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米水葡萄

貢米水葡萄為湖北省蘄春縣稀有名貴的地方粳型優質水稻品種,其加工後的稻米即成為水葡萄米。

簡介

相傳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鄭家山(現青石鄭山村)吳中灣一位名叫吳洪一的農民,因災逃荒到江西武陵葡萄山燒窯度日,年終窯主給八斤稻種作工錢,他帶回後在當地作中稻種植,因該水稻種來自葡萄山,便取名“水葡萄”。由於該品種米粒外觀玉白晶亮,蒸煮性好,米飯柔軟清香、口感好;加之高桿、莖桿纖細堅韌,適宜用於打藤扭索,編草鞋,經久耐用;且適宜於高海拔地區山壠冷浸田種植,因此,世代相傳,延續至今。

早在封建時代,多位地方官吏就曾以水葡萄米向皇宮歲貢。1984年9月,湖北省科委、省農業廳、省農科院現代化研究所將水葡萄作為稀有珍貴的地方品種資源徵集並保存。

該品種在原產區種植,株高130cm左右,葉片長而窄,葉色淡綠,株型鬆散,分櫱力中等,穀粒橢圓,穎殼灰白。耐寒、感溫性強,不耐高溫、高肥,易感稻瘟病,全生育期156天,一般畝產為150公斤左右。經分析,該品種糙米率78.12%,整精米率74.88%,直鏈澱粉含量14.53%,蛋白質含量8%,膠稠度45.5mm。

由於該品種具有特定的地域適應性,現僅在海拔500—800米的鄭山村蓮兒塘一帶種植,引至它處,品質下降。該地現常年種植面積在70畝左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