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27卷第4期(1998年12月):320-325
27. 呼格吉勒圖,何雨,賽西雅拉圖,阿拉騰其其格,阿拉騰巴特爾,朝魯門,薩日娜,內蒙古東北部近十年耕地面積變化及評價.乾旱區資源與環境.第13卷增刊(1999年10月):70-73
28. 秦樹輝,郝潤梅,蘇根成,賽西雅拉圖.彩虹外航片在呼和浩特市綠地調查中的套用:見王維珍主編“遙感技術在呼和浩特市城市規劃建設及其環境調查中的套用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
29. 秦樹輝,郝潤梅,韓秀珍,賽西雅拉圖,內蒙古西桌子山及其鄰近地區珍稀植物群分布現狀研究.乾旱區資源與環境.第13卷增刊(1999年10月):135-138

獲獎及榮譽稱號

1.1984年4月,被評為內蒙古師大“先進工作者”榮譽;
2.1989年11月,《漢蒙對照名詞術語研究》,獲內蒙古自治區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1993年12月,遙感技術在呼和浩特市城市規劃建設及環境調查中的套用研究》,獲國家建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4 1994年04月,《利用TM衛星相片調查科右前旗土地詳查》,獲國家土地局“優秀成果”三等獎;
5 1994年11月,《利用TM衛星相片調查科右前旗土地詳查》,獲內蒙古師範大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6 1996年11月,《高師地理系自然地理系統化教學研究》,獲內蒙古師範大學第三屆“教學成果”獎;
7 1997年08月,《利用TM衛星相片調查科右前旗土地詳查》,獲興安盟行政公署“表彰鼓勵”獎;
8.1997年11月,《內蒙古自治區小尾寒羊可養區規劃研究》,獲全國首屆資源工程學術會“優秀論文” 獎;
9 1998年02月,《利用TM衛星相片調查科右前旗土地詳查》,自治區土地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10 1998年07月,《內蒙古自治區小尾寒羊分布及養殖環境評價》,獲第二屆華中地區“科學技術推廣大會”二等獎;
11.2000年06月,《論地理教學過程中的國情教育的滲透》,獲全國第二屆民族教育“優秀科研成果”獎;
12.2011年3月,獲內蒙古師範大學2009-2010年度“三育人”先進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