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集》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集》

《貝多芬鋼琴鳴曲集》是一部貝多芬的經典作品集,是古典鳴奏曲的經典代表。作品集收錄了貝多芬多年的創作作品,充分的體現了貝多芬巧妙的音樂構思、深邃的情感、奔放的音樂風格,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不僅是很好的學習材料,也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合集。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集》貝多芬鋼琴鳴曲集

內容簡介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集》《貝多芬鋼琴鳴曲集》

弗雷德里克·拉蒙德版《貝多芬鋼琴鳴曲集》,是根據布賴特科普夫與黑泰爾公司(Breitkopf&Hartel)的三卷本淨版編訂而成的。編訂者在本版本中加入了指法和速度標記(奏鳴曲op.106除外,它的速度標記系貝多芬所為),並為書中表情、分句、速度、演奏風格及技巧等標記都作了清楚的說明。所有在布賴特科普夫與黑泰爾公司的淨版中出過的標記,本版本都用大字號表示。

 

目錄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集》 《貝多芬鋼琴鳴曲集》
(1)1.f小調奏鳴曲
(2)2.A大調奏鳴曲
(3)3.C大調奏鳴曲
(4)降E大調奏鳴曲
(5)1.c小調奏鳴曲
(6)2.F大調奏鳴曲
(7)3.D大調奏鳴曲
(8)C小調悲愴奏鳴曲
(9)1.E大調奏鳴曲
(10) 2.G大調奏鳴曲
(11)降B大調奏鳴曲
(12)  降A大調奏鳴曲
(13)降E大調奏鳴曲
(14)升c小調奏鳴曲
(15)D大調奏鳴曲
(16)1.G大調奏鳴曲
(17)2.d小調奏鳴曲
(18)3.降E大調奏鳴曲
(19)1.g小調奏鳴曲
(20)2.G大調奏鳴曲
(21)C大調奏鳴曲
(22)F大調奏鳴曲
(23)f小調奏鳴曲
(24)e小調奏鳴曲
(25)A大調奏鳴曲
(26)降B大調奏鳴曲
(27)E大調奏鳴曲
(28)降A大調奏鳴曲
(29)c小調奏鳴曲

作者簡介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集》 貝多芬
1770年12月16日,貝多芬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一個十分清貧的平民家庭。從四歲起,在父親的拳打腳踢下開始學習鋼琴,十三歲便成為管風琴師,並開始創作音樂作品。1792年至1802年,貝多芬遷居維也納,一個處處充滿音樂的藝術殿堂。在這期間,貝多芬刻苦追求音樂技藝的純熟,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雖然耳朵漸聾但他克服困難,創作了一支又一支受人們喜歡的曲子。1815~1827年,他的耳朵幾乎聽不見一點聲音了,卻創作出了一部又一部震撼人心的音樂作品,1827年3月26日在孤獨、耳聾、貧困中的偉大藝術大師告別了人間。貝多芬是歐洲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被人們稱為"樂聖"。他的所有作品在世界各地廣為傳誦,他的成功完全來之自身的艱苦奮鬥,直到今日還被人們視為奮鬥的楷模。

貝多芬的創作構思寬廣、形象宏偉、感情深邃、對比鮮明,這使他偏重於採用並擴充奏鳴曲式;同時由於創作的形象豐富多樣,運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鳴曲式又各有特點。貝多芬的其它管弦樂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五部鋼琴協奏曲,兩首序曲、鋼琴樂隊、合唱幻想曲、兩首小提琴與樂隊浪謾曲等。

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主要作品有交響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運、第六《田園、第九《合唱》最為著名),歌劇《費黛里奧》等等。

作者的雕像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集》 貝多芬雕像

《貝多芬》,銅像,作者埃米爾·安托萬·布德爾,創作於1888年。布德爾十分熱愛貝多芬的音樂,在這件貝多芬的青銅頭像中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由於創作這件作品時,他仍在羅丹工作室工作,所以風格上與羅丹有些相似之處。整個雕塑充滿激情,線條粗獷,富於浪漫主義情調。雕像中的貝多芬似低頭冥想,又象是在專心演奏。作者善於抓住最能體現音樂家個性的外形特點加以詳細刻畫,比如貝多芬那亂蓬蓬如雄師般的頭髮、緊閉的嘴唇、微簇的眉頭和下垂的眼瞼,甚至還有他不太美的大鼻子,這些都充分顯示了作曲家內心巨大的熱情,和即將爆發的力量。在雕像的底座,作者還刻了一句話:“為人類釀造美酒的酒神”,以表達他對貝多芬的景仰之情。布德爾在不同時期共為貝多芬創作了12件不同的雕塑作品,其中這一件是最為出色的。

參考資料 

(1)貝多芬

(2)柴可夫斯基

(3)巴赫

(4)著名音樂家

相關連結

(1)http://baike.baidu.com/view/3160.htm

(2)http://www.hasyxx.com/Article/UploadFiles/moon/b1.htm

(3)http://music.jnu.edu.cn/images/RA/BEETHOVEN.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