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氏海蛇

貝氏海蛇

生活在亞洲帝汶島的貝氏海蛇也是世界上最毒的動物。它們咬人可在數十分鐘內致死。

基本信息

海蛇

海蛇是海寶。據現代藥理學家研究,海蛇的蛇毒可製成治癌藥物"蛇毒血清"。還可以用於治毒蛇咬傷、坐骨神經痛、風濕等症,並可提取十多種活性酶;蛇血治雀斑也十分見效;蛇油可制軟膏、塗料;蛇膽浸藥酒,有補身和治風濕之功效;蛇皮可製作手提袋、樂器等。總之,海蛇全身皆是寶。它的肉、膽、油、皮、血、毒等均可入藥。我國海蛇入藥套用始於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僅從海蛇毒一項來說,它含有多種生物酶類,有極高的生物活性,可以分離提純多種酶類,用於醫藥、科研和生物工程方面,已引起各國高度重視。國際市場長期供不應求,僅靠菲律賓有少量出口。美國的西格瑪蛇毒公司經營的青環海蛇毒每克售價7800多美元,比黃金貴上百上千倍,可見其貴重程度。
海蛇是一類終生生活于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啟閉,吸入空氣後,可關閉鼻孔潛入水下達10分鐘之久。身體表面有鱗片包裹,鱗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膚,可以防止海水滲入和體液的喪失。舌下的鹽腺,具有排出隨食物進入體內的過量鹽分的機能。
小海蛇體長半米,大海蛇可達3米左右。 它們棲息於沿岸 近海,特別是半鹹水河口一帶,以魚類為食。除極少數海蛇產卵外,其餘均產仔,為卵胎生。

生活習性

世界的:
海蛇
介紹
在世界各大洋中大約有50多種海蛇,我國近海產大約20作種。海蛇是現生爬行動物的一種,與龜鱉目的種種海龜等一起,成為古老的爬行類延續至今的生物。
海蛇與陸地上的蛇本是一家,由於環境的變遷而轉移到大海里去安家落戶。海蛇的尾巴為了適應海里的生活,變成扁平的槳狀,它柔軟細長的身軀波浪似地彎曲前進,在水中遊動自如。海蛇的頭很小,遊動時常把頭伸出水面呼吸。它的鼻孔內有瓣膜,能自動關閉,潛水時關閉瓣膜就可以防止海水湧進鼻腔。海蛇還長有尖利的牙齒,隨時準備出擊。
海蛇都是毒蛇,它尖利的牙齒與毒液能將對方麻醉,然後吞下去。海蛇的毒牙令它在海里所向披靡,橫行霸道。海蛇是一種卵胎生的動物,繁殖時期,海蛇孕育的卵在母體內發育成小蛇,所以小蛇一出世就能自由活動。
海蛇潛水能力很強。海蛇停留水面的時間很短,每次下潛深度有幾十米,下潛時間長達數十分鐘,是什麼原因令海蛇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貯存大量氧氣來進行下潛的呢?至今還是一個謎。不過有人認為,海蛇有一個容量極大的肺,而且下潛過程中它能調節各種重要器官,降低耗氧量,同時它的皮膚能幫助呼吸,並能將所獲得的氧氣迅速轉化, 維持在下潛時身體的需要。看來,海蛇下潛之謎還有待確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