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清查

資產清查

資產清查是指受委託的資產評估機構,應對委託單位的資產、債權、債務進行全面清查,在此基礎上要核實資產賬面與資產實際是否相符,考核其經營成果,盈虧狀況是否真實,並作出鑑定。

基本信息

簡介

概念;資產清查是指以實地盤點、核對往來等方法,查明經濟主體占有資產實有數額的活動。目的是摸清企業的家底,為企業評估管理提供基礎數據。

財產清查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工作,為了保證財產清查工作的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達到財產清查的目的,確定各項財產清查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實物的清查

財產清查的重要環節是盤點財產物資的實存數量,為使盤點工作順利進行,應建立一定的盤存制度。一般說來,財產物資的盤存制度有兩種:永續盤存制和實地盤存制。

(一)確定財產物資賬面結存的方法

1.永續盤存制。永續盤存制亦稱賬面盤存制。採用這種方法,對平時各項財產物資的增加數和減少數,都要根據會計憑證連續記入有關賬簿,並且隨時結出賬面餘額,其公式為:

賬面期末餘額=賬面期初餘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

這種盤存制度要求財產物資的進出都有嚴密的手續,便於加強會計監督;在有關賬簿中對財產物資的進出進行連續登記,且隨時結出賬面結存數,便於隨時掌握財產物資占用情況及其動態,有利於加強財產物資管理。其不足之處在於賬薄中記錄的財產物資的增減變動及結存情況都是根據有關會計憑證登記的,可能發生賬實不符的情況。因此,採用永續盤存制,需要對各項財產物資定期進行財產清查,以查明賬實是否相符,以及賬實不符的原因。

2.實地盤存制。同永續盤存制相對應的是實地盤存制。採用這種方法,平時只根據會計憑證在賬簿中登記財產物資的增加數,不登記減少數,到月末,對各項財產物資進行盤點,根據實地盤點確定的實存數,倒擠出本月各項財產物資的減少數,其公式為:

本期減少數=賬面期初餘額+本期增加數-期末實際結存數

根據以上計算倒擠出的本期減少數,再登記有關賬簿。所以,每月末對各項財產物資進行實地盤點的結果,是計算、確定本月財產物資減少數的依據。

採用這種方法,工作簡單、工作量少,但各項財產物資的減少數沒有嚴格的手續,不便於施行會計監督。倒擠出的各項財產物資的減少數中成份複雜,除去正常耗用的外,可能還有毀損和丟失的。所以,除非特殊原因,一般情況下不宜採用。

(二)清查財產物資的方法

不同品種的財產物資,由於其實物形態、體積重量、碼放方式不同,採用的清查方法也不同,一般有實地盤點和技術推算盤點兩種。

1.實地盤點。實地盤點是指在財產物資堆放現場進行逐一清點數量或用計量儀器確定實存數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用範圍廣,要求嚴格,數字準確可靠,清查質量高,但工作量大。如果事先按財產物資的實物形態進行科學的碼放,如五五排列、三三制碼放等,都有助於提高清查的速度。

2.技術推算盤點。技術推算盤點是利用技術方法,如量方計尺等對財產物資的實存數進行推算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大量成堆,難以逐一清點的財產物資。

為了明確經濟責任,進行財產物資的盤點時,有關財產物資的保管人員必須在場,並參加盤點工作。對各項財產物資的盤點結果,應逐一如實地登記在"盤存單"上,並由參加盤點的人員和實物保管人員共同簽章生效。"盤存單"是記錄各項財產物資實存數量盤點的書面證明,也是財產清查工作的原始憑證之一。

盤點完畢,將"盤存單"中所記錄的實存數額與賬面結存餘額核對,發現某些財產物資賬實不符時,填制"實存賬存對比表",確定財產物資盤盈或盤虧的數額。"實存賬存對比?quot;是財產清查的重要報表,是調整賬面記錄的原始憑證,也是分析盈虧原因、明確經濟責任的重要依據,應嚴肅認真地填報。

二、貨幣資金的清查方法

(一)現金的清查

現金的清查,是通過實地盤點的方法,確定庫存現金的實存數,再與現金日記賬的賬面餘額核對,以查明盈虧情況。在進行現金清查時,為了明確經濟責任,出納員必須在場。在清查過程中不能用白條抵庫,即不能用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條、收據等抵充庫存現金。現金盤點後,應根據盤點的結果及時與現金日記賬核對,並填制"現金盤點報告表".現金盤點報告表也是重要的原始憑證,它既起"盤存?quot;的作用,又起"實存賬存對比表"的作用,"現金盤點報告表"應由盤點人員和出納員共同簽章方能生效。

(二)銀行存款的清查

銀行存款的清查,是採用與開戶銀行核對賬目的方法進行的,即將本單位的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開戶銀行轉來的對賬單逐筆進行核對。即使雙方記賬都沒有錯誤,銀行存款日記賬的餘額和銀行對賬單的餘額也往往不一致,這種不——致主要是由於未達賬項形成的。所謂未達賬項是指由於企業與銀行取得憑證的時間不同,導致記賬時間不一致,而發生的一方已取得結算憑證且已登記入賬,而另一方未取得結算憑證尚未入賬的款項。

未達賬項有以下四種:

1.企業存入各種款項,企業已經登記入賬,作為存款的增加,而銀行尚未入賬。

2.企業開出支票和其他付款憑證,企業已經登記入賬,作為存款的減少,而銀行尚未支付或尚未辦理轉賬手續,所以尚未入賬。

3.企業委託銀行代收的貨款和銀行應付的存款利息,銀行已於收到日計息以後登記入賬,作為企業存款的增加,而企業尚未收到通知,所以尚未入賬。

4.委託銀行代付的款項,銀行已於付款後登記入賬,作為企業存款的減少,而企業尚未收到通知,所以尚未入款。

在1、4兩種情況下,會使企業賬面的存款餘額大於銀行賬面的存款餘額,而在2、3兩種情況下,又會使企業賬面的存款餘額小於銀行賬面的存款餘額。為了查明銀行存款餘額的正確數字,同時也是為了消除未達賬項的影響,應當根據銀行的對賬單同企業的賬簿記錄逐項進行核對。在核對過程中,如有疑問,應請銀行提供證明,若發現銀行的記錄有錯賬漏賬,應及時通知銀行查明更正。對"未達賬項"則應於查明後編制"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如果雙方賬目沒有發生其他差錯,所求得的雙方賬面餘額必定相符,否則,就要進一步檢查不符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只起對賬的作用,不能作為調節賬面餘額的憑證,銀行存款日記賬的登記,還應待收到有關原始憑證後再進行。

上述銀行存款清查方法,也適用於銀行借款的清查。

三、結算往來款項的清查方法

各種結算往來款項一般採取"詢證核對法"進行清查,即通過證件同經濟往來單位核對賬目的方法。清查單位按每一個經濟往來單位編制"往來款項對賬單"(一式兩份,其中一份作為回執聯)送往各經濟往來單位。對方經過核對相符後,在回聯單蓋公章退回,表示已核對;如果經核對數字不相符,對方應在回聯單上註明情況,或另抄對賬單退回本單位,進一步查明原因,再行核對,直到相符為止。"往來款項對賬單"的格式和內容見如下:

往來款項對賬單(對賬聯)

××單位:

你單位1997年11月16日到我廠購甲產品1 000件已付貨款4 000元,尚有4 000元貨款未付,請核對後將回聯單寄回。 清查單位(蓋章)

1997年12月20日

往來款項對賬單(回執聯)

××清查單位:

原因

⒈企業單位各種資產的增減變動和結存情況,通過憑證的填制與審核、賬薄的登記與核對,已經在賬薄體系中得到了正確的反映,但賬薄記錄的正確性並不足以說明各種資產實際結存情況的正確。在具體會計工作中,即使是賬證相符,賬賬相符的情況下,資產的賬面數與實際結存數仍然可能不相一致。

⒉ 賬存數與實存數不相符的原因

●實物收發時,由於計量不準確而發生品種或數量上的差錯;?

●實物保管過程中的自然損耗或自然升溢;?

●因管理不善而出現實物資產的腐爛變質及毀損;?

●貪污盜竊、營私舞弊等違法行為造成實物資產的短缺;?

●因未達賬項而引起的銀行存款及往來賬項的數額不符。?

⒊資產清查的作用

資產清查既是會計核算的一種方法,又是單位內部實施會計控制和會計監督的一種活動。其作用主要表現在:

●保證會計核算資料真實可靠,為正確編制會計報表奠定基礎;

●充分挖掘實物資產的潛力,提高其利用率和使用效果;

強化資產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

種類

(一)按清查的對象和範圍分類

1、全面清查

●概念:是指對一個單位的全部資產,包括實物資產、貨幣資產以及債權債務等進行的全面徹底的盤點與核對。

●特點:清查範圍大、投入人力多、耗費時間長。

●實施全面清查的情況:

◆年終編制決算會計報表前;

◆企業撒銷、合併或改變隸屬關係時;

◆企業更換主要負責人時;

◆企業改制等需要進行資產評估時。

2、局部清查

●概念:是指對一個單位流動性較強、易發生損耗及較貴重的部分資產進行的盤點或核對。

●特點:清查範圍小、專業性強、人力與時間的耗費較少。

●實施局部清查的情況:

◆材料、商品、在產品、庫存現金於每日營業終了進行的實地盤點;

◆企業與銀行之間進行的賬項核對;

企業與有關單位進行的債權和債務核對或查詢等等。

(二)按清查的時間分類

1、定期清查

●概念:根據計畫安排的時間,對一個單位的全部或部分資產進行的清查。

●時間:月末、季末和年末結賬時進行。

●特點: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2、不定期清查

●概念:事前未規定清查時間,而根據某種特殊需要進行的臨時清查。

●實施不定期清查的情況:

◆更換財產物資經管人員(出納員、倉庫保管員)時;

◆實物資產遭受自然或其他損失時;

◆單位合併、遷移、改制和改變隸屬關係時;

◆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進行會計檢查時;

◆清產核資工作時。

●特點:不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方法

一、財產清查前的準備工作

1、組織準備。成立由財會部門、資產管理和使用部門的業務領導、專業人員及有關職工代表組成三結合清查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實施該項工作。

●制定具體的清查計畫,安排合理的工作進度,配備足夠的清查人員。

●清查過程中,要做好清查質量的監督工作;

●清查完畢後,應將清查結果及處理意見上報有關部門審批處理。

2、業務準備?

●應將清查日前所有的資產賬薄登記齊全,並結出賬面餘額,做到賬賬相符,以便確定賬實之間的差異。

●應將其使用和保管的各項資產,按其自然屬性予以整理,有序排列,整齊堆放,並利用標籤註明資產的品種、規格和結存的數量,以方便盤點核對。?

●應準備好盤點清冊和計量工具,校正度量器,以保證盤點結果的準確可靠。

二、實物資產的清查方法

(一)實物資產的盤存制度

1、永續盤存制,亦稱“賬面盤存制”。

●概念:對於各種財產物資的增減變化,平時就要根據會計憑證在賬簿上予以連續登記,並隨時結算出賬面結存數額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賬面期末餘額= 賬面期初餘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

●特點:定期對實物資產實地盤點,確定賬實是否相符。

●優點:可以及時反映和掌握各種資產的收、發和結存的數量和金額,有利於加強對資產的控制和管理;

●缺點:登記賬簿的工作量較大。?

2、實地盤存制,亦稱“以存計銷制”或“盤存計銷制”。

●概念:對於各實物資產的增減變化,平時在賬簿上只登記其增加數,而不記其減少數,期末通過實地盤點確定財產物資的結存數後,倒算出本期減少數並登記入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本期資產減少金額 = 期初結存金額+本期賬面增加金額-期末資產結存金額。

●特點:“以存計銷”或“以存計耗”,月末一次登記減少數。

●優點:核算工作較簡便,登賬的工作量較少。

●手續不夠嚴密,容易將諸如浪費、被盜等視同為正常的減少入賬。

(二)實物資產清查的具體方法和過程

1、實物資產清查的具體方法

●實地盤點法,指通過點數、過磅、量尺等方式,確定財產物資的實有數量。該方法適用範圍較廣且易於操作,大部分實物資產均可採用。

●技術推算法,指通過技術推算(如量方、計尺等)測定財產物資實有數量的方法。該方法從本質上講,是實地盤點法的一種補充方法。

2、實物資產清查的過程

●盤點時,實物保管人員應與清查人員一起參與盤點,以明確經濟責任。

●盤點時,有關人員要認真核實,對盤點結果應如實填制“盤存單”,並共同簽字或蓋章;

●盤點結束,應根據“盤存單”和會計賬簿記錄,編制用來反映實物資產具體盈虧數額並作為調整賬簿記錄的原始憑證“實存賬存對比表”。

●清查人員應以“實存賬存對比表”為基礎,分析查明賬實不符的性質和原因,劃清經濟責任,按規定程式報請有關部門領導予以審批處理。

●最後,清查人員應針對清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一)現金的清查

●現金清查採用實地盤點法,並要求出納人員必須在場,以明確責任。

●現金清查除要清點現金實存數並與現金日記賬餘額相核對,查明盈虧外,更要嚴格檢查庫存現金限額的遵守情況以及有無以白條抵充現金的現象。

●盤點完畢後,應根據盤點結果和現金日記賬的結存餘額填制“現金盤點報告表”。該表兼有“盤存單”和“實存賬存對比表”的雙重作用,是對庫存現金進行差異分析和用以調整賬項的原始憑證。

(二)銀行存款的清查

●銀行存款的清查主要採用賬項核對的方法,即根據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開戶銀行轉來的“對賬單”進行核對。

●“對賬單”是開戶銀行記錄存款單位一定時期內在該行存款的增減和結存情況複寫的賬頁。

●存款單位收到“對賬單”後,應與銀行存款日記賬逐筆核對其發生額和餘額,如果雙方賬目的結存餘額不相一致,除某一方(尤其是存款單位)賬簿登記發生差錯外,大多情況是由“未達賬項”所造成。

●所謂未達賬項,主要是指存款單位與開戶銀行之間因結算憑證傳遞時間的差別,發生的一方已經記賬,而另一方尚未接到有關憑證沒有記賬的款項。

●未達賬項的四種情況:?

◆單位已記收款而銀行未記收款的賬項。

◆單位已記付款而銀行未記付款的賬項。

◆銀行已記收款而單位未記收款的賬項

◆銀行已記付款而單位未記付款的賬項

●思考:那兩種情況使銀行存款日記賬餘額大於對賬單餘額?

那兩種情況使對賬單餘額大於銀行存款日記賬餘額?

●對未達賬項一般是通過編制“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的方法加以揭示和進行調整,其編制方法是:

●以單位、銀行雙方調整前的賬面餘額為基礎,各自加計對方已入賬而本方尚未入賬的未達賬項,計算出雙方各自調整後的餘額。

●若雙方調整後的餘額相等,一般表明雙方記賬正確,反之則說明某一方或雙方記賬有誤。

●現舉例說明未達賬項的調整方法如下:

資料:某企業2001年12月31日銀行存款日記賬餘額為83000元,開戶銀行轉來的銀行對賬單餘額為79000元,經逐筆核對,發現有以下未達賬項:

◆企業12月29日送存銀行轉賬支票一張,金額12000元,銀行尚未入賬;?

◆企業托收的銷貨款9000元,銀行已收妥入賬,企業未接到收款通知單;?

◆企業開出轉賬支票一張3000元支付廣告費用,銀行尚未收到該轉賬支票;

◆銀行代付水電費4000元已登記入賬,企業未接到付款通知單。?

●調節表編制的計算公式:

單位銀行存款日記賬餘額+銀行已收單位未收數額-銀行已付單位未付數額=銀行對賬單餘額+單位已收銀行未收數額-單位已付銀行未付數額

●注意:行存款餘額調節表是用來試算和調節單位與銀行之間賬款是否相符的一種方法,但不能根據此表編制憑證和調整賬簿記錄。對於其中所涉及的未達賬項,都必須在收到有關結算憑證後方可登記入賬。

往來款項

●對應收、應付款項等往來賬項的清查,採用的主要方法是通過函詢與債權債務單位核對賬目。

●單位應將清查日截止時的有關結算憑證全部登記入賬,在確保本單位應收、應付款項餘額正確的基礎上,編制一式兩聯的對賬單,送交對方單位進行核對。

●對方單位核對後,應將核對結果在對賬單上註明,加蓋公章後退回清查單位。

●若發現未達賬項,亦可採用前述調節方法予以調整相符。

資產清查賬務處理

一、處理步驟

第一步,賬實調整,等待處理。根據盈虧,增加或減少實物資產賬戶,同時辦理報批手續,增加待處理賬戶。

第二步,收入、費用及索賠調整,核銷待處理。按批覆意見,增加收入、增減費用或增加索賠資產賬戶,同時核銷待處理賬戶。

二、“未處理財產損溢”賬戶設定

●由於財產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需分成兩步,報批前已經調整了賬簿記錄,報批後才能針對盈虧原因作出相應的處理,因此,必須有一個過渡性的賬戶解決報批前後的相關記錄。“待處理財產損溢”就是為滿足會計核算這一要求而設定的。?

●該賬戶用來核算企業在財產清查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或毀損及其處理情況。

◆借方登記發生的盤虧和盤盈報批後的核銷;

◆貸方登記發生的盤盈和盤虧報批後的核銷;

◆如為借方餘額表示尚待批准處理的淨損失;

◆如為貸方餘額表示尚待批准處理的淨溢余。

◆該賬戶設定“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和“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明細賬。

●根據資產的定義,按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待處理財產損溢應及時報批處理,並在期末結賬前處理完畢。如果在期末結賬前尚未經批准的,應在對外提供的財務報告時先行處理。所以,該賬戶在期末沒有餘額。

三、處理舉例

(一)資產清查結果賬務處理的一般規定

●賬外固定資產原因計入“營業外收入”賬戶;

●盤虧毀損固定資產計入“營業外支出”賬戶;

●自然升溢、收發計量形成的盤盈沖銷“管理費用”賬戶;

●定額內自然損耗、收發計量、自然災害(扣除賠償部分)形成的盤虧計入“管理費用”賬戶;

●責任事故應責成過失人賠償。

(二)實物資產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

例 1:財產清查發現賬外設備一台,重置價值 24000 元,估算已提折舊 25% 。

盤盈時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24000 ?

貸:累計折舊  6000 ?

待處理財產損溢 18000

報批後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18000

貸:營業外收入 18000

例 2:財產清查盤虧運輸車輛一部,賬面原價32000元,已提折舊16000元。

盤虧時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16000 ?

累計折舊  16000 ?

貸:固定資產 32000

報批後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營業外支出 16000 ?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16000

例 3:財產清查發現庫存甲材料因計量器具不準盈餘150公斤,單價6元。

盤盈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材 料  900 ?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900

報批後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900

貸:管理費用 900

例 4 :財產清查中,發現庫存乙材料因計量器具不準短缺700公斤、定額內自然損耗200公斤、保管員王明亮失造成 100公斤丟失、火災造成毀損1300公斤。

盤虧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9200

貸:材料  9200

報批後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王明亮 400

—永安保險公司  4160 ?

管理費用 3600 ?

營業外支出  1040 ?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9200

(二)現金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

例 5:現金清查結束後,發現短缺140元,其中50元應由出納員承擔責任,另90員無法查明原因。

盤虧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140

貸:現 金  140 ?

報批後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劉莉莉 50 ?

營業外支出  90 ?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140

(三)往來款項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

在財產清查中,確認已經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和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按制度規定,應在上報有關部門批准後予以核銷。

例 6:AB公司所欠本公司的貨款2500元,確認無法收回,按規定作壞賬損失處理。

有關壞賬損失的處理,有兩種方法:

一是“直接沖銷法”,即確認應收款項無法收回時直接計入管理費用;

二是“壞賬備抵法”,即平時按規定比率計提壞賬準備基金,計入管理費用,形成壞賬準備(借:管理費用,貸:壞賬準備),待壞賬發生時,沖減壞賬準備。

採用直接沖銷法,應編制下列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2500

? 貸:應收賬款 2500

採用壞賬備抵法,應編制下列會計分錄:

借:壞賬準備 2500 ?

貸:應收賬款 2500

例 7:本公司欠某運輸公司的運費300元,因對方單位撤銷而無法清償,按規定作為資本公積處理。應編制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其他應付款 300 ?

貸:資本公積  3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