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舊八景

貴港舊八景

貴港舊八景,又稱“貴縣舊八景”。所謂“八景”,原是指宋人在給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等景物繪圖所用的寫意之詞,後因地誌收入,便成為了各地介紹當地景勝的套語。 而原貴縣亦流傳有貴縣本地的八景傳聞,故縣誌收之。以下為舊縣誌所載的舊傳八景詩。 舊傳八景詩 紫水滔滔下縣城,思灣晚渡送還迎。 南山米洞僧余飯,北嶺仙棋子滿枰。 鐵巷朽榕生木葉,銀塘夜雨長荷英。 西峰方竹饒天籟,東井漁歌唱月明。 以上八景詩為清光緒癸巳年所修《貴縣誌》附的原文(民國貴縣誌對照舊收錄),此外,舊縣誌還附有“八景”,分別為:。 因此,八景詩每句前四字不完全與八景(四字)重疊。近年來,網路上流傳的“小江紫水”、“西山方竹饒天籟”、“蓮塘夜雨長荷英”、“思灣夜渡送還迎”、“北嶺仙棋子滿坪”均為錯誤版本。 (另,1989年4月1日,由市政協、市委宣傳部、市建委、市志辦、市報社、市文化局、市廣播電視局、市文聯、市詩詞學會等九個單位聯合倡議齊展評選《貴港市八景》活動,評選出了“貴港新八景”。)

基本信息

歷史傳說

貴港市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建郡置縣開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稱貴縣,至198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貴縣建制,設立貴港市,沿用貴縣名稱620年。由於貴縣歷來是廣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而文化較為發達,底蘊十分深厚,內涵非常豐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貴縣八景故事》是貴港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始於宋代,盛於明清,在民間廣泛流傳。

光緒貴縣誌載舊八景 光緒貴縣誌載舊八景

貴縣八景的故事廣泛流傳於貴港市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的村村屯屯。貴縣八景源於宋代。如南山寺建於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隨之有寺里“流米洞“的傳說。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貴縣由秦桂林郡、漢鬱林郡、唐宋貴州改名貴縣,便有貴縣八景之傳說。《貴縣八景》在清光緒《貴縣誌》、民國《貴縣誌》、1993年版《貴港市志》都有記載,每個景物都有一句詩歌和一個神話故事,寄託一個美好的願望。八景詩朗朗上口,故事娓娓動聽,在民間世代相傳。現留存有古代“流米洞”石刻,清代“紫水”石刻、“孝子裡”碑刻、三界廟等實物景觀可作佐證。

民國貴縣誌載舊八景 民國貴縣誌載舊八景

貴縣舊八景

懷城紫水

小江村邊終年紫水滔滔,夏日清涼無比,縱大雨,河水混濁而紫水獨清

冬日霧氣籠罩,雖大寒河水冰涼,而紫水獨春,今紫水出處,已建水站

古時寶水今為眾人享矣

據考證:位於小江村、西江大橋下幾百米處河邊的“小江紫水”,儘管仍不乏神話色彩的繚繞(附近居民至今仍說這是“龍口,是從龍頭山流出的龍水,云云,泉眼附近石碑也刻著“龍泉”字樣)。但它又是很實用的,跟當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這是附近幾條老街居民的飲用取水點,可以說這是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結合得最好的一個景點,所以,注定它在民眾中印象最深刻、最有口碑也最懷念。

思灣夜渡

思灣(今蘇灣)河邊一石造化,白日為石,入夜化船,渡李孝子往返

今大橋飛架而石船猶在,造福人類者人不忘之

夜深人靜,猶聞其聲

傳說:很久以前,縣城下街的李姓青年,自幼父親早亡,由母親含辛茹苦養大,他對母親十分孝順,人們都叫他“李孝子”。李孝子十五六歲就去江對岸的思灣村給一個財主打長工,奉養母親。他白天做工,晚上就回家侍奉母親,不管颳風下雨天天由渡口往返。財主見他每晚回家,怕他影響做工,就不想給他回去,故意拖遲收工,還命令船家晚上不許渡李孝子回家,但李孝子仍然能堅持回到對岸且並未影響做工,而船家都說沒有渡李孝子。財主很氣惱,就在某天收工後偷偷跟在李孝子後面觀察他怎么過江。只見李孝子走到河邊,呼的跳上一塊大石頭,石頭一下變成一艘船,由一個白須老梢公渡他過江。

財主看到神仙幫助李孝子,十分妒恨,就想出一條毒計,過了兩天就拿狗血潑在那塊大石頭上,結果當晚白須老人就不見出現了,李孝子也回不去。現在那塊形似大白船的石頭還立在蘇灣村。

南山米洞

南山寺內有流米洞,離地六尺,拳頭大小,寺中幾人流米幾許

不但吃飽,且有剩餘,後一和尚貪心,將洞鑿大

遂不復有米流出,空餘一洞,令人唏噓

傳說:漏米洞位於南山寺東面的半山腰佛洞口的出口處,距地面約三尺,底下是鯉魚池。漏米洞的洞口只有小孩子的一個拳頭大小,從外往裡望黑乎乎的看不出有多深。這個小洞存在有多久已經無法考究了,過去這個小洞並沒有那么大,大概只有銅錢大小,聽說經常會有米流出來的,供寺里的僧人享用。而且每次流出的米不多不少,剛剛好夠寺中僧人們一天的飯量。如果寺里來了客人,它似乎又未卜先知總會流多一份來,足夠客人的飯量,從來不會流多些來的,當然也不會流少了,非常神奇。所以就有了:“僧有幾人,米流幾許。”這個說法流傳了下來。

後來有一任住持犯了貪念,想讓米流多多的好換錢,就拿了工具把漏米洞的洞口鑿大了。結果呢,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這個洞口從此再也不出米了。
其實石頭裡自然不會自己生出米來,比較合情合里的解釋是這山腹里有個藏米洞,相傳是當年石達開義軍的倉庫,只不過後來石達開的義軍們在大渡河全軍覆沒了,所以再也沒有人知道倉庫的洞口在哪了。時間久了,再加上山體的自身運動,有些米就順著石縫流了出來。當時的人們不知道這些,所以就覺得大為稀奇了。

曾經有訊息稱一個小學生在游南山寺時,把手伸到漏米洞裡掏出了幾枚銅錢!結果弄得許多人蜂擁而至,南山寺頓時熱鬧非凡起來。雖則來的人多是看熱鬧的,但也不泛有做著發財夢的。後來管理者乾脆就把漏米洞封了起來。

從此以後老貴縣八景的最後一景就再也不曾見了。

北嶺仙棋

明代縣人馮之界,至北山打柴,見兩翁弈棋遂觀之

日落方歸,而家中曾孫竟已弱冠,有道是山中方幾日,世上幾千年

民間流傳,明代嘉靖年間,貴縣某山村有個馮克利,排行第三,又名馮三界,上大平天山採藥,忽見霞光閃亮,山頂上不斷傳來笑聲,還有喊沖喊殺聲,聲音宏亮,傳出10里開外。馮三界甚感蹊蹺,便使勁爬樹攀藤,縱步上山看個究竟。一看,有兩個老人,長得牛高馬大,面圓耳寬,鼻直口方,頭裹黑色素巾,披衣露肩,腰系紅帶,髯毛垂胸,目光炯炯有神。原來是兩位仙人,面對面席地而坐,聚精會神地對弈。馮三界靠上前去半蹲半跪地在旁邊看著,不知不覺熟睡了。 天將亮,兩個弈棋仙人給馮三界贈送一件無縫仙衣,留下滿枰棋子,便乘雲駕霧飛走了。馮三界睡醒過來,收拾包簍,掃淨身上積得厚厚的坭塵,便下山回家。待回到家裡,卻見房屋依舊,人事已全非。他怎知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百千年過去,子孫易代,無人識他。寨主看他形神有異,說他是妖怪,把他放人大鐵鍋里,放火焚燒了三日三夜,估計已變成灰炭。然而揭開鍋蓋一看,只見馮三界身穿仙衣,在鍋里閉目養神,安然無恙,嚇得寨主沒命奔逃。馮三界自此雲遊各地,行醫濟世,後來羽化登仙。朝廷知道了此事敕封他為三等聖爺,各處建三界廟三界爺神像,四時香火不絕。

鐵巷朽榕

鐵匠街有榕樹,枯朽多年無葉,然逢冬入夜則葉落滿巷

今日掃之,明日復灑,日日如斯,蔚為奇觀

人怪之,皆言枯木逢春朽榕生葉也

鐵巷,舊時稱鐵匠巷。

在光緒版《貴縣誌》的地圖上又被標為鐵象巷,其位置即今日和平路十字街至大東碼頭一段,曾稱做“古榕南路”。鐵巷朽榕的傳說有2個比較被認同的版本,一個是光緒版和民國版《貴縣誌》上所說:“在縣東門外河畔巷底,枯榕遇風雨,燒毀復生,或(有人)指為龍物。相同的說法是:鐵匠街有榕樹,枯朽多年無葉,然逢冬入夜則葉落滿巷,今日掃之,明日復灑,日日如斯,蔚為奇觀,人怪之,皆言枯木逢春朽榕生葉也——這種說法並不是很準確,因為據記者實地考察和訪問,在舊鐵匠巷一帶基本上沒有什麼老榕樹,也不曾存在過老榕樹,所以另外一種民間說法就顯得更有理。一位榕興街的老人說,鐵匠朽榕是應該這樣說的:鐵匠街每逢秋冬,每天早上人們起來都看見滿巷撒滿枯黃的榕樹葉子,而當時鐵巷已經沒有榕樹,所以一定是因為附近(今東湖公園等處)有幾棵大榕樹,每晚深夜,凌厲的北風把枯黃將落的榕樹葉子刮過來,飄落在鐵匠巷路面上。這種說法的確實在和有理得多,如果確實存在過“鐵巷朽榕”一景,應該就是這樣來的。

蓮塘夜雨

貴縣下街北有銀塘,夏日荷葉遮天蔽日,入夜,水汽凝聚成珠

隨荷葉傾瀉,其聲“沙沙”然如雨打蓮漪,人皆謂之銀塘夜雨

一說貴縣下街北有銀塘,夏日荷葉遮天蔽日,入夜,水汽凝聚成珠隨荷葉傾瀉,其聲“沙沙”然如雨打蓮漪,人皆謂之銀塘夜雨。

二說由於貴港東湖及附近砌池塘連片種藕,夏季荷葉茂盛,芬芳四溢,招來成千上萬的燕子宿居其間。白天,燕子成群結隊在東湖荷塘上空飛翔,追雲戲水。晚上眾燕歸巢,在蓮塘荷葉間棲息,深夜把蓮葉碰得“沙沙”作響,或把在荷葉上的露水抖落塘中發出陣陣“叮咚叮咚”的滴水聲。昔人不知其故,誤以為是“蓮塘夜雨”。

西山方竹

古時石卡有村名西山,一年蟲害猖獗,危及收成

幸而神仙點化方竹於大村山頂,此竹一出永絕蟲害,百姓奔走告之

方竹之名由此遠場矣

民至今堅信方竹卻有其物,傳說“西山方竹”是在大村山的一座山的山頂上,上一輩的老人都見過,只不過現在死了,沒有了。“西山方竹”實際上也是一個神話傳說,光緒版《貴縣誌》上說:在縣西,昔時山出方節竹,傳有異人過此,以數百金易竹作酒杯,杯中隱然有仙籟焉。另一種說法是,很古時候,西山一帶蟲災為害,村民日夜不得安寧,後來一個白須仙人手持竹竿,趕了一群全都是白色的鴨子來,把蟲子全都吃乾淨了,仙人把竹竿往地上一插就飄然而去,竹竿一下子長成了一叢方竹,這叢方竹當然就成了仙氣的代表。

東井漁歌

古時東湖有井,井水清澈見底,內有鯉魚成精

夜半月明則出水而歌,其聲悠揚飄乎四方

人謂之”東井漁歌唱月明“

東湖形成以後,清波綠水,楊柳盈岸,一個清幽而美麗的東湖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人們仍然懷念仙籟的歌聲,常常漫步湖邊,企望再聽到仙籟的唱歌聲。

事怕有心人,果然,在一個月白風清之夜,歌聲從湖面傳來,聲如珍珠落銀盤,悠揚動聽,不但使晚上到湖中捕魚撈蝦的漁翁陶醉,忘記捕魚抓蝦,湖裡的魚兒也紛紛游上湖面,側耳傾聽,人們歡呼不已,擬是仙籟又回來了。後來才知,是一尾美麗的鯉魚精到東湖定居唱歌。於是“東井漁歌”便成為“東湖魚歌”了。

“東湖魚歌”的訊息,一傳十,十穿百,傳遍了貴城,亦傳到了貴邑傳教“番鬼佬”的耳中。“番鬼佬”很貪心,欲把好歌善唱的鯉魚精占為己有,乘人不備之時,偷偷用一條鐵鏈,將鯉魚精鎖上盜走了,人們又聽不到鯉魚精的歌聲了。

後人作詩曰:“魚歌隱隱唱龍橋,古昔仙人水上蕭,傾聽蕭聲何處是,荷花無數入詩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