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崇良

1990年起任山東省農科院植保所副所長,兼任中國植物病毒學會理事,山東植物病理學會副理事長,1993年晉升副研究員。 研究領域主要從事植物病害、傳毒昆蟲及作物脫毒技術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績。 近年來,主要從事植物病毒檢測和作物脫毒技術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7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農學專業,留校在植保系任助教,1978年調入山東省農科院植保研究所,1989—1990年赴美國伊利諾大學農學院進修植物病毒—年。1993年赴澳大利亞考察農業教育與科研,先後任植物保護研究所技術員,助理農藝師,助理研究員,植物病毒研究室副主任。1990年起任山東省農科院植保所副所長,兼任中國植物病毒學會理事,山東植物病理學會副理事長,1993年晉升副研究員。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植物病害、傳毒昆蟲及作物脫毒技術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績。

主要成就

先後主持、參加國家、省“六五”、“七五”、“八五”重點攻關課題8項,完成了“麥蚜發生規律與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大豆主要病毒病、根腐病、小麥黃矮病、小麥上傳花葉病、大豆品種資源抗大豆花葉病毒鑑定、植物病毒快速診斷和甘薯脫毒技術及套用等項研究。其中,“小麥黃矮病發生預測和防治研究”、“小麥上傳花葉病病原發病規律和防治研究”、“麥長管蚜發生預測和防治研究”、“大豆花葉病發生規律和綜合防治研究、“大豆根腐病病原和防治技術研究”等5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7篇,譯文26篇,編著書3本。多次被評為省府機關、省農科院模範黨員、先進工作者。近年來,主要從事植物病毒檢測和作物脫毒技術研究。特別是在甘薯脫毒技術研究中成績顯著。首次明確了山東甘薯病毒種類主要是甘薯潛隱病毒、甘薯羽狀斑駁病毒和菸草花葉病毒及其傳播途徑和生物學特性;篩選出2組適合山東甘薯莖尖培養的培養基,明確了激素配比、溫度、PH值、瓊脂濃度對甘薯莖尖成苗率和脫毒率的影響。研究提出甘薯莖尖苗檢測的配套技術,培育出我省當前推廣的12個甘薯品種的脫毒薯、苗,脫毒甘薯快速繁育技術規程和大面積推廣套用的良繁體系及配套栽培管理技術。培育出的甘薯脫毒苗長勢旺、葉面積大、光合作用強、結薯早、塊根膨大早、膨大快。結薯整齊,薯色鮮艷,商品率提高。脫毒甘薯的研製成功和推廣套用相當於交換3次新品種,是甘薯生產的重大變革。該項研究已於1995年通過省級駿收和鑑定。專家認為該項研究具較高的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達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部分研究達國際先進水平。甘薯脫毒技術1994年被國家和省發明協會授予銀獎和一等獎,1995年被山東省農科院推薦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被國家科委列為“九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1995年被省政府列為山東省本世紀末增產50化糧食的關鍵技術,1996年被列入省“三0”工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