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紹山

賈紹山人生的轉折點,是他當上興泰和的副經理開始的。 少小離家老大還,賈紹山終於完成了一個商人的夢想。 所謂寒門出貴子,賈紹山硬是憑藉著自己的刻苦努力改變了人生的命運。

簡介

賈紹山在新疆的“大營客”(清朝一大批因饑荒而背井離鄉的楊柳青人跟隨左宗棠西征的清軍做生意來到新疆,稱為“趕大營”,這些肩挑手提的貨郎擔又稱“大營客”。)中,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大營客們一般都出身貧寒,若不是萬般無奈,誰會冒著生命危險西出陽關呢?賈紹山在家裡最小,但窮人家的孩子就像路邊的小草,枯榮不由己。自打他出生,家中就沒有隔夜的糧食。兄弟姐妹都是各顧各的,舊社會稱這叫“窮散班子”。

童年的賈紹山就開始為養活自己而四處打工,今天給人拾個柴,明天幫人挑桶水。漸漸長大的賈紹山因為人很勤快、厚道頗受鄰里喜愛,在大夥的撮合下,他還娶了一個賢惠的妻子。

美滿的日子沒過多久,妻子因為貧窮病倒了,又因為無錢醫治而撒手人寰。這一年,賈紹山25歲,悲憤交加的他動了趕大營的念頭,他再也不想這樣不死不活地過日子了,一咬牙背井離鄉來到了伊犁的綏定城。

就是這樣一個苦水裡泡大的孩子,卻成了民國年間天津工商業界顯赫一時的風雲人物。

初到綏定,賈紹山也只是給人乾點雜活餬口。慢慢地,他有了自己的心思,總不能這樣過日子啊,他開始學著做買賣,擺起了自己的小攤,賣一些日用雜貨。

雖然他對做買賣一竅不通,可是他既能吃苦又非常好學。他和一個孤身的維吾爾族老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不到兩年光景,賈紹山不但生意越做越紅火,還學會了一口流利的維吾爾語。

賈紹山人生的轉折點,是他當上興泰和的副經理開始的。興泰和是以經營醬園兼做京貨生意的連鎖店,當時總店設在迪化(今烏魯木齊),伊犁是分店。賈紹山從這裡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商人。

多年以後,由他和姐夫及內弟共同經營的振豐恆已是伊犁聲名鵲起的商號,而他自己也成為天津商幫中有影響的人物。

民國以後,賈紹山以商人的敏銳將大部分資金轉入天津,入股中興銀號。果然,“七七事變”以後,由於日寇的瘋狂掠奪,內地與新疆的交通運輸中斷,天津商幫昔日的輝煌漸漸暗淡下來。

而賈紹山在天津的商場上卻如魚得水,投資了宏利棉布莊、天瑞銀號、萬義顏料莊、義和祥藥材批發棧、豐記油糧行,並獨資十萬元成立了謙義銀號,成為當時響噹噹的百萬富翁。

少小離家老大還,賈紹山終於完成了一個商人的夢想。所謂寒門出貴子,賈紹山硬是憑藉著自己的刻苦努力改變了人生的命運。

從大字不識幾個,到精通維吾爾語和俄語,他留給我們的是一種精神,一種不屈不撓、不向命運低頭的令人欽佩的生活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