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保祿

1994年,賀保祿終於看到了一直以來所夢想的機會,他的人生開始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 可是,賀保祿的創業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賀保祿是一位寬厚、善良的人,每一位和他交往的人都有這樣的評價。

一波三折風雨路 永不言棄鑄“太平”
——河南太平種豬繁育有限公司董事長 賀保祿
一、農民之子志不短
賀保祿出生於原陽縣太平鎮賀張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善良、樸實的農民,就像千千萬萬普通的農民一樣,辛勤持家,善待鄉鄰,是遠近聞名的好人,賀保祿就是在這樣一個善良、淳樸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原陽縣太平鎮雖然地處黃河之濱,但是,在過去那裡卻是“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是鹽鹼,種地不打糧”的貧瘠之地。賀保祿在家排行老六,兄弟姐妹多,父母雖然終日辛苦勞作,勤儉持家,但是家庭狀況一直非常貧困,艱苦的現實使賀保祿從小就養成了替父母分擔家庭負擔的習慣。看著父母被生活壓彎的腰和蒼老的白髮,十三歲時他毅然選擇了輟學,開始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幫助父母分擔家庭的重擔。賀保祿年輕的心裡始終藏著一個發家致富的夢想,他下定決心要利用農村寬闊的天地實現自己的宏偉理想。
二、創業之艱顯膽略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這樣寫到:“痛苦是白忍受的嗎?它可以使我們偉大”。賀保祿正是這句話的踐行者,他並沒有被當時家庭所面臨的困難嚇倒,相反,他在輟學之後割草放羊、編筐、窩簍,挖河、當搬運工,在農忙時幫助父母收割莊稼,農閒時還經常打零工,做小生意以補貼家用。1989年,賀保祿在本村開了一個代銷店,為人厚道和善的他利用自己靈活的頭腦不僅服務了鄉鄰,也為自己的創業之路打下了鋪墊。他曾經南下武漢批發小商品,趕集變賣。也做過大米生意。經過數年的拼搏,他家的經濟情況有所好轉,但是這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沒有滿足於小富即安的現狀,在他的心底深處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拚搏成就一番事業,改善太平鎮落後的面貌,帶領民眾擺脫貧困。
1994年,賀保祿終於看到了一直以來所夢想的機會,他的人生開始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這一年黨和政府出台了鼓勵農民發展養殖業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具體規定是:為籌建養豬場的村民免費提供土地,縣鄉提供低息貸款。聽到這個訊息,他似乎看到了一縷曙光,他的心裡充滿了創業的渴望。就像著名作家丁玲所說:“人,只要有信念,有追求,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都能適應”。正是抱著這樣一種信念和追求,他第一個申請報了名,並且在當年的9月份利用2萬元的低息貸款,在村北蓋了一排簡易的豬舍,購進了8頭母豬,開始了它的創業之路。從此,賀保祿便把養豬場當成了家,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養豬的事業上。他曾經戲稱:“當初創業時對待這8個“金疙瘩”就像是當自己的孩子在養。”夫妻倆白天種地、晚上打料、精心飼養,他的妻子看著賀保祿每天辛苦忙碌的身影,疼在身上,急在心裡,她除了在生活上更加關心他照顧他之外,還在養豬場裡給賀保祿當幫手,夫妻倆互相幫扶,互相鼓勵,用忙碌的生活和對美好未來的渴望,來緩解勞動的艱辛和面臨困難所帶來的心酸。正如這樣一句話:“創業是艱難的,敢於創業的人,便不會計較艱難和困苦”。
可是,賀保祿的創業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養豬場的創辦初期,由於缺乏養殖專業技術和經驗,加上對飼料市場和生豬市場缺乏預見和把握,一年下來,他的養豬場不僅沒有給他和家人帶來期望已久的經濟效益,卻虧損了1.1萬元。這樣的打擊是沉重的,在他的心裡烙下了深深的印記。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患難及困苦,是磨練人的最高學府。”賀保祿沒有被當時的挫折擊敗,他毫不氣餒,把失敗當作磨練,他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在父母和妻子的大力支持下,他又貸款2萬元購進15頭母豬,開始了又一次向事業的巔峰衝刺。他勤於鑽研通過閱讀大量養殖書籍,結合養殖實際不斷地積累養殖經驗和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細心餵養,專心經營,他的養豬事業逐漸有了起色。然而,“天有不測之風雲”,正當賀保祿看到自己的事業正朝著希望方向發展的時候,一場大火再一次把他推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無情的大火將養豬場燒的慘不忍睹,一片狼藉。當時正值深冬之際,寒風呼嘯,雪花漫天,站在淒冷的寒風中,賀保祿夫婦相擁而哭。這場大火給他們造成了3萬多元的經濟損失,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賀保祿沒有一蹶不振,他曾這樣問自己:“難道我真的不該走養豬這條路,難道老天真的要置我於死地嗎?”從父輩那裡繼承下來的頑強拼搏、堅忍不拔、永不服輸的精神鼓舞著他咬緊牙決定背水一戰。他在妻子的支持下毅然變賣了自己的房屋和宅基地,一家老小搬進了養豬場,開始了他再一次向命運發起抗爭、向未來發起了挑戰。
三、十年一劍鑄輝煌
有這樣一句格言:“命不能爭,運可以造;弱者認命,強者抗命,能者求命,智者造命”。賀保祿當屬智者,也正是他這樣與命運抗爭的精神成就了他今天輝煌的事業。“成功總是垂青於那些有準備的人”,經歷了幾次重大挫折之後,命運之神開始眷顧這位農民之子了,他的養殖事業終於迎來了春天,開始步入發展時期。1997年,歷經了幾年的磨難賀保祿對養殖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他的養殖技術也日臻完善,養殖經驗也積累的極為豐富,並且對市場也有了全方位的了解。適逢全國生豬養殖市場開始回暖,他的事業從此“峰迴路轉,柳暗花明”,開始穩步發展壯大起來。到2002年底,他不僅還清了全部26萬元貸款,而且,養豬場已經發展成為規模較大的中型企業。
經過十多年的專心經營,精心打造,賀保祿以人才科技帶動企業的發展,運用現代化養殖理念,引進先進的信息工程技術對生產進行管理監控。憑藉一流的人才和專業養殖技術,他的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一躍成為河南省種豬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發展了,但他並沒有驕傲,停止不前,他深知科學和技術在企業發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在省、市、縣、鎮黨委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在省、市、縣畜牧局領導和專家的關心幫助下,先後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河南農業大學、信陽農專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緊密的技術合作關係,並且依託這些高等院校先進的技術力量和人才,使企業的發展動力十足,立於不敗之地。
經過數十年的誠信經營,賀保祿的企業以“信譽第一,顧客至上”的經營理念,成功打造出“太平種豬”的優良品牌;不僅打開了河南的市場,其產品還遠銷全國18個省市, 在養殖行業樹立了良好的企業信譽,形成了極佳的品牌效應。如今,該公司擁有太平新美系純種繁育場、大約克單品系種豬繁育場和新美系二元種豬繁育場各一座(其中,大約克單品系種豬繁育場是全國唯一的大約克單品系種豬繁育基地)。三場共占地260畝,存欄母豬2600頭,年出欄純種豬18000頭,二元母豬16000頭,無公害商品豬26000頭,年出欄達到5萬頭,固定資產達8600萬元。
四、樂於奉獻不忘本
萊辛說過:“人的價值並不取決於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認為真理在握;決定人的價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賀保祿就是這樣一位抱定理想,孜孜不倦地追求者。正是憑藉他那自強不息、百折不撓、永不言棄的信念和挑戰艱難困苦的精神,他和他的企業才屢次跨越千難險阻,使企業一步一個腳印的穩步發展。如今,河南太平種豬繁育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太平牧業系列種豬”被評為中國知名品牌,公司先後被評定為:全國養豬行業百強優秀企業;全國標準化示範豬場;中央生豬活體儲備基地;中國畜牧業協會豬業分會理事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科研基地;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河南省一級種豬場;河南省無公害生豬生產基地;河南省養豬學會分會理事長單位;河南省種豬聯合育種單位;河南農業大學教學實習基地等。賀保祿先後當選為: 中國畜牧協會豬業分會理事,新鄉市第十一屆人大代表,河南三農新聞人物,河南省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河南省品牌促進會副會長,河南省養豬學分會副會長,河南省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河南省十大魅力人物,新鄉市工商聯執委、十大民營企業家,五四獎章獲得者,原陽縣工商聯副主席等榮譽稱號。
用別人的話來說:“賀保祿現在富了”。可是,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農民的子弟,沒有忘記養育自己的父老鄉親。他經常說:“我是窮苦人家出身,是父老鄉親們給了我自強不息的品格,給了我創業的智慧,給了我永遠前進的力量。我一直有這樣一個志向,就是讓我的父老鄉親們都過得越來越好。”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帶動鄉親們致富,他經常為鄉親們毫不保留地傳授自己多年的養殖技術和經驗;並且,每月還聘請國家和省、市養豬方面的專家,免費向民眾講授養豬技術。當養殖戶遇到技術難題時,無論何時何地,他都有求必應,手把手的教,直到將問題解決為止。在他的組織和帶動下,截至目前,已有13000多位農民掌握了養豬技術,發展養殖戶1530家,為這些家庭帶來了上億元的財富,使民眾走上了富裕道路。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他的公司先後採用參股和聯辦等形式,吸納4家養豬場作為公司的子公司。總公司與各個子公司形成了強大的合力,不但提高了抵禦風險的能力還提高了市場競爭力。通過輻射帶動作用,他正在帶動越來越多的農民走上養殖致富的道路。
五、幫貧濟困獻愛心
經過十數載的艱苦磨礪,賀保祿深知知識的重要性,更不願看著那些像他一樣的孩子因家庭困難上不起學。他說:“扶危濟困,奉獻社會是我的一個理想。我是從苦窩裡長大的,深知貧困的滋味,經歷過上不起學的痛苦;如今,當地農村還有很多孩子因各種原因上不起學,我現在有能力幫助他們,讓他們有學上、有書讀。”近些年來,賀保祿一直在踐行他的理想,他在農村的公益事業中投入極高的熱情。只要聽說哪個孩子因家庭困難上不起學,他都會慷慨解囊,給予無私的資助。多年來,他已經資助了20多位孩子完成了學業。2009年為養豬發源地賀張村架設了路燈,家家戶戶安裝了有線電視,並承擔電費、電視收視費,還為村里舖了水泥路,解決了全村人出行難的問題。每到春節他帶領公司班子成員到太平鎮賀張村賀清臣、賀保剛、魯廣艷家中,大賓鄉高明古村張國社、張軍財、王繼昌家中,靳堂鄉大石佛村陳玉祥、李培善、閆治安等九戶特困家庭慰問,給他們送去錢、大米、麵粉、食用油、棉衣、棉被等。2010年8月得知陽阿鄉陳莊村、福寧集鎮中嶽村的葛淑營、楊倩倩因家中困難,考上了大學而為學費發愁,為他們每人送去1000元現金和麵粉、食用油。2010年12月29日,他為公司所在地高明古村國小260名學生每人捐贈一套課桌,一個精美書包,還為學校捐贈2000冊圖書和籃球、桌球、羽毛球等體育用品。他還一直關心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給他們資助。汶川大地震、舟曲大地震發生後,他積極組織公司員工捐款捐物,並交納1萬元個人特殊黨費。截止目前,累計捐資達20多萬元。從賀保祿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位事業有成的企業家用自己無私的愛心,關心愛護下一代的感人事跡,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大愛無限!
回報社會是賀保祿最終的目的,他要繼續將企業做強、做大,2011年投資1.6億元把第五種豬繁育基地建成,公司年出欄種豬10萬頭。三年內年出欄種豬達到20萬頭,成為中國種豬行業第一名,三年後與國外合資上生豬肉食品深加工,走出國門、出口創匯。5年內完成上市前的所有準備工作,發展成規範化企業,並最終實現上市,成為基業長青的“百年老字號”,回報社會。
六、成功事跡勵後人
每次與賀保祿談起他的成功之路,他總是強調說:“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有一種永不言棄的信念,要學會理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髓,那么你就會成功的跨越苦難,達到理想的彼岸。”審視他成功的軌跡,給我們留下很多啟迪和思考。
其一,自強不息,仁厚務實。賀保祿是一位寬厚、善良的人,每一位和他交往的人都有這樣的評價。的確,他出身淳樸善良的農民家庭。在他的身上更多的是仁慈厚道的個性和求真務實的作風,他用個人自強不息的奮鬥歷程書寫了一位農民的傳奇。
其二,有膽有識,永不言棄。賀保祿所開創的事業,飽含著他對事業永不言棄的追求和過人膽略與見地。在他的身上,我們可以找到很多這樣的事跡,他也正是憑藉個人過人的膽識和百折不撓、永不言棄的精神開創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其三,厚德載物,回饋社會。君子所為,當以厚德載物,回饋社會。他雖然是農民之子,但卻不失謙謙君子風度,他現在擁有巨大資產,卻不持財傲物,他時刻關注社會進步和民眾冷暖,用自己的行動回報家鄉、回報社會,展現出一位農民企業家的君子風範。
七、成功背後的啟示
經過數次坎坷而最終獲得成功的賀保祿成了當今農民養殖的典範。審視他成功的軌跡,有許多令人艷慕和借鑑的地方。
有膽有識,屢挫不敗。他的創業歷程告訴我們。企業管理者首先要有膽有識,不能蠻幹,要真正懂的財散人聚,大愛才能做大事的道理。
目標明確:就要全力以赴,專業、專注的長期持續堅持去做一件事,一個一個小目標去完成。目標是成功的源動力,有目標才會有方向。其次要有遇挫不敗的決心和決戰必勝的信心。這可以說是創業成功的基礎。
積累新知。汲取經驗。賀保祿認為,企業家要愛學習,善於學習,只有學習才能擁有更多智慧,有智慧就能成就人生。尤其要善於在知識積累中總結經驗,領導必須有高度,有大格局,以身作則,會分錢、分榮譽,大家一起共同做事。這是決定一個企業是否具備發展後勁的關鍵,不斷超越,是企業騰飛的雙翼。
厚道精明、果斷務實。和賀保祿打過交道的人都會對他那種厚道精明,果斷務實的品性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沒有知識分子身上的書生氣,更沒有那種圓活達變、刻意恭敬的俗態媚態。他的厚道不僅體現了他豪爽的人格魅力,而且體現了一位企業家的良好素質。
總之,河南太平種豬繁育有限公司從初創時的一無技術、二無資金、三無人才,發展成為今天中國有巨大影響力的種豬企業,並得到當地政府的肯定支持和廣大用戶的信賴,與董事長賀保祿獨特的經營理念密不可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董事長賀保祿這種經營理念的支撐下,河南太平種豬繁育有限公司會迎來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