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斑皮囊

谷斑皮囊

谷斑皮囊學名 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鞘翅目,皮蠢科。異名T.khapra Arrow。分布原產於印度、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現已傳播到60家多個國。寄主雜食性。小麥、大麥、燕麥、黑麥、高粱、玉米、稻穀、花生、乾果、堅果等。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學名:谷斑皮囊
谷斑皮囊谷斑皮囊

拉丁學名:TrogodermagranariumEverts
別稱:T.khapraArrow
目:鞘翅目
科:皮蠢科
分布區域:原產於印度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現已傳播到60家多個國。
寄主:雜食性
為害特點:以幼蟲為害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8-3.2mm,橢圓形,頭、前胸背板暗褐色或黑色;鞘翅紅褐色,具淺色毛形成的花斑,不清晰,觸角11節;雄蟲觸角棒3-5節,雌3-4節,觸角窩後緣隆線退化。卵長0.7mm,長筒形略彎。一端鈍圓,另一端較尖,著生很多刺突。末齡幼蟲體長4-6.7mm,紡錘形,背面乳白色至紅褐色,背板側區上著生箭剛毛,尤其在腹末幾節的背板兩側很集中,形成很密的褐色毛簇。該蟲與黑斑皮蠢近似,但黑斑皮蠢的觸角棒5-7節,雄蟲觸角窩後緣隆線幾乎無任何部分消失,幼蟲體黑色。第8腹節背板有前脊溝,谷斑皮責第8腹節背板無完整的前脊溝或完全消失。

生活習性

幼蟲喜鑽入物品的縫隙內,溫度不適或缺乏食物即進入滯育狀態,滯育期長達13個月。發育適溫32-36℃,最低10℃,最高40-45℃。幼蟲耐熱,耐低溫能力強。-5.5℃,多數幼蟲能存活90天。連續4個月以上,均溫高於20℃,相對濕度50%以下地區,對其生育有利。該蟲生活隱蔽。

防治方法

主要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該蟲幼蟲態較多見,檢查倉庫內牆壁、地面縫隙、農產品中、花生仁、花生餅、棉籽餅及包裝用的麻袋等處有無幼蟲及其蛻皮,若發現有蟲,要儘快進行熏蒸處理。具體方法參見蠶豆象。
採用磷化鋁熏蒸法防治麥、玉米、豆類害蟲。先做好準備工作,熏蒸前把糧食曬乾,使其達到規定的含水量標準。即小麥、蠶豆、釉稻為12.5%,粳稻為14%,大麥、玉米為13.5%,大豆為13%。貯糧的倉庫或容器要求密閉,貯糧可散裝也可袋裝,但不得用塑膠薄膜等不透氣的包裝材料。施藥時要由經過培訓或懂技術人員選晴天進行,藥量按每200-300kg糧食用磷化鋁3.3g(一片)做為計算標準,根據貯糧倉庫糧食總量計算總用藥量,迅速、準確地把準備好的磷化鋁藥片取出,隨即把瓶蓋封口擰緊,這時把已取出的藥片一片一片地用已備好的10×10cm小布塊包好,要求每包上拴一條有色的長繩子,分放在糧食中部或埋在糧堆中,藥包上的繩子要露出來。糧堆高度超過2m的,採用糧堆面與糧堆中埋藥相結合的方法,施藥後再次檢查做好密閉工作。採用塑膠帳熏蒸的,在糧堆上投放的藥片部位,要求薄膜與糧食之間有10cm左右空隙,以保證磷化氫氣體釋放後擴散到糧堆里,防止從藥片中分解出來的氣體,不能擴散造成局部濃度過高而引起燃燒。熏蒸3天后選晴天啟封散氣,散完後把藥包及時取出,集中深埋於土中,處理後開倉散氣4天,糧食再經3—7天自然通風,使農藥殘留降至規定標準以下方可食用或飼用。注意事項開啟磷化鋁瓶蓋時,如遇瓶口爆鳴起火,不要慌,只要立即輕輕搖動藥瓶,等火焰熄滅後再取用。熏蒸後通陰雨天,要防止由於啟封而導致糧食吸潮,這時可延長密閉熏蒸時間,啟封散毒氣時,室內門窗要先開好,使磷化鋁氣體儘快逸散至室外。

其他防治方法

1、田間防治掌握在成蟲產卵盛期(常與豌豆結莢盛期相吻合)及幼蟲孵化盛期噴藥防治產卵的成蟲和初孵幼蟲,藥劑可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0.6%滅蟲靈1000~15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或90%萬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等,並儘量使每個豆莢均勻著藥以提高防治效果。
2、豌豆脫粒後,立即曝曬5~6天,可殺死豆粒內幼蟲90%以上。
3、當豌豆量不太大時,可將曝曬後立即收到塑膠袋中並紮緊,或埋進乾淨麥糠堆里,密閉貯藏半個月至一個月,可殺死所有成幼蟲。
4、當豌豆量大時,在豌豆收穫半個月內,將脫粒曬乾後的種子,置入密閉容器內,用56%磷化鋁熏蒸,每200千克豌豆用藥量3.3克(1片),密閉3天后,再晾4天。必須嚴格遵守熏蒸的要求和操作規程,避免人畜中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