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墓

賈島墓

賈島墓 占地8.6萬平方米。1956年賈公祠被拆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唐代著名苦吟詩人賈島(779--843),字浪仙,范陽房山(今北京市房山區)人。開成二年(837)九月,被派任劍南道東川遂州長江縣(今四川遂寧市蓬溪縣)主簿。世稱“賈長江”。三秩秩滿,於開成五年(840)九月遷普州(今四川安岳縣)司倉參軍。會昌三年(843)七月,卒於任所。終年六十四歲。有詩集《長江集》十卷傳世。
賈島死後,在四川安岳、四川遂溪、北京房山、安徽當塗四地皆稱有賈島墓。究竟其真墓在何處?似乎是個“謎”!

北京房山墓

賈島衣冠墓。唐墓。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房山區石樓鎮二站村南。墓呈丘狀,高約16米,方圓幾十米。賈島墓包括賈公祠、寶頂(賈島墳)及碑亭,占地8.6萬平方米。1956年賈公祠被拆,僅存二清碑。一為賈島記地碑,康熙三十九年(1700)立;一為重建賈公祠碑,嘉慶二十三年(1818)立。碑亭中大理石碣為明代弘治年間房山知縣曹俊所立,碑額上書“唐賈島墓”,碑文是一首七律,為明代詩人李東陽所書。賈島(779~843),貞元十四年(798)開始外游,後受韓愈影響還俗。與孟郊齊名,素有“郊寒島瘦”之稱。著有《長江集》10卷,錄詩370餘首。另有小集3卷、《詩格》1卷傳世。

四川安岳墓

位於四川省安岳縣城南郊安泉山。系唐代詩人賈島葬墓,長12米,寬、高各3米,砌石為垣。現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戶參軍賈浪仙之墓”。墓前有清建瘦詩亭,內陳歷代文人弔唁賈島的石刻詩文。其友蘇絳撰立“賈司倉墓志銘”,記述賈島生平、死、葬日期和地點等甚詳。為安岳縣文物保護單位。
《安岳縣誌》載賈島生前好友蘇絳《賈司倉墓志銘》稱:“賈島於會昌癸亥歲七月二十八日終於郡官舍,春秋六十有四,葬於普南安泉山”。李洞《賈島墓》詩云:“一第人皆得,先生豈不消?位卑終蜀土,詩絕占唐朝。旅葬新墳小,魂歸故國遙。我來因奠灑,立石用為標”。安錡《題賈島墓》詩云:“倚恃才難繼,昂藏貌不恭。騎驢沖大尹,奪卷忤宣宗。馳譽超先輩,居官下我儂。司倉舊曹署,一見一心忡”。李洞,雍州人,是賈島的狂熱追隨者和忠實信徒。因避朱泚之亂入蜀,在普州城北大雲山“鑿石為洞,讀易其中”。他在賈島墓前“立石為標”,此即後世安岳所傳的“李洞碑”。安錡,普州從事,是“司倉舊曹署”的目睹者。作《題賈島墓》詩,約在賈島死後的幾年。賈島墓身廣3米許,長7米許,石條鑲砌為垣。墓前有“唐普州司倉參軍賈公諱島之墓”碑。墓前建有瘦詩亭,亭內碑碣林立,歷代題詠甚多。賈島墓,現為安岳縣文物保護單位。

四川遂溪賈島墓

位於距縣城九十五華里的郪口鄉長江壩明月山。《遂溪縣誌》載:“唐賈島墓,縣西七十里明月山”。《唐志》稱:“賈島墓,在遂溪明月山之陽”。《方輿勝覽》載稱:“賈島謫為長江簿,有墓在焉”。鄭谷《長江縣經賈島墓》詩云:“水繞荒墳縣路斜,耕人訝我久咨嗟。重來兼恐無尋處,日落風吹鼓子花”。《四川通志》記載:“崔毅,宋神宗時人,官長江縣尉兼主簿事。先是唐賈島謫長江簿,有明月山詩,後人建寺其上,或傳島歿葬於此。及歿,亦窆此山下,人以為島後身”。明月山南側,有崔毅墓與賈島墓相依為鄰。賈墓前豎“唐長江縣主簿賈公諱島之墓”碑,今不復存。附近,宋代建造,清代重修的賈公祠,內有賈島塑像,匾額、楹聯,題詠甚多。今均不復存。

安徽當塗賈島墓

鄭谷《吊賈員外》詩云:“入韻與五字,俱為時所傳。幽魂套用慰,李白墓相連”。吳省欽《瘦詩亭記》亦稱:“當塗青山之北,有李白墓,南即賈島墓”。

賈島真墓是哪一座

賈島一生清貧,且無子女,處在古代交通十分不便和七月盛夏酷暑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扶樞數千里歸葬故鄉房山;更不可能無緣無故旅葬千里之外的安徽當塗;移葬遂溪也沒有必要。因此,四川安岳城南安泉山的賈島墓才是真的。四川遂溪明月山與北京房山賈島峪兩地的賈島墓,都是具有紀念性質的衣冠墓。至於安徽當塗青山的“賈島墓”,則可能是好事者所偽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