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城市職業學院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是貴州省人民政府為了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需要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貴安新區政府和貴州萬好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興建的一所綜合性的城市大學。貴州城市職業學院的前身是貴州亞泰職業學院,2014年3月15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貴州亞泰職業學院改制更名為貴州城市職業學院。學院在貴州大學城建設本科校區,校園占地1500畝,建築面積50餘萬平方米,總投資為15億元人民幣,在校生規模為30000人。為貴安新區的城市建設發展培養專門的技術和管理人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貴州城市職業學院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是200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備案納入國家計畫內統一招生錄取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貴安新區政府和貴州萬好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一所綜合性城市大學。

2010年,獲得了“全國特色教育二等獎”。

2011年12月,貴州省政府438號檔案批准同意該院進入大學城建設新校區。

2011年,獲得了“全國優秀高職院校”稱號。

2013年,順利通過了教育廳組織的“思政評估”和“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2014年3月15日,貴州省政府批准同意貴州亞泰職業學院改制更名為貴州城市職業學院。

校園環境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貴州城市職業學院
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花溪大學城,新校區校園占地1500畝,預計建築面積50餘萬平方米、總投資為15億元人民幣、在校生規模為30000人。為貴安新區的城市建設發展培養專門的技術和管理人才,貴安新區和貴陽市企事業單位優先錄用我院畢業生。學院老校區占地面積10.65萬平方米,現有校舍面積12.8萬平方米,擁有教學樓、圖書館、學生食堂、學生公寓和運動場以及各個專業實驗室。2011年12月,省政府438號檔案批准同意我院進入大學城建設新校區。已正式獲得655987.94㎡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第一期677畝的征拆工作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施工建設,9月份已入住3000人。新校區建設完成後,將是一所設施先進,配套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嶄新校園,屆時將為學院人才培養提供強有力的辦學條件保障。

培訓模式

學追求國際課程本土化、教學方法國際化、教學組織多樣化、教學手段信息化、體驗教育全程化等教學新概念教,突破傳統課堂講授為主的方式,調動學生自我學習的課堂討論。通過靈活多樣的探究性學習、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訓練、增加師生互動、加強師生情感、彰顯學生人格魅力、凸現學生潛在的特長,激發學生自信心和鬥志;在感化和育人的服務中,提高他們的自我約束力;在嚴格的制度中規範他們的行為,從入學起為學生提供全程體驗教育,使學生在畢業時完全具備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就業領域與崗位要求,同時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和就業創業能力。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全程進行自主嘗試就業應聘教學、培養學生就業應聘受挫和自我創業能力。同時進行多樣就業證書的培訓,學生除考國家各種就業證書外,還可獲得學院頒發的各種崗位能力培訓證書。使學生畢業獲得大學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取多種能力證書就業。學院在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貴陽、昆明、重慶等地區城市設立學生就業安置辦事處12個,就業實訓基地300多個,每年有超過200多家省內外大型國有企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境外企業來該院選聘畢業生。2005年學院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6%,崗位穩定率為98%。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學院現設有土木工程學院、建築規劃學院、醫護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藝術學院、機電學院和預科學院共8個教學單位;共有43個高職專業。

專業設定

學院 專業名稱
建築學院
建築工程技術 建築設計技術 建築工程管理 工程造價
物業管理(小區物業管理) 城鎮規劃 房地產經營與估價
工程測量技術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建築裝飾)
經濟學院 財務管理 資產評估與管理 會計與審計 投資與理財
電子商務(商務中的計算機套用) 市場行銷(行銷) 會計電算化
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管理學院·
    ·人力資源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管理) 工商企業管理(管理) 國土資源管理
    旅遊管理(航空乘務、安檢方向) 商務管理(商務會展) 物流管理
    酒店管理(現代酒店管理)
    機電學院 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管理) 計算機信息管理(數字城市方向)
    焊接技術及自動化 汽車電子技術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
    計算機通信(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方向) 供用電技術(輕軌技術方向)
    套用電子技術(輕軌自動化方向) 軟體技術(雲計算技術方向)
      藝術學院
      主持與播音 學前教育(合辦) 環境藝術設計 廣告設計與製作
      新聞采編與製作(新聞製作) 舞蹈表演(幼師方向)
      醫護學院 涉外護理 助產 護理 農村臨床醫學(合辦)
      藥品經營與管理

      教學成果師資力量

      學院有專業教師26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雙師型教師142人。學校培養了一批骨幹教師和專業帶頭人,已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實力雄厚、充滿活力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學院2010年獲得了“全國特色教育二等獎”,2011年獲得了“全國優秀高職院校”稱號,2013年順利通過了教育廳組織的“思政評估”和“人才培養工作評估”,並連續六年獲得全省建築技能大賽第一名。

      校企合作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貴州城市職業學院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推薦工作,設有就業指導服務中心,與貴州、深圳、東莞、蘇州、常州等省內外230多家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定,與貴州飯店、深圳格蘭雲天酒店、貴州汽車運輸集團、中國移動等40多家大型企業簽訂了訂單培養人才協定,學生畢業後實現零距離就業。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校徽

      校徽設計採用圓形徽章外形,體現莊嚴、規範、嚴謹之意;該標誌是以文“C”和“S”、立體圖形(方體)、翻開的書本形態為設計元素進行變形、組合而來。

      設計釋義: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標誌設計採用圓形徽章外形,體現莊嚴、規範、嚴謹之意;該標誌是以英文“C”和“S”、立體圖形(方體)、翻開的書本形態為設計元素進行變形、組合而來:

      1.標誌總外形為圓形,標誌內的主要圖形為方體,意為整個標誌有圓有方,體現“無規矩不成方圓”之意,說明學院有正確完整的管理體系;我校以建築而出名,建築則與立體空間造型密不可分,採用方體作為主要圖案造型,也是為了體現城市、空間及建築之意。

      2.而該方體圖形是以“城市“二字的拼音首字母“C”與“S”作為設計要素變形而來,同時,“城市City”、“建設construction”、“學院college”三個關鍵字的首字母都是以“C”開頭,字母“C”也涵蓋了三個關鍵字的含義。

      3.翻開的書本圖形能直觀快速體現教育教學的含義,書本與知識有著密切聯繫,同時,翻開的書本也是飛翔翅膀的變形,體現學院學子翱翔在知識的海洋,同時也體現學院的教育事業將不斷發展壯大,展翅高飛。

      4.圖中的“2001”是代表學院建校日期,記載著學校的發展歷史。

      5.整個標誌以單色形式表現,標準色為藍色,藍色代表海洋、代表健康、代表發展與希望,體現學院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校歌

      迎著燦爛的朝陽,我們邁步在美麗的花溪河畔。

      校歌校歌

      為了建設美好的家園,用我們的努力,求慧至真、篤行超越、篤行超越;

      為了建設美好的家園,用我們的真誠,凝聚力量、關注社會、關注社會。

      啊!城市學院,你是我們的希望。啊!城市學人,讓我們共同擁有美好未來,美好的未來。

      踏上豪邁的征程,我們奮戰在激盪的書海商潮。

      為了實現光榮的夢想,用我們的勤奮,創新思想、創造未來,創造未來;

      為了實現光榮的夢想,用我們的赤誠,智慧青春、建設祖國,建設祖國。

      啊!城市學院,你是我們的希望。啊!城市學人,讓我們共同攜手奔向明天,明天更輝煌。

      啊!城市學院,你是我們的希望。啊!城市學人,讓我們共同擁有美好未來,美好的未來。

      啊!城市學院,你是我們的希望。啊!城市學人,讓我們共同攜手奔向明天,明天更輝煌。明天更輝煌!

      校旗

      校旗校旗
      學院校旗是以紅色背景為主,由學院校徽、學院中英文名稱構成。鮮紅色寓意著學院莘莘學子像初升的朝陽一樣,朝氣蓬勃、熱情洋溢,有一顆勤奮向上的心,迸發出無限的激情。上下暗紋寓意學院高速發,猶如萬千學子在老師的關懷下積極進取,攜手走向燦爛的未來,共創學院輝煌。

      校訓

      求慧至真、篤行超越
      1、求:即追求美好幸福的人生,不斷學習進取,實現人生理想的過程。
      2、慧:即為人處事的方法,有什麼樣的智慧,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3、至:即追求一種真理不變,到達一種境界。
      4、真:即沒有虛假,真實可靠,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
      5、篤行:腳踏實地,勤奮努力地做好身邊每一件事。
      6、超越:永遠不滿足,不斷創新前行,人無我有。
      7、求慧至真:通過學習理論和實踐使自己具備聰慧的思維方式,高超處理問題的能力,達到一個真實可靠的結果。
      8、篤行超越:勤奮努力、誠實守信,不斷在新的起點上創新前行。
      大學精神是指大學的一種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它是師生員工的理想信念、價值觀、道德觀、行為習慣的集中表現,是一所大學所擁有的穩定的心理定勢和精神狀態,是一所大學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澱的最富典型意義的精神特徵,是一所大學整體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體現。大學精神作為一種精神資源,作為一種文化精髓,薈萃於學校管理者的言論、校訓、校歌之中。校訓的精神含量,是能夠豐富、提升、純淨氣質、人格和境界,構成教育人、塑造人、完善人的精神領地,構成育人的精神氛圍。
      “求慧至真、篤行超越”作為校訓,它所表達的就是要我們通過不斷的追求知識與實踐,使自己具備聰慧的思維方式,高超的處理問題能力,達到一個真實可靠的結果;在做人做事方面誠實守信、腳踏實地,不斷在新的起點上創新前行。

      學院領導

      董事長:周鴻靜

      院長:蒙永福

      黨委書記:王善怡

      黨委副書記:王時芬

      工會主席:付盛忠

      副院長:林景華、周樂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